首頁

康熙字典 中 - 364 / 644
其他類 / 張玉書 / 本書目錄
  

康熙字典 中

第364頁 / 共644頁。

 大小:

 第364頁

朗讀:

◆又紙芨。【謝靈運·山居賦】剝芨巖椒。【自注】芨皮可為紙。【顧氏·負暄親錄】扶桑國出芨皮紙。

█芩 【申集上】【草字部】 芩 【唐韻】巨金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音琴。【說文】草也。【詩·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芩。【疏】根如釵股,葉如竹,蔓生澤中下地鹹處為草,真實牛馬亦喜食之。


  

◆又黃芩,藥名。【本草注】芩者,黔也。黔乃黃黑之色也。【劉琨·與兄子演書】黃芩一斤,皆所須也。【柳宗元文】黃芩以腐腸。【注】陶隱居云:圓者名子芩,破者名宿芩。

◆又地名。【魏志·東夷傳】廉斯鑡為辰韓大渠帥,從芩中乗大船,入辰韓。

◆又【玉篇】渠炎切【集韻】其淹切,□音黔。義同。

◆又魚音切,音吟。菜名。如蒜生水中。 或作□。考證:〔【詩】食野之芩。【疏】根如釵股,葉如竹,蔓生澤中下地鹹處為草。其實牛馬亦喜食之。〕 謹照原文其實改真實。

█芪 【申集上】【草字部】 芪 【唐韻】巨支切【正韻】渠宜切,□音其。黃芪,藥名。【本草】一名戴糝,一名王孫,根長三尺,以耒折之如綿,謂之綿黃芪。

◆又有白水芪,赤水芪,木芪,功用□同。

◆又【集韻】翹移切,音跂。【博雅】芪母,草名。

◆又【集韻】陳尼切,音遲。與荎通。

█芫 【申集上】【草字部】 芫 【唐韻】【集韻】□愚袁切,音元。【說文】魚毒也。【山海經】首山,草多□芫。【急就篇注】芫華,一名魚毒,漁者煑之,以投水中,魚則死而浮出,故以為名。 或作杬。【爾雅·釋木】杬,魚毒。【郭注】大木,生南方,皮厚汁赤,堪藏卵果。◎按生南方用藏卵果者,自別是一種杬木,乃《左思·吳都賦》所云綿杬杶櫖之杬,非毒魚之杬也,郭說誤。

◆又【史記·倉公列傳】臨菑女子薄吾病,飲以芫花一撮。

█芬 【申集上】【草字部】 芬 【唐韻】撫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音紛。草初生,香分佈也。

◆又【博雅】芬芬,香也。【詩·小雅】苾芬孝祀。【大雅】燔炙芬芬。

◆又【揚子·方言】和也。

◆又【汲塚周書】汝無泯泯芬芬,厚顏忍醜。【注】泯芬,亂也。

◆又【管子·地員篇】芬然若灰。【注】芬然,壤起貌。

◆又【前漢·禮樂志】芬哉茫茫。【師古注】芬謂衆多。

◆又【博雅】毛草也。

◆又姓。【戰國策】晉有大夫芬質。

◆又【韻補】孚焉切。【楊芳·合歡詩】爰有承露枝,紫榮合素芬。扶疎垂清藻,布翹芳且鮮。 【說文】本作□。或從草。【六書略】又作□。

◆又□。考證:〔【集韻】【韻會】【正韻】草初生分佈也。〕 謹照原文分佈上增香字。〔又姓。【戰國策】晉有大夫芬只。〕 謹照廣韻原文芬只改芬質。

█芭 【申集上】【草字部】 芭 【唐韻】伯加切【集韻】【韻會】【正韻】邦加切,□音巴。【玉篇】芭蕉。見蕉字注。

◆又香草。【楚辭·九歌】傳芭兮代舞。【注】巴巫所持香草名也。

◆又披巴切,音葩。人名。【前漢·揚雄傳】雄年七十一卒,侯芭為起墳。

◆又與葩通。【大戴禮·夏小正】拂桐芭。拂也者,拂也,桐芭之時也。

█芮 【申集上】【草字部】 芮 【唐韻】而銳切,音汭。【說文】芮芮,草生貌。

◆又【本草注】石龍芮,生於石上,其葉芮芮短小,故名。【潘岳·西徵賦】蕞芮于城隅者,又百不處一。【注】芮,小貌。


  

◆又國名。【詩·大雅】虞芮質厥成。【史記·周本紀注】《晉太康地理志》:虞西北四十里有芮城,芮城西二十里古芮國也。

◆又水涯。【詩·大雅】芮鞫之即。【箋】芮之言內也。水之內曰隩,水之外曰鞫。

◆又【史記·蘇秦傳】革抉□芮,無不畢具。【索隱注】芮謂繫楯之後綬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司徒芮伯之後,齊景公妾曰芮姬。

◆又【集韻】如劣切,音爇。【通鑑】宋元嘉二十七年,芮芮遣使遠輸誠款。【胡三省注】芮芮即蠕蠕。魏呼柔然為蠕蠕,南人語轉為芮芮。沈約《宋書》、李延壽《南史》皆以蠕蠕為芮芮,從南人語音也。

█芯 【申集上】【草字部】 芯 【集韻】思林切,音心。【類篇】草名。

█芰 【申集上】【草字部】 芰 〔古文〕茤□【唐韻】【集韻】□奇寄切,音妓。【說文】蔆也。【楚語】屈到嗜芰。【屈原·離騷】製芰荷以為衣兮。【酉陽親俎】今人但言蔆芰,諸解草木書,亦未分別,唯《王安貧·武陵》記云:四角、三角曰芰,兩角曰蔆。【本草注】其葉支散,故字從支。

◆又水名。【水經注】來需之水,西正芰澗水。 【集韻】亦作□。古文□從□作。《集韻》□從□作。

█花 【申集上】【草字部】 花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從草□,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虧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間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