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康熙字典 中 - 89 / 644
其他類 / 張玉書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康熙字典 中

第89頁 / 共644頁。

◆又與費同,魯東郊地名。【說文】《周書》有粊誓。今本作費。 【字彙補】與□字不同,一從北,一從比。

█籵 【未集上】【米字部】 籵 【韻會小補】古蹯字。注見足部十二畫。


  

█粛 【未集上】【米字部】 粛 【字彙補】俗肅字。

█籾 【備考】【未集】【米字部】 籾 【搜真玉鏡】音尼。

█粙 【未集上】【米字部】 粙 【集韻】直祐切,音冑。【類篇】稻實也。【篇海】亦作□。通作□。

█籶 【備考】【未集】【米字部】 籶 【字彙補】籸字之偽。

█粇 【未集上】【米字部】 粇 【集韻】同糠。

█粈 【未集上】【米字部】 粈 【集韻】女九切,音紐。【說文】親飯也。

◆又【廣韻】人九切【集韻】忍九切,□蹂上聲。

◆又【集韻】女救切,狃去聲。義□同。

█粉 【未集上】【米字部】 粉 【廣韻】方吻切【集韻】【韻會】【正韻】府吻切,□分上聲。【篇海】米粉。【釋名】分也。硏米使分散也。【周禮·天官】修籩之實,糗餌粉餈。【注】豆屑也。

◆又【說文】傅面者也。【韻會】古傅面亦用米粉。

◆又染之為紅粉,後乃燒鉛為粉。【博物誌】燒鉛成胡粉。【釋名】胡粉,胡餬也,脂和以塗面也。

◆又【正韻】設采潤色謂之粉澤。

◆又煆石為白灰,塗牆壁曰粉。【白居易詩】文昌新入有光輝,紫界金牆白粉闈。【注】尙書省皆以粉圖壁,畫古賢列士,曰畫省,亦曰粉省。

◆又【事文類聚】海粉母如墨魚形,大三四寸,冬畜家中,春種海濵田內,色綠如荷包,海粉即所溲也。或曰插竹枝田中,母緣枝吐出成粉。

◆又【正字通】凡物磑之如屑者,皆為粉。粉通稱,非獨米也。

◆又竹名。【閩部疏】粉竹舂絲,為佳紙料者,美于江南之白薴。

◆又地名。【水經】堵水出自上粉縣。【注】孟達為太守,治房陵,故縣有粉水,縣居其上,故曰上粉。取此水漬粉,皓耀鮮潔,縣水皆取名焉。

◆又【集韻】方問切,音奮。傳也。飾也。【字彙補】粉,白飾也,從上聲。所以傳物曰粉,從去聲。《字彙》皆作府刎切,非。

█粒 【未集上】【米字部】 粒 〔古文〕□【廣韻】【集韻】【正韻】□力入切,音立。米粒也。【小爾雅】生曰穀謂之粒。【孟子】樂歲粒米狼戾。【注】粒米,粟米之粒也。【拾遺記】員嶠之山名環丘,粟生穟高五丈,其粒皎然如玉。

◆又【說文】糂也。【書·益稷】烝民乃粒。【傳】米食曰粒。【疏】今人謂飯為米糂,遺余之飯,謂之一粒兩粒,是米食曰粒,用米為食之名也。【禮·王制】有不粒食者矣。

◆又通作立。【詩·周頌】立我烝民。【注】立、粒通。

█粓 【未集上】【米字部】 粓 【集韻】沽三切,音甘。米汁也。

◆又【說文】周謂潘曰泔。或作粓。

█粔 【未集上】【米字部】 粔 【廣韻】其呂切【集韻】臼許切,□音巨。【說文】粔籹,膏糫也。【齊民要術】粔籹名環餅,象環釧形。《廣雅》謂之粰□,今通名饊子。【楚辭·招魂】粔籹蜜餌,有餦餭些。【注】吳謂之膏環,亦曰寒具。【杜甫詩】粔籹作人情。【劉禹錫·寒具詩】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熬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粕 【未集上】【米字部】 粕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匹各切,音膊。【說文】糟粕,酒滓也。【釋名】酒滓曰糟,浮米曰粕。 或作魄。【莊子·天道篇】古人之糟魄。【注】魄本作粕,已漉麄糟也。

◆又【集韻】匹陌切,音拍。義同。


  
█粖 【未集上】【米字部】 粖 【廣韻】【五音集韻】□莫撥切,音末。【博雅】饘也。

◆又【集韻】莫結切,音蔑。糜粥也。

█粗 【未集上】【米字部】 粗 【廣韻】千胡切【集韻】聰徂切【正韻】倉胡切,□音麤。【玉篇】大也,略也,疏也,物不精也。【禮·月令】其器高以粗。

◆又【樂記】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莊子·秋水篇】物之粗也。

◆又【廣韻】徂古切【韻會】坐五切,□音伹。義同。 【集韻】或作觕。通作麤。俗作□。□字原從米從鹿。考證:〔【禮·樂記】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 謹照原文怒上增其字。

█糶 【未集上】【米字部】 糶 【廣韻】與糶同。(糶)【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弔切,音眺。【說文】出穀也。【史記·貨殖傳】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注】索隱曰:言米賤則農人病也。

◆又【集韻】徒弔切,音調。姓也。晉有糶裁。

█粞 【未集上】【米字部】 粞 【廣韻】先稽切【集韻】先齊切,□音西。【類篇】米碎曰粞。

◆又【廣韻】蘇來切【集韻】桑才切,□音□。

◆又思計切,音細。義□同。

█粟 【未集上】【米字部】 粟 〔古文〕□□□□□【廣韻】相玉切【集韻】【韻會】須玉切【正韻】蘇玉切,□音涑。【說文】嘉穀實也。【韻會小補】粟為陸種之首,米之有甲者。【書·禹貢】四百里粟。【周禮·地官】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間粟。【注】耡粟,民相助作,一井之中所出,九夫之稅粟也。屋粟,民有田不耕,所罰三夫之稅粟。間粟,間民無職事者所出,一夫之征粟。【爾雅·釋草注】秫謂黏粟,與穀相似,米黏。北人用之釀酒,其莖稈似禾而粗大。

◆又地名。【穀梁傳·文十年】及蘇子盟于女粟。【前漢·地理志】左馮翊屬縣粟邑。【注】莽曰粟城。【水經注】睢水,又東逕粟縣。

◆又水名。【水經注】居庸縣故城,魏上谷郡治,有粟水在焉。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