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康熙字典 上 - 89 / 570
其他類 / 張玉書 / 本書目錄
  

康熙字典 上

第89頁 / 共570頁。

 大小:

 第89頁

朗讀: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口切,音鬥。栱枓,柱上方木也。考證:〔【儀禮·饋食禮】司官設罍水于洗東,有枓。〕 謹按無少牢二字則與特牲饋食禮無別。今照原文儀禮改少牢。官改宮。

█枔 【辰集中】【木字部】 枔 【唐韻】徐林切【集韻】【類篇】徐心切,□音尋。木葉也。


  

◆又【集韻】才淫切,音鬵。義同。

█枕 【辰集中】【木字部】 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章荏切,斟上聲。【說文】臥薦首者。【釋名】枕,檢也,所以檢項也。【詩·唐風】角枕粲兮。【禮·內則】斂枕簟。

◆又【唐韻】之賃切【集韻】【韻會】【正韻】職任切。義同。

◆又車後橫木也。【小爾雅】軫謂之枕。

◆又魚腦中骨曰枕。【爾雅·釋蟲】魚枕謂之丁。

◆又姓。【姓苑】出下邳。

◆又【廣韻】直深切【集韻】持林切,□音沈。繫牛杙也。

◆又木名。【釋名】烏梓一名枕,一名豫。

◆又【本草綱目】枕木即釣樟。

◆又葉知險切,音展。【詩·陳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為,輾轉伏枕。

█枖 【辰集中】【木字部】 枖 【唐韻】【集韻】【韻會】於喬切【正韻】伊堯切,□音妖。【說文】枖,木少盛貌。【詩·周南】桃之枖枖。《詩》本作夭。徐曰:謂草木始生,未幾得地力而先長也。【書·禹貢】厥草惟夭。【注】物越衆而速大,故亦謂短折者為夭也。

◆又【集韻】於兆切,音夭。木名。

◆又【類篇】於兆切。木華茂也。 【集韻】通作夭。或作□。

█林 【辰集中】【木字部】 林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從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

◆又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

◆又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於山為麓。

◆又【周禮·地官·林衡注】竹木曰林,水衡曰衡。

◆又【爾雅·釋詁】林,君也。

◆又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

◆又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

◆又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喻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為羽林軍,號羽林孤兒。

◆又綠林,荊州山名。【後漢·劉元傳】諸亡命集於綠林。

◆又姓。【姓譜】殷比干後,避難長林山,因氏。

◆又平王世子林開之後,望出南安。○按《說文》林自為部,棼、楚等字從之,今倂入。考證:〔【左傳·莊二十年】歌林鐘,舞大夏,以祭山川。〕 謹按此係左傳疏所引大司樂文,非係左傳原文。且周禮作函鍾不作林鐘,今謹改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

█枘 【辰集中】【木字部】 枘 【唐韻】而銳切【集韻】【韻會】【正韻】儒稅切,□音芮。【玉篇】柄枘。【類篇】刻木耑所以入鑿。【莊子·天下篇】鑿不圍枘。【循本注】鑿非圍枘,而枘自入之。【宋玉·九辨】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

◆又【韻會】通作內。【周禮·冬官考工記注】調其鑿內而合之。

◆又【博雅】枘,柱也。

◆又【集韻】奴困切,音嫩。草始生貌也。考證:〔【宋玉·九辨】圜枘而方鑿兮,吾固知鉏鋙而難入。〕 謹照原文枘改鑿。鑿改枘。知下增其字。

█枙 【辰集中】【木字部】 枙 【集韻】吾禾切,音訛。木節也。本作厄。

◆又【海篇】於革切。義同。○按《說文》無枙字。卪部厄,木節也,五果切,讀若火。從卪廠聲。賈逵以為厄裹也。《廣韻》平聲從□,上聲從□皆訓木節。《正字通》枙,俗厄字。考證:〔賈逵以為厄裹也。〕 謹照說文裹改裹。

█枚 【辰集中】【木字部】 枚 【廣韻】莫杯切【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音梅。【說文】幹也,可為杖。從木從攴。【詩·大雅】施于條枚。【徐曰】自條而出也,枝曰條,幹曰枚。

◆又個也。【書·大禹謨】枚卜功臣。【注】一一卜之也。【前漢·食貨志】二枚為一朋。【五行志】拔宮中樹,七圍以上十六枚。


  

◆又枚筮,不指其事,汎卜吉凶也。【左傳·昭十二年】南蒯枚筮之。

◆又馬箠曰枚。【左傳·襄十八年】以枚數闔。

◆又銜枚,枚狀如箸,口橫銜之,繣結於項也。【周禮·秋官】銜枚氏掌司囂。

◆又鐘乳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鐘帶謂之篆,篆間謂之枚。

◆又枚枚,礱密也。【詩·魯頌】閟宮有侐,實實枚枚。

◆又屋內重檐曰雙枚。【何晏·景福殿賦】雙枚既修。

◆又姓。【統譜】周枚被,漢枚乗。考證:〔【左傳·襄十一年】〕 謹照原文十一年改十八年。

█果 【辰集中】【木字部】 果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火切,音裹。【說文】木實也。從木,象果形在木之上。【易·說卦】乾為天,為木果。【注】果實著木,有似星之著天也。【周禮·地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應劭曰】木曰果,草曰蓏。【張晏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

◆又勝也,尅也。【左傳·宣二年】殺敵為果,致果為毅。

◆又決也。【禮·內則】將為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

◆又驗也。【宋書·后妃傳】今果然矣。

◆又釋氏因果。【隋書·經籍志】釋迦敎化弟子多有正果者。

◆又果然,獸名。【宋國史補】揚州取一果然,數十果然可得。

◆又【爾雅·釋蟲】果蠃,蒲盧。【疏】細腰蠭也。

◆又與惈通。【左思·吳都賦】風俗以韰果為嫿。【方言】惈,勇也,古字通。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