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東周列國誌 - 211 / 355
古典小說類 / 馮夢龍 / 本書目錄
  

東周列國誌

第211頁 / 共355頁。

 大小:

 第211頁

朗讀:

楚靈王自引大兵,至于羅汭,吳王夷昧使其宗弟蹶繇犒師,靈王怒而執之,將殺其血,以釁軍鼓,先使人問曰:「汝來時曾卜吉凶否?」蹶繇對曰:「卜之甚吉。」使者曰:「君王將取汝血以釁軍鼓,何吉之有?」蹶繇對曰:「吳所卜,乃社稷之事,豈為一人吉凶哉?寡君之遣繇犒師,蓋以察王怒之疾徐,而為守禦之緩急,君若歡焉,好迎使臣,使敝邑忘于儆備,亡無日矣,若以使臣釁鼓,敝邑知君之震怒,而修其武備,于以禦楚有餘矣,吉孰大焉?」靈王曰:「此賢士也!」乃赦之歸。

楚兵至吳界,吳設守甚嚴,不能攻入而還。靈王乃嘆曰:「向乃枉殺屈申矣。」


  

靈王既歸,恥其無功,乃大興土木,欲以物力制度誇示諸侯。

築一宮名曰章華,廣袤四十里。中築高台,以望四方,台高三十仞,曰章華台,亦名三休台,以其高峻,凡登台必三次休息,始陟其顛也。其中宮室亭榭,極其壯麗,環以民居,凡有罪而逃亡者,皆召使歸國,以實其宮。宮成,遣使徵召四方諸侯,同來落成。不知諸侯幾位到來?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八回 賀祁師曠辨新聲 散家財陳氏買齊國

話說楚靈王有一癖性,偏好細腰。不問男女,凡腰圍粗大者,一見便如眼中之釘。既成章華之宮,選美人腰細者居之,以此又名曰細腰宮。宮人求媚于王,減食忍餓,以求腰細,甚有餓死而不悔者;國人化之,皆以腰粗為醜,不敢飽食;雖百官入朝,皆用軟帶緊束其腰,以免王之憎惡。

靈王戀細腰之宮,日夕酣飲其中,管弦之聲,晝夜不絶。

一日,登台作樂,正在歡宴之際,忽聞台下喧閙之聲。須臾,潘子臣擁一位官員至前,靈王視之,乃芋尹申無宇也。靈王驚問其故,潘子臣奏曰:「無宇不由王命,闖入王宮,擅執守卒,無禮之甚,責在於臣,故拘使來見,惟我王詳奪。」

靈王問申無宇曰:「汝所執何人?」申無宇對曰:「臣之閽人也,托使守閽,乃逾牆盜臣酒器,事覺逃竄,訪之歲余不得,今竄入王宮,謬充守卒,臣是以執之。」靈王曰:「既為寡人守宮,可以赦之。」申無宇對曰:「天有十日,人有十等,自王以下,公、卿、大夫、士、皂、輿、僚、仆、台,遞相臣服,以上制下,以下事上,上下相維,國以不亂。臣有閽人,而臣不能行其法,使借王宮以自庇,苟得所庇,盜賊公行,又誰禁之?臣寧死不敢奉命。」靈王曰:「卿言是也!」遂命以閽人畀無宇,免其擅執之罪。無宇謝恩而出。

越數日,大夫薳啟疆邀請魯昭公至,楚靈王大喜。啟疆奏言:「魯侯初不肯行。臣以魯先君成公與先大夫嬰齊盟蜀之好,再三敘述,脅以攻伐之事,方始懼而束裝。魯侯習于禮儀,願我王留心,勿貽魯笑。」靈王問曰:「魯侯之貌如何?」啟疆曰:「白麵長身,須垂尺餘,威儀甚可觀也!」靈王乃密傳一令,精選國中長軀長髯,出色大漢十人,偉其衣冠,使習禮三日,命為儐相,然後接見魯侯。

魯侯乍見,錯愕不已。遂同遊章華之宮。魯侯見土木壯麗,誇獎之聲不絶,靈王曰:「上國亦有此宮室之美乎?」魯侯鞠躬對曰:「敝邑褊小,安敢望上國萬分之一。」靈王面有驕色,遂陟章華之台,怎見得台高?有詩為證:

高台半出雲,望望高不極。

草木無參差,山河同一色。

台勢高峻逶迤,盤數層而上。每層俱有明廊曲檻,預選楚中美童,年二十以內者,裝束鮮麗,略如婦人,手捧雕盤玉斝,唱郢歌勸酒,金石絲竹,紛然響和。既升絶頂,樂聲嘹喨,俱在天際。觥籌交錯,粉香相逐,飄飄乎如入神仙洞府,迷魂奪魄,不自知其在人間矣。

大醉而別,靈王贈魯侯以「大屈」之弓。「大屈」者,弓名,乃楚庫所藏之寶弓也。

次日,靈王心中不捨此弓,有追悔之意,與薳啟疆言之。啟疆曰:「臣能使魯侯以弓還歸於楚。」啟疆乃造公館,見魯侯,佯為不知,問曰:「寡君昨宴好之際,以何物遺君?」魯侯出弓示之,啟疆見弓,即再拜稱賀,魯侯曰:「一弓何足為賀?」啟疆曰:「此弓名聞天下,齊、晉與越三國皆遣人相求,寡君嫌有厚薄,未敢輕許。今特傳之於君,彼三國者,將望魯而求之,魯其備禦三鄰,慎守此寶,敢不賀乎?」魯侯蹴然曰:「寡人不知弓之為寶,若此,何敢登受?」乃遣使還弓于楚,


  
遂辭歸。

伍舉聞之,嘆曰:「吾王其不終乎?以落成召諸侯,諸侯無有至者,僅一魯侯辱臨。而一弓之不忍,甘于失信。夫不能捨己,必將取人;取人必多怨,亡無日矣!」

此周景王十年事也。

卻說晉平公聞楚以章華之宮,號召諸侯,乃謂諸大夫曰:「楚,蠻夷之國,猶能以宮室之美,誇示諸侯,豈晉而反不如耶?」大夫羊舌肹進曰:「伯者之服諸侯,聞以德,不聞以宮室。章華之築,楚失德也,君奈何效之!」平公不聽,乃于曲沃汾水之傍,起造宮室,略仿章華之制,廣大不及,而精美過之,名曰祁之宮。亦遣使佈告諸侯,髯翁有詩嘆云:

章華築怨萬民愁,不道祁篪復效尤。

堪笑伯君無遠計,卻將土木召諸侯!

列國聞落成之命,莫不竊笑其為者,然雖如此,卻不敢不遣使來賀。惟鄭簡公因前赴楚靈王之會,未曾朝晉;衛靈公元新嗣位,未見晉侯,所以二國之君,親自至晉。二國中又是衛君先到。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