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東周列國誌 - 205 / 355
古典小說類 / 馮夢龍 / 本書目錄
  

東周列國誌

第205頁 / 共355頁。

 大小:

 第205頁

朗讀:

晉平公雖感其來意,然有林父先入之言,尚未肯統口,晏平仲私謂羊舌肹曰:「晉為諸侯之長,恤患補闕扶弱抑強,乃盟主之職也,林父始逐其君,既不能討;今又為臣而執君,為君者不亦難乎?昔文公誤聽元咺之言,執衛成公歸於京師,周天子惡其不順,文公愧而釋之。夫歸於京師,而猶不可,況以諸侯囚諸侯乎?諸君子不諫,是黨臣而抑君,其名不可居也。嬰懼晉之失伯,敢為子私言之。」肹乃言于趙武,固請于平公,乃釋衛侯歸國。

尚未肯釋寧喜,右宰谷勸獻公飾女樂十二人,進于晉以贖喜,晉侯悅,並釋喜。喜歸,愈有德色,每事專決,全不稟命,諸大夫議事者,竟在寧氏私第請命,獻公拱手安坐而已。


  

時宋左師向戍,與晉趙武相善,亦與楚令尹屈建相善。向戍聘于楚,言及昔日華元欲為晉、楚合成之事,屈建曰:「此事甚善,只為諸侯各自分黨,所以和議迄於無成。若使晉、楚屬國互相朝聘,歡好如同一家,干戈可永息矣。」向戍以為然,乃倡議晉、楚二君相會于宋,面定弭兵交見之約。

楚自共王至今,屢為吳國侵擾,邊境不寧,故屈建欲好晉以專事于吳;而趙武亦因楚兵屢次伐鄭,指望和議一成,可享數年安息之福,兩邊皆欣然樂從。遂遣使往各屬國訂期。

晉使至于衛國,寧喜不通知獻公,逕自委石惡赴會,獻公聞之大怒,訴于公孫免余,免余曰:「臣請以禮責之。」免余即往見寧喜,言:「會盟大事,豈可使君不與聞?」寧喜艴然曰:「子鮮有約言矣,吾豈猶臣也乎哉?」免余回報獻公曰:「喜無禮甚矣。何不殺之?」獻公曰:「若非寧氏,安有今日?約言實出自寡人,不可悔也!」免余曰:「臣受主公特達之知,無以為報,請自以家屬攻寧氏,事成則利歸於君,不成則害獨臣當之。」獻公曰:「卿斟酌而行,勿累寡人也!」

免余乃往見其宗弟公孫無地。公孫臣曰:「相國之專,子所知也,主公猶執硜硜之信,隱忍不言,異日養成其勢,禍且倚于孫氏矣,奈何?」無地與臣同辭而對曰:「何不殺之?」免余曰:「吾言于君,君不從也。若吾等偽為作亂,幸而成,君之福,不成,不過出奔耳!」無地曰:「吾弟兄願為先驅,」免余請歃血為信。

時周靈王二十六年,寧喜方治春宴,無地謂免余曰:「寧氏治春宴,必不備,吾請先嘗之,子為之繼。」免余曰:「盍卜之?」無地曰:「事在必行,何卜之有?」無地與臣悉起家眾以攻寧氏。

寧氏門內,設有伏機。伏機者,掘地為深窟,上鋪木板,別以木為機關,觸其機,則勢從下發,板啟而人陷。日間去機,夜則設之。是日因春宴,家屬皆于堂中觀優,無守門者,乃設機以代巡警。無地不知,誤觸其機,陷于窟中。寧氏大驚,爭出捕賊,獲無地。

公孫臣揮戈來救,寧氏人眾,臣戰敗被殺。

寧喜問無地曰:「子之此來,何人主使?」無地瞋目大罵曰:「汝恃功專恣,為臣不忠,吾兄弟特為社稷誅爾,事之不成,命也。豈由人主使耶?」寧喜怒,縛無地于庭柱,鞭之至死,然後斬之。

右宰谷聞寧喜得賊,夜乘車來問,寧氏方啟門,免余帥兵適至,乘之而入,先斬右宰谷于門,寧氏堂中大亂,寧喜驚忙中,遽問:「作賊者何人?」免余曰:「舉國之人皆在,何問姓名乎?」喜懼而走,免余奪劍逐之,繞堂柱三周,喜身中兩劍,死於柱下。

免余盡滅寧氏之家,還報獻公。獻公命取寧喜及右宰谷之屍,陳之於朝。

公子鱄聞之,徒跣入朝,撫寧喜之屍,哭曰:「非君失信,我實欺子,子死,我何面目立衛之朝乎?」呼天長號者三,遂趨出,即以牛車載其妻小,出奔晉國。獻公使人留之,鱄不從,行及河上,獻公復使大夫齊惡馳驛追及之,齊惡致衛侯之意,必要子鱄回國。子鱄曰:「要我還衛,除是寧喜復生方可!」齊惡猶強之不已,子鱄取活雉一隻,當齊惡前拔佩刀剁落雉頭,誓曰:「鱄及妻子,今後再履衛地,食衛粟,有如此雉!」齊惡知不可強,只得自回。

子鱄遂奔晉國,隱于邯鄲,與家人織屨易粟而食,終身不言一「衛」字。史臣有詩云:

他鄉不似故鄉親,織屨蕭然竟食貧。


  
只為約言金石重,違心恐負九泉人!

齊惡回覆獻公,獻公感嘆不已,乃命收殮二屍而葬之。

欲立免余為正卿,免余曰:「臣望輕,不如太叔,」乃使太叔儀為政,自此衛國稍安。

話分兩頭,卻說宋左師向戍,倡為弭兵之會,面議交見之事,晉正卿趙武、楚令尹屈建俱至宋地。各國大夫陸續俱至,晉之屬國魯、衛、鄭,從晉營于左;楚之屬國蔡、陳、許,從楚營于右。以車為城,各據一偏。宋是地主,自不必說。

議定,照朝聘常期,楚之屬朝聘于晉,晉之屬亦朝聘于楚,其貢獻禮物,各省其半,兩邊分用。其大國齊、秦,算做敵體與國,不在屬國之數,各不相見。晉屬小國如邾、莒、滕、薛,楚屬小國如頓、胡、沈、麇,有力者自行朝聘,無力者從附庸一例,附於鄰近之國。

遂於宋西門之外,歃血訂盟,楚屈建暗暗傳令,衷甲將事,意欲劫盟,襲殺趙武,伯州犁固諫乃止。趙武聞楚衷甲,以問羊舌肹,欲預備對敵之計。羊舌肹曰:「本為此盟以弭兵也,若楚用兵,彼先失信于諸侯,諸侯其誰服之,子守信而已,何患焉?」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