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學考 - 5 / 27
中國哲學類 / 佚名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經學考

第5頁 / 共27頁。

五三《六經》載籍,(見司馬相如《封禪書》。五三謂五帝三王,)定自尼山;七十二子支流,分于戰國。馯臂子弓之傳《易》,實授蘭陵;(《荀子》書稱仲尼、子弓,或即傳《易》之馯臂子弓。)高行、孟仲之言《詩》,(傳《毛詩》之高行子孟仲子當即《孟子書》所載者。)或師鄒嶧。《王制》在赧王之後,說本鄭君;《周官》為六國之書,論原何氏。凡今古學之兩大派,皆魯東家之三四傳。(《王制》為今學大宗,《周官》為古學大宗。鄭君欲和同今古文,以《王制》為殷制,《周官》為周制,調停其說。)雖雲枝葉扶疏,實亦波瀾莫二。是以文侯貴顯,能言大學明堂;蒙吏荒唐,解道《詩》、《書》、《禮》、《樂》。秦廷議禮,援天子七廟之文;(見《秦始皇本紀》。)《汲塚》紀年,仿《春秋》一王之法。良田祖龍肆虐,博士尚守遺書;獲麟成編,西河能傳舊史。當時環堵之士,遁世之徒,崎嶇戎馬之間,展轉縱橫之際,惜年代綿邈,姓氏湮淪;如《公羊》有沈子、司馬子、北宮子、魯子、高子六人,《榖梁》有沈子、屍子二人,皆獨抱遺經,有功後學者。

墨子之引《書傳》,每異孔門;呂氏之著《春秋》,本殊周制。其時九流競勝,諸子爭鳴;雖有古籍留遺,並非尼山手訂。引《書》間出百篇之外,引《詩》或在三千之中,但可臚為異聞,不當執證經義。萬章之問井廩,難補《舜典》逸文;鄭君之注南風,不取《屍子》雜說。誣伊尹以嬰戮,據周公之出奔,疑皆處士橫議之詞,流俗傳聞之訓。雖《魏史》出安釐之世,蒙恬見未焚之書,而義異常經,說難憑信。此其授受,本別參商;惜乎辭闢,未經鄒孟。宜有別裁之識,乃無泥古之譏。(《竹書》所云:堯幽囚,益干啟位,太申殺伊尹,與咸邱蒙之說何異?蒙恬言周公奔楚;亦戰國人之說。恬非經師,雖古,不足信也。)


  

秦政晚謬,乃致燔燒;漢高宏規,未遑庠序。而叔孫生、伏生皆博士故宮,杜田生、申公亦先朝舊學;摭拾秦灰之後,寶藏漢壁之先;豈但禮器歸陳,絃歌懷魯?劉歆《移太常博士書》曰:「漢興,去聖帝明王遐遠,仲尼之道又絶,法度無所因襲。時獨有一叔孫通,略定禮儀。天下但有《易》卜,未有他書。至孝惠之時,乃除挾書之律。然公卿大臣絳、灌之屬,咸介冑武夫,莫以為意。至孝文皇帝,始使掌故晁錯從伏生受《尚書》。《尚書》初出於屋壁,朽折散絶,今其書見在,時師傳讀而已。《詩》始萌芽。天下眾書往往頗出,皆諸子傳說,猶廣立於學官,為置博士。在朝之儒,惟賈生而已。至孝武皇帝,然後鄒、魯、梁、趙頗有《詩》、《禮》、《春秋》先師。當此之時,一人不能獨盡其經,或為《雅》,或為《頌》,相合而成。《泰誓》後得,博士集而讀之。故詔書曰:『禮壞樂崩,書缺簡脫,朕甚憫焉。』時漢興已七八十年,離于全經,固已遠矣。」案歆欲興古文,故極詆今學,所說不無過當,而亦可見漢初傳經之苦心。

孔子所定謂之經;弟子所釋謂之傳,或謂之記;弟子展轉相授謂之說。惟《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乃孔子所手定,得稱為經。如釋家以佛所說為經,禪師所說為律論也。《易》之《繫辭》,《禮》之《喪服》,附經最早;而《史記》稱《繫辭》為傳,以《繫辭》乃弟子作,義主釋經,不使與正經相混也;《喪服傳》,子夏作,義主釋禮,亦不當與喪禮相混也。《論語》記孔子言而非孔子所作,出於弟子撰定,故亦但名為傳;漢人引《論語》多稱傳。《孝經》雖名為經,而漢人引之亦稱傳,以不在六藝之中也。漢人以《樂經》亡,但立《詩》、《書》、《易》、《禮》、《春秋》五經博士,後增《論語》為六,又增《孝經》為七。唐分三《禮》、三《傳》,合《易》、《書》、《詩》為九。宋又增《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為十三經。皆不知經傳當分別,不得以傳記概稱為經也。(《易》之《繫辭》即卦爻辭;今之《繫辭》乃《繫辭》傳,蓋商瞿諸人所作,故其中明引子曰。《釋文》,王肅本有傳字。《史記》引《繫辭》,謂之《易大傳》。)


  
三、經學昌明時代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