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蘇東坡集 上 - 155 / 223
古典詩類 / 蘇東坡 / 本書目錄
  

蘇東坡集 上

第155頁 / 共223頁。

 大小:

 第155頁

朗讀:

熙寧十年,余方守徐州,聞河決澶淵,入巨野,首灌東平。吏民忄匈懼,不知所為。有僧應言建策,鑿清冷口,道積水北入于古廢河,又北東入于海。吏方持其議,言強力辯口,慨然論河決狀甚明。吏不能奪,卒以其言決之,水所入如其言,東平以安,言有力焉。眾欲為請賞,言笑謝去。余固異其人。後二年,移守湖州,而言自鄆來,見余于宋,曰:「吾鄆人也,少為僧,以講為事。始錢公子飛使吾創精舍于鄆之東阿北新橋鎮,且造鐵浮屠十有三級,高百二十尺。既成,而趙公叔平請諸朝,名吾院曰薦誠,歲度僧以守之。今將造五百羅漢像于錢塘,而載以歸,度用錢五百萬,自丞相潞公以降,皆吾檀越也。」余於是益知言真有過人者。又六年,余自黃州遷于汝,過宋,而言適在焉。曰:「像已成,請為我記之。」嗚呼,士以功名為貴,然論事易,作事難,作事易,成事難。使天下士皆如言,論必作,作必成者,其功名豈少哉!其可不為一言。

【方丈記】


  

年月日,住持傳法沙門惟謹,重建方丈,上祝天子萬壽,永作神主,斂時五福,敷錫庶民。地獄天宮,同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野吏亭記】

故相陳文惠公建立此亭,榜曰野吏,蓋孔子所謂先進于禮樂者。公在政府,獨眷眷此邦,然庭宇日就圮缺。凡九十七年,太守朝奉郎方侯子容南圭,復完新之。

紹聖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記

【南安軍學記】

古之為國者四,井田也,肉刑也,封建也,學校也。今亡矣,獨學校僅存耳。古之為學者四,其大者則取士論政,而其小者則弦誦也。今亡矣,直誦而已。舜之言曰:「庶頑讒說,若不在時。候以明之,撻以記之。書用識哉,欲並生哉。工以納言,時而之。格則承之庸之,否則威之。」格之言改也。《論語》曰:「有恥且格。」承之言薦也。《春秋傳》曰:「奉承齊犧。」庶頑讒說不率是教者,舜皆有以待之。夫化惡莫若進善,故擇其可進者,以射候之禮舉之。其不率教甚者,則撻之,小則書其罪以記之,非疾之也,欲與之並生而同憂樂也。此士之有罪而未可終棄者,故使樂工采其謳謡諷議之言而之,以觀其心。其改過者,則薦之,且用之。其不悛者,則威之、屏之、之、寄之之類是也。此舜之學政也。

射之中否,何與于善惡,而曰「候以明之」,何也?曰:射所以致眾而論士也。眾一而後論定。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使弟子揚觶而敘黜者三,則僅有存者。由此觀之,以射致眾,眾集而後論士,蓋所從來遠矣。《詩》曰:「在泮獻囚。」又曰:「在泮獻馘。」《禮》曰:「受成於學。」鄭人遊鄉校,以議執政,或謂子產:「毀鄉校何如?」子產曰:「不可。善者吾行之,不善者吾改之,是吾師也。」孔子聞之,謂子產仁。古之取士論政者,必于學。有學而不取士、不論政,猶無學也。學莫盛于東漢,士數萬人,噓枯吹生。自三公九卿,皆折節下之,三府闢召,常出其口。其取士議政,可謂近古,然卒為黨錮之禍,何也?曰:此王政也。王者不作,而士自以私意行之於下,其禍敗固宜。

朝廷自慶歷、熙寧、紹聖以來,三致意于學矣。雖荒服郡縣必有學,況南安江西之南境,儒術之富,與閩、蜀等,而太守朝奉郎曹侯登,以治郡顯,所至必建學,故南安之學,甲于江西。侯仁人也,而勇于義。其建是學也,以身任其責,不擇劇易,期于必成。士以此感奮,不勸而力。費于官者,為錢九萬三千,而助者不貲。為屋百二十間,禮殿講堂,視大邦君之居。凡學之用,莫不嚴具。又以其餘增置廩給食數百人。始於紹聖二年之冬,而成於四年之春。學成而侯去,今為潮州。

軾自海南還,過南安,見聞其事為詳。士既德侯不已,乃具列本末,贏糧而從軾者三百餘里,願紀其實。夫學,王者事也。故首以舜之學政告之。然舜遠矣,不可以庶幾。有賢太守,猶可以為鄭子產也。學者勉之,無愧於古人而已。

建中靖國元年三月四日,眉山蘇軾書。

●卷三十八


  
◎記十九首

【眾妙堂記】

眉山道士張易簡,教小學,常百人,予幼時亦與焉。居天慶觀北極院,予蓋從之三年。謫居海南,一日夢至其處,見張道士如平昔,汛治庭宇,若有所待者,曰:「老先生且至。」其徒有誦《老子》者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予曰:「妙一而已,容有眾乎?」道士笑曰:「一已陋矣,何妙之有。若審妙也,雖眾可也。」因指灑水草者曰:「是各一妙也。」予復視之,則二人者手若風雨,而步中規矩,蓋煥然霧除,霍然雲消。予驚嘆曰:「妙蓋至此乎!庖丁之理解,郢人之鼻斫,信矣。」二人者釋技而上,曰:「子未睹真妙,庖、郢非其人也。是技與道相半,習與空相會,非無挾而徑造者也。子亦見夫蜩與鷄乎?夫蜩登木而號,不知止也。夫鷄俯首而啄,不知仰也。其固也如此。然至蛻與伏也,則無視無聽,無饑無渴,默化于荒忽之中,候伺于毫髮之間,雖聖知不及也。是豈技與習之助乎?」二人者出。道士曰:「子少安,須老先生至而問焉。」二人者顧曰:「老先生未必知也。子往見蜩與鷄而問之,可以養生,可以長年。」廣州道士崇道大師何德順,學道而至于妙者也。故榜其堂曰「眾妙」。書來海南,求文以記之,因以夢中語為記。

紹聖六年三月十五日,蜀人蘇軾書。

【遺愛亭記(代巢元修)】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