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寓言故事 - 6 / 35
寓言故事類 / 集體創作 / 本書目錄
  

中國寓言故事

第6頁 / 共35頁。

 大小:

 第6頁

朗讀: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專心致志,集中一個主要目標。三心二意,左顧右盼,是學習和工作的大敵。

【原文】


  

常羊學射于屠龍子朱①。屠龍子朱曰:「若欲聞射道乎②?楚王田于雲夢③,使虞人起禽而射之④。禽發⑤,鹿出於王左,麋交于王右⑥。王引弓欲射⑦,有鵠拂王旃而過⑧,翼若垂雲⑨。王注矢于弓⑩,不知其所射。養叔進曰: 『臣之射也,置一葉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發而十中,如使置十葉焉,則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11。』」

—— 《鬱離子》

【註釋】

①射——射箭。②若——你。道——道理。③田——同「畋」,打獵。雲夢——古代湖澤名,泛指春秋戰國時楚王的遊獵區。④虞 人——古代管山澤的小官吏。起——趕起。⑤發——跑出來。⑥交——交錯。⑦引弓——拉弓。⑧鵠 — — 天鵝。旃 zhān——赤魚的曲柄旗。⑨垂雲——低垂下來的雲彩。⑩注矢于弓——把箭搭在弓上。注,附着。 11必——一定,必然,肯定。

楚人偷渡

楚國人想偷襲宋國。頭幾天就派人把澭yōng水的深度逐段測量,選擇好一處最淺的地段,並做好了標誌。沒想到,行動的那天傍晚,澭水突然猛漲。楚國人不知道,在深更半夜,仍舊按照原先設下的標誌開始偷渡。結果,渡河的一千多名士兵全部被激流捲走。楚軍驚恐萬狀。

【提示】

河水是會漲會落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運動、變化、發展着。人們要達到預定的目的,收到預期的效果,就一定要不斷研究新情況,使自己的認識跟上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認識一成不變,思想僵化、老化,做起事情來沒有不碰壁的。楚軍的失敗就是一個教訓。

【原文】

荊人欲襲宋①,使人先表澭水②。澭水暴益③,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④,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⑤。向其先表之時⑥,可導也⑦;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⑧,此其所以敗也。

—— 《呂氏春秋》

【註釋】

①荊——楚國的別名。襲——襲擊,出其不意的攻擊。②表——標誌。這裡作動詞用,立標誌。澭 yōng〕水——古水名。③益——同「溢」,漲水。④循 (xún表——沿著標誌。⑤軍驚而壞都舍——士兵驚恐如同城市裡房屋崩坍的樣子。而,這裡作 「如」講。⑥向——從前,往昔。⑦導——渡水。⑧尚猶——仍舊。

楚人學齊語

孟子對宋國大臣戴不勝說:「如果有個楚國的大夫dà fū,想讓他的兒子學說齊國的語言,那麼是讓齊國人教他呢,還是讓楚國人教他呢?」戴不勝回答:「當然是讓齊國人教他。」孟子說:「一個齊國人教他,但卻有許多楚國人在干擾他,跟他說楚語,那麼,雖然天天鞭打他,逼他學齊語,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他領到齊國國都臨淄 城內最繁華的街市,讓他在那裡住上幾年,那麼,儘管天天責打他,要他講楚語,那也做不到了。」

【提示】

周圍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學習語言是這樣,培養品德也是這樣。家長要為孩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青少年自己也要注意從周圍的環境中吸取好的精神養料,抵制消極的影響。

【原文】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①。……一齊人傅之②,眾楚人咻之③,雖日撻而求其齊也④,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年⑤,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孟子》

【註釋】


  

①欲其子之齊語也——想讓他的兒子學齊國的語言。②傅——教。③咻 xiū——吵,亂說話,這裡有用說話干擾的意思。④撻 — — 用鞭子或棍子打。⑤莊岳——莊是街名,岳是裡名,都在齊國國都臨淄城內繁華區。

次非殺蛟

楚國有位勇士叫次非。他在干hán遂那個地方買到一把鋒利的寶劍。在回鄉的途中,他乘坐一隻木船過江。木船剛到江心,突然波濤洶湧,江水中竄出兩條惡蛟,從左右兩邊圍住了木船。船上的乘客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搖船人也抖作一團。次非問搖船人:「過去木船要是被惡蛟纏住,船上的人還能不能活命?」搖船人嚇得一個勁兒搖頭:「碰上這兩條惡蛟的船,沒有聽說能倖免的。」次非唰地抽出寶劍,堅定地說:「我定要叫這兩條惡蛟變成江底的一堆腐肉朽骨!如果我放下武器,愛惜自己的生命,那麼,我活在世上還有什麼價值呢?」說罷,使縱身躍入波濤,跟惡蛟拚死搏鬥,終於斬殺雙蛟。風平了,浪靜了,次非用忘我的犧牲精神和高強的本領拯救了全船人的生命。

【提示】

大敵當前,災難臨頭,這是對人們的嚴峻考驗。畏縮退卻、貪生怕死只能加速自己的失敗和滅亡;不畏強暴、敢於鬥爭才是轉危為安、奪取勝利的唯一出路。生活為我們提供了無數正面和反面的例證。這則故事再一次說明了這條真理。次非的自我犧牲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

【原文】

荊有次非者①,得寶劍于干遂②。還反涉江③,至于中流④,有兩蛟夾繞其船⑤。次非謂舟人曰⑥:「子嘗見兩蛟繞船能活者乎⑦?」船人曰:「未之見也。」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寶劍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棄劍以全己,余奚愛焉⑨!」於是赴江刺蛟,殺之而覆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 《呂氏春秋》

【註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