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舊五代史》 - 43 / 447
中國古代史類 / 薛居正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舊五代史》

第43頁 / 共447頁。

行襲性嚴烈,為政深刻,然所至有天幸,境內嘗大蝗,尋有群鳥啄食,不為害;民或艱食,必有穭谷,出於壠畝。雖威福在己,而恆竭力以奉於王室,故能保其功名。行襲魁岸雄壯,面有青志,當時目為「馮青面」。

長子勖,歷蘄、沁二州刺史。次子德晏,仕至金吾將軍。


  

孫德昭,鹽州五原縣人,世為州校。父惟晸,有功于唐朝,遙領荊南節度,分判右神策軍事。德昭藉父廕,累職為右神策軍都指揮使。光化三年,唐昭宗為閹宦所廢,矯立德王,時中外以權在禁闥,莫能致討,近籓朋附,章表繼有至者。丞相崔允,外與太祖申結輔佐之好,內遣心腹密講忠義。有以事喻德昭者,《通鑒》:德昭常惋不平,崔允聞之,遣判官石戩與之遊。德昭每酒酣必泣,戩知其誠,乃密以允意說之。德昭感慨,乃與本軍孫承誨、董從實三人,奮發應命,誓圖返正,崔又割衣手筆以通其志。

天復元年正月一日未旦,逆豎左軍容劉季述早入,德昭伏甲要路以俟,追其前驅,邀而斬之,孫承誨等分捕左軍容王仲先黨伍。唐昭宗方幽辱東內,聞外喧,大恐。德昭馳至,扣閣曰:「逆賊劉季述伏誅矣,請上皇開鑰復皇帝位。」皇后何氏呼曰:「汝可進逆人首,門乃可開。」俄而承誨、從實俱以馘獻,昭宗悲而嘉之。於是丞相崔允奉迎禦丹鳳樓,率百闢待罪,泣且奏曰:「臣居大位,不能討奸,賴東平王全忠首奮忠貞,誅殺邸吏,遂致德昭等擒戮妖逆,再清禁闈。」即日議功,以德昭為檢校太保、靜海軍節度使,承誨邕州節度使,從實容州節度使,並同平章事,錫姓李,賜號扶傾濟難忠烈功臣,圖形凌煙閣,俱留京師。錫賚宴賞之厚,恩寵權幸之勢,近代罕比。

其年十一月,閹宦韓全誨縱火脅昭宗西幸鳳翔,承誨、從實並變節,為中官所誘,始欲驅擁百僚,將圖出令。而德昭獨按兵,與太祖親吏婁敬思葉力衛丞相及文武百官,與長安吏民保于街東,免為所劫。太祖遣從事相繼勞問,遺以龍鳳劍、鬥雞紗,委令制輯。於是百官次華州,連狀請太祖迎奉。及大旆入關,德昭以軍禮上謁,立道左,太祖命左右扶騎控至長安,賜與甚厚,署權知同州節度留後。將赴任,復徇民請,留充兩街制置使,賜錢百萬。德昭以本部兵八千人獻於太祖,由是愈見賞重,又賜甲第一區,俾先還洛陽。及昭宗東遷,奏授左威衛上將軍,以疾免,歸於別墅。太祖受禪,以左領衛上將軍征赴闕。開平四年,拜左金吾大將軍,充街使。末帝即位,俾將命于兩浙,對見失儀,不果行。尋改授右武衛上將軍,俄復左金吾大將軍。卒於官,詔贈太傅,輟視朝一日。

天復初,德昭與孫承誨、董從實以返正功,時人呼為「三使相」,恩澤俱冠世。及承誨至鳳翔,易名繼誨,從實改名彥弼,皆為李茂貞所養。後閹官之敗,俱戮于京師。惟德昭克全終始,有所稱雲。

趙克裕,河陽人也。祖、父皆為軍吏。克裕少為牙將,好讀書,謹儀範,牧伯皆奇待之。累居右職,擢為虎牢關使。光啟中,蔡寇陷河陽,克裕率所部歸於太祖,隷于宣義軍。太祖東征徐、鄆,克裕屢受指顧,無不如意。數年之內,繼領亳、鄭二州刺史。時關東籓鎮方為蔡寇所毒,黎元流散,不能相保,克裕妙有農戰之備,復善於綏懷,民賴而獲安者眾。太祖表為河陽節度使、檢校右仆射,尋移理許田,入為金吾衛大將軍、檢校司空。及太祖為元帥,以克裕為元帥府左都押衙,復統六軍,兗州平,命權知泰寧軍留後。數月,暴疾而卒。開平初,追贈太保。

張慎思,清河人。自黃巢軍來歸,累授軍職,歷諸軍都指揮使。從平巢、蔡、兗、鄆,皆著功,表授檢校工部尚書,兼宋州長史。光化中,加檢校右仆射,權知亳州。天復三年,昭宗還長安,以從太祖迎駕功,賜號迎鑾毅勇功臣,尋除汝州防禦使。天祐元年,授左龍武統軍。其冬,除許州匡國軍節度使。明年十一月,權知徐州武寧軍兩使留後。太祖受禪,入為左金吾大將軍。開平二年,除宋州刺史,未幾,復拜左金吾大將軍。三年冬,除蔡州刺史,以貪貨大失民情,詔追赴闕。未幾,扈從北征還,以疾臥洛陽之私第。馭家不肅,為其子所弒。

史臣曰:韓建遇唐朝之衰運,據潼關之要地,不能籓屏王室,翻務斫喪宗枝,雖有阜俗之能,何補不臣之咎。罕之負驍雄之氣,蓄向背之謀,武皇比之呂布,斯知人矣。行襲勵納忠之節,德昭立反正之功,俱善其終,固其宜矣。克裕而下,無譏可也。


  
卷一十六

列傳六

葛從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也。曾祖阮,祖遇賢,父簡,累贈兵部尚書。從周少豁達,有智略,初入黃巢軍,漸至軍校。唐中和四年三月,太祖大破巢軍于王滿渡,從周與霍存、張歸霸昆弟相率來降。七月,從太祖屯兵于西華,破蔡賊王夏寨。太祖臨陣馬踣,賊眾來追甚急,從周扶太祖上馬,與賊軍格鬥,傷面,矢中于肱,身被數槍,奮命以衛太祖。賴張延壽回馬轉鬥,從周與太祖俱免,退軍溵水。諸將並削職,惟擢從周、延壽為大校。其從入長葛、靈井,大敗蔡賊,至斤溝、淝河,殺鐵林三千人,獲九寨都虞候王涓。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