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演義 - 153 / 330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清史演義

第153頁 / 共330頁。

 大小:

 第153頁

朗讀:

張格爾之倡亂,與大小和卓木不同。大和卓木有管轄回部之權,張格爾無之;小和卓木有主持回教之權,張格爾又無之。彼從挾唪經祈福之伎倆,傳食部落,勢不能偏惑愚民,捽而去之,本易事耳。乃斌靜以後,繼以永芹,永芹以後,繼以慶祥,不能平亂,反致釀亂,數百回徒,直入瑪雜,響應者以數萬計。回疆西四城,接續被陷,何其速耶?慶祥死事,長齡繼任,轉戰而前,連敗回眾,張格爾之無能可知。然渾河一役,長齡又欲折回,幸賴楊遇春之定計渡河,驅逐回酋,以次規復西四城,是長齡辦不過一慶祥之流亞,微楊忠武,吾知其亦無功也。厥後捐西守東之議,尤屬悖謬,西四城為東四城之屏蔽,無西四城,尚可有東四城乎?宣宗嚴詞詰責,迫令殲敵,而掩捕之功,復出楊芳,滿員無材,事事仗漢將為之,而清廷猶以右滿左漢為得計,亦安怪亂世之相尋不已耶。本回宗旨,實為二楊合傳,以滿員相較,尤見二楊功績。

二楊固人傑矣哉!


  

第四十九回  征浩罕王師再出 剿叛傜欽使報功

卻說張格爾失足墜地,就被清將捆縛而去,清將不是別人,就是楊芳所遣的副將胡超,都司段永福,當下紅旗報捷,道光帝大喜,立封大學士長齡為二等威勇公,陝西固原提督楊芳,為三等果勇侯,命長齡率師凱旋,留楊芳駐紮回疆,與那彥成籌辦善後事宜。乾隆中葉以來,久不行獻俘禮,此次擒獲張格爾,道光帝思繩祖武,踵行盛舉,遣官告祭太廟社稷,親禦午門樓受俘,儀仗森嚴,不消細說。受俘後,廷訊張格爾罪狀,着即寸磔梟示。又命慶祥子文輝,烏淩阿子忠泰,隨監刑官同往市曹,看視行刑,並把張格爾心肺取出,交與文輝忠泰,到該父墓前致祭,用慰忠魂。威武極了。楊遇春、武隆阿等,亦傳旨嘉獎,自長齡以下,得有功將士四十人,一律繪圖紫光閣。並因軍機大臣曹振鏞王鼎玉麟諸人,辦事勤勞,亦許附入紫光閣列像。

滿廷官員,歌功頌德,合詞請加上尊號,道光帝已漸驕盈,怎禁得這班飯桶又來拍馬。奉旨:「以康熙乾隆年間,尚未允行,勢難俯準,惟念銘功偃武,皆由聖母福庇,國有大慶,允宜祇循令典,備極顯揚,朕謹當躬率王大臣等,加上皇太后徽號,共伸賀悃,所有應行典禮,飭所司敬謹詳議」等語。於是禮部又有一番忙碌,自夏至冬,籌備了好幾月,方得舉行恭上皇太后徽號,稱作恭慈康豫安成皇太后。禮成頒詔天下,覃恩有差。越年,又親制碑文,勒石大成殿外,比康熙乾隆兩朝,尤覺得踵事增華,備極誇耀。共計出師至獻俘,用去帑銀約數千萬兩,節省多年不夠一擲。正熱閙間,那彥成奏本到京,略說:「張逆就擒後,曾檄諭浩罕布哈爾等國,縛獻逆裔家屬,今浩罕遣使來賀,只言俘虜可返,和卓子孫不可獻,究應如何處置?仰求聖訓,以便遵行。」道光帝便提起硃筆,批在折後,其詞道:

逆孥么麼,無關邊患,那彥成楊芳等,只應嚴守卡倫,禁其貿易,俟夷計窮蹙,自將縛獻求市,毋須檄索!

看這數句批示,便可見道光帝心思了。那彥成窺破意旨,先後奏善後章程數十條,什麼安內策,什麼制外策,說得津津有味,其實多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紙糊中國。道光帝聞內外安靜,遂召那彥成楊芳二大臣還朝。

二大臣于道光九年回京,安集延即于道光十年入寇。當時那彥成的制外策中,把浩罕留居內地的僑民,一概驅逐,且並他財產收沒。倒是理財妙策,惜似盜賊行為。僑民憤甚,探知大兵已歸,即一面稟報浩罕王摩訶末阿利,一面至布哈爾,迎奉張格爾兄摩訶末玉素普為和卓,糾眾入邊。浩罕王又遣將哈庫庫爾,及勒西克爾等,率兵策應。警報傳到回疆,回郡王伊薩克,飛報參贊大臣札隆阿。札隆阿是個終日不醒的酒鬼,斌靜第二。接到警報,恰糊糊塗涂道:「張逆家屬,統已授首,還有什麼阿哥?這都是伊薩克貪功妄報,在本大臣手裡,休使這般伎倆,」遂叱回來使,並恐伊薩克先行馳奏,也修好奏章,略言:「南路如果有事,惟臣是問。」該死!過了數日,邊城的告急文書,陸續遞到,札隆阿被他嚇醒,方命幫辦大臣塔新哈,副將賴永貴,分路迎擊。二將去訖,札隆阿復安然飲酒,昏昏沈沈的過了數天。忽外面又遞到緊急公文,札隆阿恰有意無意的,取過一瞧,但見上面寫着幫辦大臣塔新哈,副將賴永貴,誤中賊計,遇伏陣亡,頓時面如土色,把一張關公臉,變做了溫元帥臉,趣語。好一歇兒不說話。外面又遞進葉爾羌稟報,更覺惶急萬分,展開一閲,乃是葉爾羌辦事大臣璧昌,馳報勝仗,不禁失聲道:「還好還好。」於是督兵守城,方有一些興會起來。


  

是時那彥成子容安,為伊犁參贊大臣,奉旨統伊犁兵四千。馳赴阿克蘇督剿,聞敵兵勢盛,擬俟烏魯木齊兵至,然後進軍。統是畏生怕死。葉爾羌又復被攻,幸虧璧昌決河灌敵,出城痛擊,敵兵始不敢近城,只是沿途擄掠,轉入喀什噶爾。見城上守兵,頗還嚴整,也無意進攻,專劫城外回莊,把子女玉帛,搜掠殆盡。札隆阿忙向阿克蘇乞援,容安擁重兵八九千,反繞道烏什,趨向敵兵不到的和闐去屯駐了。會尋快活。清廷聞容安逗兵不進,下旨革職,命哈豐阿繼任,又遣大學士公長齡,陝甘總督楊遇春,固原提督楊芳,參贊大臣哈朗阿,調兵赴援。哈豐阿先至喀什噶爾,敵兵解圍而去,飽颺出塞。

迨楊芳哈朗阿等到喀城,已無一敵。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