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徐霞客遊記 - 103 / 338
古典散文類 / 徐宏祖 / 本書目錄
  

徐霞客遊記

第103頁 / 共338頁。

 大小:

 第103頁

朗讀:

二十四日早飯白沙,即截江渡南峰下,登岸問田家洞道。乃循麓東南,又轉一峰,有岩高張,外有門垣。亟人之,其岩東向,軒朗平豁,上多垂乳,左後有竅,亦幽亦爽。岩中置仙像,甚瀟灑,下有石碑,則縣尹王之臣重開茲岩記也。

讀記始知茲岩即土人所稱田家洞,即古時所志為白鶴山者。


  

三日求白鶴而不得,片時游一洞而兩遂之,其快何如!

余至陽朔即求白鶴山,人無知者,于入田家岩,如其即白鶴也。

其山東對書僮山,排闥而南,內成長塢,二龍橋之水北注焉。

〔塢中舟行六十里,可抵二橋。〕既出白鶴,遂循北麓溯江而西,三里,入東南門。復由正南門出,置行囊于旅肆,乃攜火肩炬,西北循大道向龍洞岩。先一里,望見路右一山,崡岈崆峒,裂竅重重,以為即龍洞矣。途人指云:「猶在北山。」乃出一石圈卷門,共一里,越小橋而東,有兩洞門俱西向,一南列、一北列。

〔其南列者為龍躍岩,地稍下,門極危朗;北洞地稍高,草塞門徑。〕先入南洞,洞內東〔五丈,層〕陟一台,台右有竅深入洞前。左有石台、石座、石龕,可以憩思;右有鄉人莫孝塵通塵之先《開洞記》,謂:「北乃潛龍幽蟄之宮,此乃神龍騰躍之所,因命之曰龍躍岩。」出,由洞北登龍洞岩。

爇炬而入,洞闊丈五,高一丈,其南崖半壁,平亙如行廊:入數丈,洞乃南闢,洞頂始高。其後壁有龍影龍床,俱白石萎蕤下垂的樣子,上覆下裂,為取石錘鑿半去,所存影響而已。其下有方池一、圓池一,〔深五六寸,〕內有泉澄澈如鏡,久注不泄,屢斟輒滿。幽閟之宮有此靈泉,宜為八景第一也。

池前又有丹灶一圓,四圍環起,下剜一竅如門,宛如砌造成者。池上連疊小龕,如峰房燕窩,而俱無通道處。由左壁窪陷處伏地而入,漸入漸小,穴僅如巨管,蛇游南透五六丈後,始可屈伸。已乃得一旁裂之龕,得宛轉焉。於是南明、小酉各啟洞天,遂達龍躍後腋。

出洞,仍半裡,由圈門入,東望龍洞南列之峰,閶闔chānghé傳說中的天門重重,不勝登龍之企期望。遂由圈內渡溪東行,從棘莽沮如低溫的地方中,又半裡,抵山下。初入西向第一門,高穹如峽,內皆牛馬踐穢,不可容足。東入數丈,轉北者愈昏黑莫窮,轉南者旋明穴西透。隨明躡峽,仍西出洞門之上,蓋初入洞,南上西向第二門也。

由其外更南上西向第三門。

其洞東入,成峽如初洞,第峽下逼仄如衚衕,峽上層疊如樓閣。

五丈之內,下峽既盡,上懸重門,圓整如剜琢而成者。第峽壁峭削,俱無從上。與靜聞百計攀躋,得上峽一層,而上層復懸亙莫達。乃出洞前,仰望洞上又連啟二門,此又南上西向第四、第五門也。冀其內下與峽內重門通。靜聞欲從洞外攀枝躡縫直上,余欲從洞外覓竇尋崖另入,於是又過南上西向第六門,仰望愈高,懸崖愈削,彌望而彌不可即。又過南上西向第七門,見其石紋層層,有突而出者,可以置足,有竅而入者,可以攀指。遂覆身上躡,凌數十級而抵洞門。洞北又夾坳豎起,高五六丈。始入上層,其夾光膩無級,無計可上。乃令顧仆下山覓樹,意欲嵌夾以登,而時無佩刀,雖有豎條,難以斷取,姑漫徒勞往覓之。時靜聞猶攀躡于第五門外,度必難飛陟,因令促來併力於此。

顧仆下,余獨審視,其夾雖無隙級,而夾壁宛轉,可以手撐足支,不虞料想懸墜。遂聳身從之,如透井者然,皆橫綳豎聳,不緣梯級也。既升夾脊,其北復隤而成峽,而穿映明透,知與前所望洞必有一通,而未審所通果屬何門。因騎牆而坐,上睇洞頂,四達如穹廬;下瞰峽底,兩分如璇室。因高聲促靜聞,久之,靜聞與顧仆後先至。


  
顧仆所取弱枝細不堪用,而余已升脊,亦不必用,教靜聞如余法登,真所謂教猱也。靜聞既登,余乃從脊西南上,靜聞乃從脊東北上,各搜目之所未及者,俱不能遠達。於是乃從脊北下峽中北進。西上高懸一門,則第六重門也,不及上。循峽更進,轉而西出,則第五門也。門有石龍,下垂三四丈,頭分兩岐,擊之鏗然。旁有一坐平庋,下臨重崖,上矚垂乳,懸龍在旁,可臥而擾也。由龍側循崖端而北,又得一門,則第四門也。

穿門東入,稍下次層,其中廓然四闢。

右向東轉,深黑無窮,左向西出,即前第三門之上層也。知重門若剜處即在其內,因循崖窮之,復隔一柱。

轉柱隙而入,門內復另環一幽,不遠亦不透也。

自第三門而上,連歷四門,初俱躋攀無路,一入第七門,如連環貫珠,絡繹層分,宛轉俱透,升陟于層樓復閣之間,淺深隨意,疊層憑空,此真群玉山頭、蕊珠宮裡也。有莫公臣者,遍題「珠明洞」三字于四、五二洞之上,此亦有心表章茲洞者。時當下午,令顧仆先趨南門逆旅,炊黃梁以待。余與靜聞高憩懸龍右畔,飄然欲仙,嗒tà然喪我心境變虛物我皆失,此亦人世之極遇矣。久之,仍從第六門峽內,西向攀崖以上。

其門雖高張,內外俱無餘地,不若四、五二門,外懸台榭,內疊樓楹也。既乃逾脊,仍〔南〕下第七門,由門外循崖復南,又得南下東向第八門。其洞亦成峽,東上雖高峙,而不能旁達。洞右有大理寺丞題識,然不辨其為何時何姓名也。此山西向八洞,惟南北之洞不交通,而中央四洞最高而可旁達,較之他處一二門之貫徹,一二洞之勾連,〔輒攬奇譽,〕真霄壤矣。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