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亞里斯多德傳 - 25 / 164
傳記類 / 亞里斯多德 / 本書目錄
  

亞里斯多德傳

第25頁 / 共164頁。

 大小:

 第25頁

朗讀:

2. 學術活動的三個時期

亞里士多德的求知,不只是學習,更重要的是教學與研究。他認為一個人除非能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他人,否則就不能聲稱知道了某個問題。他把教育看作是知識的非常合適的展現方式。亞里士多德把教學和研究結合在一起,他的講稿也就是「研究論文」,或者是建立在他當時的研究興趣之上的談話。他白天講,晚上講,把自己的思想無保留地講出來,寫下來,形成了多篇巨著。有人說他的著作至少有400部,也有人說上千部,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是47部。這纍纍的碩果,令人驚嘆的不是數量,而是它所涉及的範圍和主題的多樣性。亞里士多德的天才表現在相當廣博的領域中,其著作有關於邏輯、語言、文學藝術、倫理、政治、法律方面的,有關於政制史、思想史方面的,有關於心理、生理方面的,有關於自然史、動物、植物、生物方面的,有關於化學、天文、物理、數學方面的,有關於哲學方面的,等等。一個人的頭腦能容納那麼多方面的知識,實非一般人所能比。難怪柏拉圖說他的學園是由亞里士多德的頭腦和其他人的身體兩部分所組成。


  

這廣博的知識、豐碩的成果就形成看,可分為三個時期。

1.柏拉圖學園時期(公元前367—前347

屬於這一時期的著作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受柏拉圖的影響,較少有自己的獨創主張。這時期的後半段,他已到了成年期。這時期著作不多,德國學者策勒爾認為只有兩篇論文:對話篇《歐德穆》(或《論靈魂》)和《規勸篇》①;台灣學者高柏園認為有三篇:《優狄摩斯篇》(即《歐德穆》)、《哲學之勸導》(即《規勸篇》)和《物性學》②。

①(德)E·策勒爾:《古希臘哲學史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0頁。

②高柏園:《〈古典理性的殿堂--亞里士多德〉導論》,(台灣)時報文化出版公司,第5-6頁。

《歐德穆》篇名取自一位叫歐德穆的朋友。他於公元前354年因站在狄翁一方戰鬥而死在敘拉古劄王宮之前,這篇對話在他死後不久寫成。這篇對話與柏拉圖的《斐多篇》一致,亞里士多德自己表明在形而上學方面還完全受柏拉圖影響的支配。


  

《規勸篇》不是對話,而是一封致塞浦路斯王特米松的規勸信,意在對塞浦路斯王施加政治影響。這篇著作以一段哲學幸福論的描述而達到頂點。它仍立足於柏拉圖的二元論,堅持理念的超驗性。

2.過渡時期(公元前347—前335年)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