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懷著一顆虔敬的心築起莊嚴的祭壇,
獻給一個純潔無瑕的人,
獻給他那崇高的友誼。
在眾人之中他是惟一的也是最初,
在自己的生活中,
在自己的作品裡,
清楚而又明顯地指出:
惟有善良才是幸福。
這樣的人啊,
如今已尋覓無處②!
①雅典地區的古稱。
②轉引自王樹人等主編:《西方著名哲學家傳略》,苗力田撰:《亞里士多德》,山東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
141-
142頁。
吳壽彭先生對此詩做了這樣的解釋,柏拉圖是第一個通過自己的生活和文章清楚地證明了一個人可以同時是善良的,又是幸福的。柏拉圖的崇高和偉大,使得人們想歌頌他都有困難。像他那樣的人,如今再也無處尋覓了①。德國學者E.策勒爾說:「終其一生,他個人對待柏拉圖始終是崇敬和熱誠的態度,這在那首所謂祭壇輓歌中表達出來了,他在輓歌中把柏拉圖稱為‘壞人甚至沒有權利去頌揚,以自己的一生和教導表明怎樣同時既幸福又善良’的一個人。」②
①《哲學史論叢》,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第
434頁。
②E.策勒爾:《古希臘哲學史綱》,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第
167頁。
但是,尊敬老師,不等於盲從老師;愛戴老師,不意味著完全贊同老師的觀點。正如老師欣賞學生,不表明對學生的缺點不予批評一樣。亞里士多德愛老師,更愛真理,「當他發現自己的觀點與柏拉圖不同,並堅信老師的觀點不正確時,他毅然不為賢者諱,不為師長諱,毫不客氣地批評了柏拉圖。③」有些學者認為,學術觀點的分歧,使柏拉圖對亞里士多德有了看法。按亞里士多德的才華和學問來說,做阿加德米的繼承人是當之無愧的,柏拉圖原來也有這種考慮。但是,為了把自己的思想流傳下去,柏拉圖是不會讓亞里士多德繼任學園主持人的。而與柏拉圖思想一致的斯彪西波成了合適的人選。這種看法,張尚仁在《古希臘哲學家的故事》中以講故事的形式作了敘述:
③易傑雄主編:《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第
137頁。
「在正式確定繼承人之前,柏拉圖對亞里士多德進行了次考核,看他是不是接受了自己的哲學思想的真傳。可是,出乎柏拉圖的意料,亞里士多德不僅頭腦十分清楚,而且善於獨立思考和鑽研問題。結果,柏拉圖在考核亞里士多德對‘理念論’掌握得如何時,亞里士多德反而對這種理論提出大膽的批判。」……
“對於亞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系列問題,柏拉圖都是無法回答的。柏拉圖只想讓學生原封不動地接受和傳播自己的理論,他根本不容許亞里士多德對自己的理論提出任何異議。對於亞里士多德提出的批判,柏拉圖暴跳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