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為熊,字子祥,江西德化人。由舉人挑知縣,發浙江,署於潛,再署東陽。民好訟,積案千百,排日決事,民畏而感之。署蘭溪,除盜匪殆盡,益興學重農。治行上聞,被獎。省城變作,聞之慾自裁,翌日,聞訛言謂京師陷,大慟曰:「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何顏見地方人民耶?」亂民來奪縣印,正色諭之,不許,抱印自經。僚友趨救,氣已絶,面如生。
文海,字雲舫,漢軍鑲藍旗人。由拔貢生用知縣,發浙江,一攝長興,充勸業道科長。新軍變,入寓搜軍械,得洋槍,將縶之,文海發槍,斃一人,傷二人,出報其黨,被收,慷慨不屈,引頸受刃死。
趙翰階,字春亭,山西祁縣人。父受璧,奉天昌圖知府,有惠政。翰階隨侍邊塞,習騎射,以任俠重鄉裡。拳匪之變,嘗乘垣斃其酋。增韞素與習,官浙江巡撫,令充衛隊管帶。杭垣變作,撫署被圍,率猶子趙錦標等突圍入護巡撫家屬,穴牆匿民舍。明日,聞巡撫為新軍所拘,往救之,挈錦標持手槍出,為變兵所執,曰:「我北方男子,豈畏死者!」遂與錦標同被害。
貴林,字翰香,滿洲正紅旗人,杭州駐防。官協領,與浙人士遊,有賢名。浙兵變,駐防營猶抗拒,相持二日。浙人勸罷戰,招貴林出營議事垂定,有陷之者,謂旗營反覆不可信,且誣貴林署毒各坊巷井中,變軍誘之出,槍斃之。同出者,子量海,舉人存炳,佐領哈楚顯,同被戕。
額特精額,字蔚如,杭營正紅旗防禦,駐守武林門。辛亥九月十四夜,變兵強令開城,額特精額喝問:「何人?」以「革命黨」對,遂斥曰:「汝等狗也!我不死,城不能開。」獨持槍擊眾,眾環攻,慘剁死,暴屍數日,居近商民始殮之。
文榮,字如山,蒙古巴嶽特氏。世襲雲騎尉。變兵攻旗營三日,堅不下,使來議和,合營官兵原效死力爭,將軍德濟遽遣貴林出許之,官兵皆擲槍軍署,痛哭散去。文榮憤不欲生,手書十六字曰:「杭營失守,忠義掃地。清流北向,是吾死所!」遂投河死。
迎喜,號壽芝,滿洲鑲白旗人。年八十餘矣,當議和時,詣軍署以死爭,大呼曰:「八旗受國恩三百年,今事至此,若輩猶欲靦顏偷生乎?」遂歸,閉戶自經死。
金海,正藍旗前鋒校。變兵架巨砲吳山,遙轟旗營,眾議啟城馳奪之,金海原從戰,聞議和,遂棄械於河,亦自經死。
希曾,正藍旗監生,前南昌知府盛元孫。變兵入營多劫殺,希曾斥之曰:「既議和矣,奈何猶為盜賊行?」眾怒,擊,竟剁屍如泥。時旗人皆自危,頗有無故被殺者,其姓名不能盡詳矣。
玉潤,漢軍鑲紅旗人。光緒季年,以鑾儀衛治儀正出補秦州營遊擊。武昌事起,甘肅僻遠,總督長庚素持鎮靜,聞陝西擾亂,乃戒嚴。時有道員黃越者,宿與南方黨人通,充軍事參議,欲通陝中民軍謀獨立。以陝中民軍屢敗,乃陰引川軍入甘為援。玉潤偵知,日與守備習斌籌守禦,以限於兵額,末由增募。是時南北款議成,甘、陝電斷不相聞。越於秦州各官獨憚玉潤忠鯁,壬子正月二十三日,遂率眾入城據各署局,而以兵圍遊擊署。玉潤列隊出拒,身自督戰,終以兵少不敵,玉潤中槍,殞於陣。
勞謙光,字佩蘭,山東陽信人。少讀書,有用世志。入北洋武備學堂,畢業,山西設武備學堂,聘為教習,管帶馬隊營,捐知縣,遂官於晉。新政創始,若督練處、警察學堂並充提調官。數歲,移充北洋常備軍第三鎮參謀官,兼軍需官,擢第六鎮工程管帶官。武漢變起,率工程營赴前敵,築橋漢上,將以濟師,敵爭之力,砲子雨下,躬督視不卻,猝中砲死,時十月初六日。死而橋卒成,清師得渡,得漢陽,清廷主兵者遂有停戰之議。
吉升,字允中,滿洲鑲黃旗人。以學生官本旗前鋒,入海軍學習,積資充海籌兵艦幫帶官。湖北告警,海軍奉調赴援,至者兵艦十五艘、魚雷艇二艘。清軍攻漢陽,海軍助勢,而砲發多不命中。未幾,言煤罄,相率下駛。九月二十一日,海籌與海容、海琛三巡洋艦奉令離漢口,二十三日抵九江。時江西九江已響應武昌,海容、海琛遂相約懸白旗,停泊。海籌管帶喜昌不欲,邀吉升同遁,吉升★M
4然涕下,曰:「國家經營海軍四十年,結果乃如是耶?」發憤投長江死。
張程九,字子澐,奉天台安人。由歲貢考充盛京宗室學教習,任滿,以知縣用。宣統元年,選為奉天諮議局議員。三年九月,鄂變起,地方不逞之徒,假改革名義,狡然思逞,台安齊某糾眾將起事,憚程九持正不敢發。程九聞警,至省謁總督趙爾巽,請派隊剿辦,免塗炭地方,爾巽允其請,並令回縣辦鄉團以資捍衛。程九歸,經縣西佛牛錄,為群賊所伺,設伏遇害。恤贈知府,賞世職。
王文域,字伯若,四川人。知山東樂安縣,辛亥冬,為變兵所戕;黑龍江海倫府巡防馬隊管帶官譚鳳亭,於十月陣亡:有旨優恤。伊犁將軍志鋭被戕,仆呂順以樸誠著,臨難護主,同死之。從死者,武巡捕官劉從德,四川人;教練官春勛,京旗人。志鋭自有傳。
張傳楷,字睿斌,直隷青縣諸生。充宗人府供事,敘勞得知州。革命軍起,舉朝震恐,自親貴達官而下,惟日以徙家入外人居留地為事。傳楷憤甚,詣都察院上說帖,請代奏,院官無在者,止院門,哭三日,無一官至。遜位詔下,拔所佩刀自戕死。自銘十六字曰:「成仁取義,孔、孟所垂。讀書明理,舍此何為!」
孫文楷,字模卿,山東益都人。同治癸酉舉人。潛心著述,尤精金石之學,以收藏貧其家,力耕自養,恆屢歲不入城市。有適野集、一笑集,皆詠田事詩也。遜位詔下,家人秘不以聞。經月,忽入城訪友歸,即仰藥自盡。將死,囑其子曰:「吾行吾所安耳,毋謂我死節也!」著有老學齋文集二卷,今吾吟草四卷,稽庵古印箋四卷,古錢譜等書。
王乘龍,字少枚,福建龍溪人。安貧好學,以歲貢生授經裡中。閩軍應武昌,乘龍感愴,彌日不食。翦發令下,長至謁宗祠,宗人勸之,乘龍不一語。入夕,乃潛設香案自經死,案上遺詩曰:「膚發千鈞重,綱常萬古新,毀形圖苟活,何以見君親!」年六十有一。
趙彞鼎,字煥文,江蘇江陰縣諸生。好程、硃之學。武昌變起,蘇撫程德全應之,憤痛絶食。十月初九日,出而不返,明日,家人跡至三賢祠樓,則衣冠北面懸樑間,氣絶矣。檢篋得遺筆千餘言,有曰:「我死合君臣之義,冀斯人不以我君為滿洲而漠視之!原國家大兵早至,反正者免,脅從者赦。」又曰:「我為國故不死於家,會文講學地,正欲以明人倫也。」
施偉,字卓齋,江蘇高淳縣諸生。傲岸絶俗,以兄喜譚新學,心非之。遜位詔下,大慟。壬子元日,具衣冠拜家祠,自書輓句祠壁,投塘水死。
李澤霖,字郇雨,廣東香山縣諸生。教授生徒,以小學、近思錄為日課。聞變,絶粒五日死。先手書「清處士李郇雨墓」七字授其子,俾刊墓道。且命二子毋入學校,毋出仕。
胡穆林,失其名,湖北江陵縣諸生。變作,上書荊州將軍議戰守事,將軍壯之。時電報被毀,具乞援牘,令賚以北行。至資福寺,為通敵之警察所偵,縶沙市敵營,訶之曰:「汝漢人,奚助滿人為?」穆林叱之,遇害。
杭州望江門有更夫某者,夜鳴鉦巡於市,變軍自城外入,方昧爽,猝見之,急鳴鉦大呼兵反,狂走向官署,冀警備。軍訶之不止,追及,槍擊之,立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