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下 - 396 / 575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下

第396頁 / 共575頁。

 大小:

 第396頁

朗讀:

伯錫爾,哈密回王也,其受封始祖曰額貝都拉,畏兀兒種人。康熙中,獻玉門、瓜州地,立為一等紮薩克。再傳曰額敏,晉封貝子。傳玉素卜,晉封貝勒,加郡王銜。三傳至伯錫爾,於道光十二年進封郡王。同治三年,以助開渠功,加親王銜,署理哈密幫辦大臣。會南、北路各城叛回煽變,八月二十九日,哈密漢裝回匪馬兆強、馬環等焚掠附城村莊,伯錫爾及辦事大臣文祺率回丁出戰,斬兆強、環,餘黨潰,敘功賞用黃繮。

九月初二日,圖古裡克回匪馬添才戕稅局吏役及漢民七十餘家,南攻沁城,伯錫爾令章京巴海、守備趙英傑追捕,至北山板房溝,斬添才。四年二月,患隴右道梗,奏稱由肅州東歷蒙古漠南地,至山西歸化城,往還可百日,請由此轉餉。然台站舊在漠北蒙古,力疲不能增設,時哈密協標兵僅五百餘人,安西協援兵二百人,不足分守。纏回及漢民雖眾,未習戰陣,吐魯番叛回頻來誘,人情煽動。五月,回匪黑老哇、纏匪蘇布格等反,辦事大臣劄克當阿中彈死,賊毀漢城,入回城,幽伯錫爾。


  

五年六月,巴裡坤總兵何琯令遊擊淩祥趨救,攻拔回城,賊遁吐魯番,伯錫爾奏留淩祥為副將。旋以叛黨蔓延,奏由烏里雅蘇台將軍檄召明安郡王蒙兵,合巴裡坤、哈密諸兵,共攻吐魯番。又數遣使至肅州,請提督成祿出塞,皆不果。

十一月,蘇布格率南北各城叛回五千人復來侵,淩祥以民勇三千、伯克夏斯勒以纏回五千人出禦,覆沒於柳樹泉,淩祥遁。或謂伯錫爾:「盍行乎?」伯錫爾嘆曰:「吾世受天子恩,備籓於此,臨難何可苟免?」收殘卒二千,復戰於頭堡,又大敗,被執。明年正月,罵賊死,詔贈親王。 列傳二百八十一  忠義八

姚懷祥 全福 舒恭受等 韋逢甲 長喜等 麥廷章 劉大忠等

韋印福 錢金玉等 龍汝元 樂善 魁霖等 文豐

殷明恆 高騰雲等 高善繼 駱佩德等 林永升 陳金揆等

李大本 於光炘等 黃祖蓮

姚懷祥,福建侯官人。嘉慶二十三年舉人。道光十五年,挑知縣,發浙江,權象山、龍遊等縣。二十年,英吉利以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兩廣堅持鴉片之禁,耀兵寧波洋面,破定海,旋退出。二十一年二月,攻虎門,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湖南提督祥福;七月,攻廈門,總兵江繼蕓,遊擊淩志;八月,復攻定海,總兵王錫朋、鄭國鴻、葛雲飛;九月,攻鎮海,兩江總督裕謙,狼山鎮總兵謝朝恩;二十二年三月,攻慈溪,副將硃貴與子昭南;五月,攻吳淞,江南提督陳化成:均先後殉難,自有傳。懷祥於二十年適署定海篆,分募鄉勇,為死守計,總兵張朝發撤之。城陷南門,懷祥負傷,立城上呼兵,無應者,憤甚,投成仁塘死。

典史全福使酒仗氣,敵至,衣冠坐獄門。囚跳,嘆曰:「失城當死。況失囚耶?」敵入署,大呼殺賊,斃黑酋者一,叢刺死。翌年,再犯寧波、定海,則石浦同知舒恭受,遊擊張玉衡、外委武英太同死難。都司李躍淵則隨總兵鄭國鴻戰曉峰嶺六晝夜,與把總胡大純、洪武琮,外委金釗同歿於陣。

是役也,慈溪大寶山死者,為即用知縣顏履敬,參將黃泰,守備田錫、陳芝蘭、徐宦、哈克里,千總阿本穰、魏啟明,把總林懷玉、盧炳、邸法德,外委張化鵬、馬龍圖、何海、毛玉貴、王保元、楊福增;死鎮海城者,為縣丞李向陽;戰金鷄山死者,為都司孫汝鵬,守備李雲龍、王萬龍,千總陳慶三、陳守澍、周萬治,把總馬金龍、汪宗斌、解天培、金,外委林賡、吳定江;死招寶山者,為外委蔡步高。而山陰練勇袁樂忠以從間道導硃貴軍至長碕迎戰,為砲火所逼,從煙焰中躍起,投海死。

韋逢甲,山東齊河人。道光十六年進士,用知縣,發浙江,累權宣平、餘杭、浦江等縣。英吉利既再擾寧波洋面,將寇吳淞,先以弋船三十艘進攻乍浦。時逢甲以督鑄大砲,由鎮海赴乍浦設防,就權同知。四月,敵遽由東光山上陸,屯兵皆潰。逢甲帶鄉團禦於西行汛,死之。

同死者,為駐防副都統長喜,前鋒協領英登布,佐領隆福,防禦貴順、額特赫,前鋒校佛印,驍騎校伊勒哈畚、根順、該杭阿及調浙助防之守備張淮泗,千總李廷貴,把總王榮、馬致榮、孫登霄,外委馬成功、硃朝貴。而伊勒哈畚尤慘,伏觀山射夷,殪甚眾,被執,磔死。子仁厚,襲職,殉粵寇。

麥廷章,廣東鶴山人。道光十二年,以外委隨剿連州瑤匪功,屢遷至遊擊。林則徐查辦英吉利躉船鴉片,檄廷章率舟師駐九龍山巡防。英酋遞書辯論,開導不服,遽開砲,廷章以大砲應之,毀雙桅敵船。又潛約土密兵船助攻,復擊卻之。英人既陷浙定海,遂溯大洋至天津乞和,朝命直隷總督琦善馳粵與議,海防遽懈。二十年十二月,敵乘不備,突進占大角、沙角,廷章時佐提督關天培防守靖遠砲台。明年二月,敵船擁入三門口,斷防禦椿練。南風作,復以大隊圍橫檔、永安,截我軍援道,進犯虎門。廷章奮勇禦之,力竭死。

時同死者,為香山協副將劉大忠,遊擊沈占鼇,守備洪達科等。參將周枋則以拒敵烏湧戰歿。三月,英人復由粵擾閩,攻廈門,犯內港,守備王世俊、蔣錫恩,千總張然迎擊之,均以力戰陣亡。

韋印福,江蘇上元人。由行伍隨剿滑縣匪,有膽略,嘗曰:「武官臨陣,死生度外事,畏死不作武官矣。」累擢千總,為兩江總督陶澍所賞,擢署金山營遊擊。英吉利之窺吳淞也,提督陳化成守西砲台,誓死戰,以印福忠勇,隷左右。二十二年五月,敵艦叢擊之,化成被傷,印福救護不及,歿於陣。


  

化成之歿,從殉者八十人,其尤烈者:千總錢金玉,臨危或勸避去,答曰:「金玉年十六即食國餉,今焉避?」遂及難;外委徐太華,善用砲,轉移如志,擊皆命中,被擊死;把總許攀桂,擁護化成,謂:「主將與某等同甘苦,公報國在今日,某等報公亦在今日!」眾心益固,卒飲劍死;把總龔增齡,迎戰,刃數人,敵人圍而擒之,釘手足於板,擲諸海;外委周林,率帳下巷戰,中槍,先化成死。

時督師兩江總督牛鑒,以砲毀演武,亟退去,之蘇州,又之江寧,敵遂由寶山徇上海,道以下官皆遁,典史劉慶恩投浦江死。內河不能深入艦隊,乃由福山口犯鎮江京口,副都統海齡戰不勝,自縊死,尋謚昭節。赴援遊擊羅必魁、把總趙連璧,均死之。

駐防員弁同與難者,為馬甲長松,與子驍騎校祥雲;佐領景星、愛星布、忄互明,防禦恆山、尚德、恆福、吉成,驍騎校伊克濟訥,文舉人噶喇,武舉人哈達海,筆帖式哈豐阿、恩喜,前鋒校松寶、文魁、阿勒金圖、喜興等。迫江寧欽差大臣耆英等奏定款局,而五口通商之約成。

龍汝元,順天宛平人。由行伍隨剿廣西會匪,以功累擢遊擊,隷河南巡撫英桂軍營。鹹豐八年,英吉利糾合法郎西、米利堅兩國,藉口換約,俄羅斯復陰助之,堅請在京師開議。議未定,艦隊集天津海口,朝命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辦理海防。汝元奉檄至,擢大沽協副將。九年五月,英、法兵船駛入內河,汝元手燃巨砲沉其船,旋中砲歿於陣,謚武湣。提督史榮椿同死,自有傳。

是役也,諸國受創甚。十年夏,艦隊復集天津大沽口,提督樂善奉命駐兵大沽,至則以關防交僧格林沁,令所部原留者聽,得千餘人,誓死守。六月,敵兵自北塘登岸,七月一日,自石縫砲台擊敗之。相持一日,無後援。火藥局火起,兵多傷死。樂善知不可守,遂投河死。從死者副將、守備各一,失其名。樂善謚威毅。

時副將魁霖在通州巡防,檄至天津助戰,亡於陣,謚威肅。委翼長阿克東阿、侍衛紮精阿同死之。八月,敵遂北犯通州,圖占西倉,監督覺羅貴倫與同官玉潤衣冠對縊殉節。焚澱園,文豐外,員外郎泰清、苑丞泰衷全家自焚死。時文宗駐蹕熱河,命恭親王奕再議款局,而難始定。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