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禪真逸史 - 179 / 202
古典小說類 / 清溪道人 / 本書目錄
  

禪真逸史

第179頁 / 共202頁。

 大小:

 第179頁

朗讀:

張太公一面祭掃先塋,收拾行囊,委託家僮管理田園產業等項停當。數日後,林澹然來到,正欲挈家起馬,只見張善相的母親令狐氏不欲同行。張找再三詣問,又不肯言。張善相跪求,亦不肯允。

張太公道:「這又是異事了!」拄着枴杖來問媳婦:「不去何故?」令狐氏道:「可請林太爺進來,方說明白。」張善相急出廳請林澹然進中堂,令狐氏將澹然拜了四拜,潸然淚下。林澹然與張太公等俱大驚,問為何如此。令狐氏斂衽向林澹然稟道:「太爺在上,妾非令狐氏,乃昔年獨峰山五花洞中老狐是也。


  

向年送天書與太爺之後,張大郎夙緣未了,又不敢再來。因令狐員外之女病廖當死,我用法攝去其屍,變作其女。媒妁說合與大郎成親,情好甚篤。妾五百年修煉之真,盡種此子,今幸功成名遂。

妾與郎君緣分已滿,故欲拜別,復往名山仙洞,養性修真,求個正果,不戀繁華。只此拜辭而去。」張太公父子並張善相聞言,皆哭起來,說成親多年,焉有再去之理。張善相扯住令狐氏衣襟哭道:「母親養孩兒辛苦,未曾孝順一日,怎忍一旦分離?即欲修行,在任亦可,何必拋棄骨肉,遠往山中,教孩兒如何割捨?」放聲痛哭。

令狐氏道:「我兒不必悲傷。我名登仙籙,非凡女可比,若再戀塵緣,必遭大譴。只望你此去為官清正,愛軍惜民,不負林太爺教育之恩。得意處急急回頭,尚有相逢之日。」

張善相見母親去志已決,哭倒在地。張找悲苦不勝,張太公亦嗟吁感嘆。令狐氏全無悲感,扶起張善相道:「我兒,吾愛已割,吾志已決,不拂我修真之心,便是孝順。緣盡于此,哭之何益?」張找執手難分,張善相嚎啕欲絶。

林澹然功道:「既然緣絶,不可抗違。古云:能養親之志,稱為大孝。須索順母親便了。」張善相如何肯放?只見令狐氏從從容容拜了太公,又拜了林澹然,然後與張找作別。

這張大郎哭得眼昏,張善相寸腸欲斷,正在難解難分之際,忽然不見了令狐氏。張善相撞跌而哭,張找苦痛自不必言,張太公流淚不已。林澹然勸慰說:「事已至此,令狐氏去修仙道,又非死別,後會有期,不必為無益之悲,且理正事。」再三相勸,三人然後收淚。

後來張善相與杜伏威、薛舉棄職修真,雲遊天下,到獨峰山與令狐氏重得相會。那時張找先已在彼,令狐氏傳張找、張善相吐納修煉之法,不知所終,此是後話。

只見張找亦拜辭張太公、林澹然,要往城外。澹然莊上修行,不願隨任,暇時兼可進城覺察憧仆、督理田產。張善相苦苦哀求道:「母親既去,不能事奉,豈可又離父親膝下,曠定省之情?」張找道:「汝母倏然分離,我心內已成灰矣!汝既順母志,亦當順我之心。但小心侍奉太公,就如孝我一般,不必多言。」張善相無奈,只得從父之志拜別了,只奉張太公、林澹然含淚上前取路,投常平鎮段韶府來。

段太宰已差人迎候,一同進府。段太宰與林澹然、張太公行禮。小姐請張太公至後堂見禮畢,前廳設宴款待,其家憧、虞候、將士、軍校,各有賞賜。林澹然坐了首席,其次張太公,段太宰下席相陪,張雕、張善相兩傍侍坐。

酒席間,張善相說起父母修行,不欲赴任之事,淚流滿面。又說起後園靈應大王馬騰託夢之異,今日果完親事,兼得顯位:「日前小婿曾許下心願,得諧願望,重造廟宇,再塑神像。今有白金千兩,乞岳丈收下,買一空地,蓋造廟堂,以酬此願。」段韶道:「賢婿有此善念,老夫自當完就,功成之日,可差人前來拈香。」善相領諾。林澹然、張太公一行人,在段府又住了數日。張善相拜辭要行,段韶道:「本待再留數日,奈朝廷欽限已迫,只得相送。」張善相令繆一麟、王騏、常泰、黃松帶領軍馬同林師爺先行,次後家眷起程。

段韶夫人贈小姐妝奩極其富厚。錦繡盈箱,金珠滿斛,隨從十餘個家僮使女,又有春香為妾。張太公欣喜,拜謝親家。段小姐拜辭父母,不忍分離,十分哽咽。

夫人與琳瑛小姐皆大哭,眾親族再三勸慰,小姐一一拜別,含淚登車,前呼後擁而去。夫人與球瑛拭淚回房,段韶乘轎同張雕送了一程,各自分別回府不題。


  

且說張善相一行人到延安府添上軍馬,取路往青州郡來。郡縣大小文武官員,俱遠遠出郭迎接。張善相差官蓋造帥府,招募勇士,延攬英豪,士民相慶。有詩為證:

藍田種玉配鸞儔,帥府談兵升虎帳。

仁民愛物奏清寧,蜀地馳名張善相。杜伏威娶了舜華,各自到任,皆勵精圖治,撫養黎民,所在無不貼服。

再表張善相所守地方,一處名為巴的甸,屬漢嘉郡管轄。有一洞主,名羅默伽,自漢末諸葛孔明收伏孟獲之後,封其祖烏蠻鎮守其地,子孫世居于此。山崖險阝厄,十倍蜀道。洞丁數萬,皆務農耕,內有山田,足以自食。

性勇狡猾,剛狠輕生,出入往來,皆佩刀劍。這羅默伽生得身長一丈,大眼紅須,滿身血肉橫生,青筋盤繞,兩臂有千斤之力,慣使一件兵器,甚是稀奇,名為鐵蒺藜。上陣常騎大象,部下有十萬蠻僚,極其勇悍,四遠無人敢敵。因此附近土苗酋長畏其威力,盡皆賓服,受其統制。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