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順節驟得貴顯,遂與復恭爭權,所以復恭密謀,多由順節報達宮廷。及復恭被逐,順節恃恩驕橫,出入必用兵自隨。中尉劉景宣,及西門君遂,屢為所辱,遂入奏昭宗,請除順節,昭宗允諾。二人誘順節入銀台門,把他殺死,百官皆奉表稱賀。
全是醜態。昭宗亦頗喜慰,乃于大順三年正月,改元景福。禍且日至,何福可言?
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靜難節度使王行瑜,鎮國節度使韓建,同州節度使王行約,秦州節度使李茂莊,相繼上表,謂楊守亮容匿叛臣楊復恭,請即出兵加討。王行瑜等並乞加茂貞為山南西道招討使。昭宗接覽各表,便令群臣集議,大眾謂茂貞若得山南,不可複製,不如下詔和解為是。全靠和解,亦非政體。
昭宗頒詔慰諭,五節度無一受命。茂貞行瑜,竟擅舉兵擊興元,一面由茂貞上表,自求招討使職銜,且貽杜讓能及西門君遂手書,有怨謗朝廷等語。昭宗亦忍耐不住,再召群臣入商,宰相等多面面相覷,不敢發言。獨給事中牛徽道:「先朝多難,茂貞有翼衛功,諸楊阻兵,亟出攻討,未始非有心嫉惡,不過未奉詔命,太覺專擅。
近聞他兵過山南,殺傷甚多,陛下倘尚靳節麾,不授他為招討使,恐山南百姓,盡被屠滅了。」昭宗不得已授茂貞為招討使。茂貞遂進取興元,楊復恭及守亮等均奔往閬州,茂貞乃自請鎮守興元。朝廷特改任茂貞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將他鳳翔節度使職任撤銷。
偏茂貞又不肯奉詔,累得昭宗無法對付,且模模糊糊的延宕過去。是時成德節度使王熔,為李克用所攻,盧龍節度使李匡威,率兵救熔,擊退克用。匡威引還,誰知行至半途,乃弟匡籌,竟佔據軍府,自稱留後,不欲匡威還鎮,且用兵符追還行營兵。匡威部眾,聞風離散。
那時匡威歸路已斷,沒奈何返奔鎮州,這也是匡威自作自受,所以遭此劇變呢。原來匡籌妻有美色,匡威很是艷羡,只因匡籌同在軍中,沒法下手,望梅不能止渴,已不知滴了多少饞涎。至出救盧龍時,家人會別,闔室暢飲,匡籌夫婦,不覺多飲幾杯,統皆醉倒。匡威卻是有心,趁他弟婦醉臥床間,竟去做了一個採花使者,了卻生平夙願。
及匡籌妻醒悟轉來,才知着了道兒,悔已無及,當下泣訴匡籌。匡籌因此恨兄,乃把匡威拒絶。匡威奔往鎮州,王熔事他如父,非常恭敬,偏匡威又欲圖熔,鎮人不服,攻殺匡威。該死久矣。
匡籌聞報甚喜,遂得安據幽州。可惜綠頭巾終難洗爭。幽州將劉仁恭,前由匡威遣戍蔚州,過期未代,至是聞匡籌擅立,自為軍帥,還攻幽州,不利而去,投奔河東,依附李克用。此外如楊行密攻殺孫儒,得封淮南節度使,朱全忠攻拔徐州,感化節度使時溥,登燕子樓,舉族自焚。
王建殺死陳敬暄田令孜,只說敬暄謀亂,令孜私通鳳翔,當令判官馮涓草表,中有切要語云:「開柙出虎,孔宣父不責他人,當路斬蛇,孫叔敖蓋非利己。專殺不行于閫外,先機恐失于彀中。」國家失刑,故得令強藩藉口。昭宗也無可奈何,置諸不問。
福建觀察使陳岩病歿,都將范暉自稱留後,暉驕侈不法,被王潮攻死。潮代任觀察使,尋且進職節度使,群雄角逐,寰宇分崩,到了景福二年秋季,李茂貞抗表不遜,公然責備昭宗,與敵國相去無二。昭宗惱羞成怒,擲置來表,再擬興師。正是:
河東覆轍方宜戒,京右來車又妄行。
欲知茂貞是否被討,且至下回再詳。
李克用功罪參半,不必討而反欲討之,楊復恭有罪無功,應討而反不欲討,此已可見昭宗之不明,其他可無論已。或謂昭宗固不欲討克用,迫于張浚孔緯之力請,乃有招討制置使之命,然試思君主時代,國家大事,究竟由誰主持耶?一擊不勝,喪師無算,轉不得不屈體調停,上替下凌,因此益甚。楊復恭已走興元,雖有若干義兒,實皆朝秦暮楚之流,不足一試,即如楊守立楊守亮等,匹夫徒勇,亦寧足成大事?為昭宗計,正可遣師進討,借伸主威,況有五節度使之聯表上請乎?乃遲回不決,轉令李茂貞等擅自興師,一再脅迫,不得已授以兵柄,於是朝廷日加退讓,而方鎮即日加跋扈矣。要之無主之國,非亂即亡,唐至昭宗之季,有主與無主等,雖欲不亂,烏得而不亂?雖欲不亡,亦烏得而不亡?
第九十七回
三鎮犯闕輦轂震驚 一戰成功邠寧戡定
第九十七回
三鎮犯闕輦轂震驚 一戰成功邠寧戡定
卻說李茂貞恃功驕橫,不受朝命,且上表譏毀昭宗,表文略云:
陛下貴為萬乘,不能庇元舅之一身,指王瓌事。尊極九州,不能戮復恭之一豎,但觀強弱,不計是非,體物輜銖,看人衡纊,軍情易變,戎馬難覊,唯慮甸服生靈,因茲受禍,未審乘輿播越,自此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