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頁
南越 法國 1954
蘇丹 英國 1956
摩洛哥 法國
1956
突尼斯 法國
1956
加納 英國 1957
馬來亞 英國
1957
幾內亞 法國
1958
剛果共和國 比利時
1960
索馬裡 意大利
1960
尼日利亞 英國
1960
喀麥隆 法國
1960
馬裡 法國 1960
塞內加爾 法國
1960
馬達加斯加 法國
1960
多哥 法國 1960
塞浦路斯 英國
1960
象牙海岸 法國
1960
上沃爾特 法國
1960
尼日爾 法國
1960
達荷美 法國
1960
剛果民主共和國 法國
1960
內非共和國 法國
1960
乍得 法國 1960
加蓬 法國 1960
毛裡塔尼亞 法國
1960
塞拉利昂 英國
1961
坦噶尼喀 英國
1961
阿爾及利亞 法國
1962
布隆迪 比利時
1962
布隆迪 比利時
1962
盧旺達 比利時
1962
烏干達 英國
1963
肯尼亞 英國
1963
桑給巴爾 英國
1964
馬爾他 英國
1964
馬拉維 英國
1964
贊比亞 英國
1965
岡比亞 英國
1965
馬爾代夫群島 英國
1965
新加坡 英國
1966
圭亞那 英國
1966
搏茨瓦納 英國
1966
萊索托 英國
1966
巴巴多斯 英國
1967
南也門 英國
1968
毛裡求斯 英國
1968
斯威士蘭 英國
1968
赤道幾內亞 西班牙
1968
一、冷戰和殖民地革命
殖民地臣民和帝國當局之間的鬥爭與東方和西方之間的冷戰是同時進行的。這兩種運動互相聯繫,互相影響。蘇聯,尤其是共產黨中國,支持殖民地革命,將殖民地革命看作是破壞西方的威望、削弱西方的力量的一種手段。相反,西方國家由於冷戰方面的原因而在殖民地問題上互相支持,儘管他們這樣做時是很有保留的——因此,美國在塞浦路斯問題上支持英國,在印度支那和阿爾及利亞問題上支持法國。
同樣,由於冷戰中的迫切需要,東方和西方在爭取殖民地民族和前殖民地民族方面展開了奇特的競爭。殖民地民族和前殖民地民族迅速地利用這種形勢,設法不僅從華盛頓、倫敦和巴黎,而且還從莫斯科和北京獲取最大的援助。
儘管有這種相互聯繫,但殖民地革命並不是冷戰的副產品。殖民地的覺醒遠遠先於冷戰,它至少可以追溯到
1905年的俄國革命和日俄戰爭(見第十九章
第五節)。此外,儘管冷戰在某些情況下的確影響了殖民地起義的速度和形式,但即使沒有冷戰,殖民地革命無疑也會發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諸帝國的領導人闡明了他們將抓住殖民地不放的決心。
1942年,丘吉爾發表了他那常被引用的聲明:他「當國王的首相不是為了眼巴巴地看著英帝國被清理掉」。同樣,
1944年在自由法國政府支持下召開的布拉柴維爾會議宣佈:「即使在最遙遠的將來,也決不准許殖民地獲得自治。」
在大戰的幾年中,英國和法國的行動與這些聲明是一致的。這兩個大國都很少注意殖民地民族的願望和利益。在《大西洋憲章》中,它們曾保證:「尊重每個民族選擇自己政府形式的權利;設法使被強行剝奪主權和自治權的民族恢復其權利。」同盟國的政策很快就證明,這些原則被認為只適用於歐洲,而不適用於海外地區。
例如,英國人未徵求國大黨領導人尼赫魯和甘地的意見就把印度拖進了大戰,並與蘇聯人商定共同佔領名義上已獨立的國家——伊朗。在埃及這另一表面上獨立的國家,英國人利用其條約所授予的特權,在開羅和亞歷山大建立了他們在中東的主要基地。法國人根據軍事需要決定其「土著」的命運;各殖民地是忠於維希政府還是忠於戴高樂,不是取決於當地居民的願望,而是取決於法國總督或軍事指揮官的決定。不過,儘管有這些單方面的行動,但實際上,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戰後
10年內成為獨立國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戰後
20年內成為獨立國家。
二、殖民地革命的根源
1945年
6月正式通過的《聯合國憲章》規定了殖民地託管制度,用這一制度取代了國際聯盟的委託管理辦法。《憲章》第
76條規定,受託管國應促進被託管地居民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教育方面的進步,應促使他們朝自治或獨立的方向發展,這種自治或獨立可能適合各被託管地的特殊環境和民族以及各有關民族所自由表達的願望。"
戰前的委託管理這時轉變為受託管理,而且聯合國為其成員國將各自的殖民地置於託管狀態下作好了準備。事實證明,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將自己的殖民地置於託管狀態下——南非聯邦堅決要求將西南非洲作為「三級」託管地來加以管理。毫不奇怪,儘管聯合國對有些殖民地如荷屬東印度群島贏得獨立確有相當大的貢獻,但偉大的殖民地革命的動力並不是來自聯合國。相反,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極其有利的國際形勢的產物,是以往幾十年裡殖民地世界中愈來愈強大的某些歷史性力量的產物。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初的殖民主義列強空前地衰落;法國和荷蘭被侵佔,英國則在經濟上和軍事上遭到削弱。同樣重要的是反帝國主義的民主主義情緒在諸帝國國內得到發展。殖民地中的白人早先曾十分自信地斷言「我們之所以在這裡,是因為我們比別人強」,如今,作如此斷言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了。他們的存在不僅受到了其臣民的懷疑,而且受到了本國同胞的懷疑。
1935年墨索里尼對埃塞俄比亞的進攻在西歐被普遍地認為是一種該受譴責的倒行逆施,而
1956年英、法兩國對蘇伊士的襲擊則在兩國國內引起了民眾的強烈反對。西方全球霸權的結束是由於西方缺乏統治的力量,同樣也是由於西方缺乏統治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