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農業革命對種族的影響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和東亞表現得最為明顯。東亞地區的蒙古種人犧牲散居各地的俾格米人和澳大利亞種人的利益來向四面八方擴張,從而為他們今天在人口數量上占居壓倒其他所有種族的優勢奠定了基礎。同樣,非洲的黑人享有農業和鐵製工具給他們帶來的種種好處,他們衝出原來居住的大草原,穿過雨林地帶,擴張到非洲南部。於是,非洲的黑人、布希曼人和俾格米人到公元前
4000年還一直保持的相當合理的種族平衡,到公元
1000年時,從根本上遭到了有利於黑人的破壞。
從整體上綜觀全球,農業革命對種族的影響是,給束了長達數千年的種族平衡,建立起一直持續到今天的蒙古種人、高加索種人和黑人的優勢。
第二編 歐亞大陸的古代文明
公元前3500-1000年
我們從第一編中已知道,農業革命是人類成為真正的人之後所取得的第一個重大成就。如果太空中的觀察員將行星地球置於監視下,定期報道他所注意到的地球上的種種發展情況,他對農業的出現大概會作這樣的描述:
迄今為止一直靠採集植物和狩獵動物生活的兩足人類,現在開始精心地培育某些植物和畜養某些動物,來生產自己的食物。以這種新方式生活的一群群兩足人類,其數量的增長是不均衡的。他們正在某些地方定居下來,在那裡建造經久耐住的隱蔽所。通常幾十個隱蔽所集中在一個地方,這些地方特別適宜種植植物和畜養動物。
幾千年後,我們想象中的這位觀察員也許會注意到,這些居住在地球上的富有進取心的人,有了完全新的發展;在他們中間出現了文明。對此,他大概會作這樣的報道:
大多數兩足人類仍在狩獵動物和採集食物,但是,種植農作物或飼養家畜的兩足人類的百分比現正在迅速地上升。某些地區還有了值得注意的新發展;在那些地區,有一些很大的村落,村落的四周圍着高牆,兩足人類的成員長期地居住在這些村落裡。其中有些人不生產糧食,也不從事任何職業的工作,而是勸誘或強迫居住在一起的其他人生產剩餘糧食和手工藝品,為他們服務。這一小撮人雖然不從事任何體力勞動,但是卻過着極為奢侈的生活,這種生活是過去任何人都沒有享受過的。
如果這些有關人類活動情況的報道能繼續進行數千年的話,那麼不僅有關人類活動的性質方面的基本變化多半能得到描述,而且其活動範圍方面的基本變化也將得到描述。因為文明的成就包括技術的進步,而且,正如第一編導事中所述,技術的進步轉而又導致人類活動範圍的相應擴大。食物採集者的活動範圍僅限於他們的狩獵場地,新石器時代農人們的活動範圍僅限於他們的村落附近,而文明人的活動範圍則必須擴大到遠離家鄉的地方。為了保護灌溉系統的水源,他們向上游地區擴展自己的控制範圍;為了千方百計地獲取建築工人所需的木材,冶金家所需的銅和錫,工匠所需的金和銀,他們向各地派出士兵和商人。
因此,古代文明與史前時期原始公社的情況不同,其活動範圍並不限于發源地附近,而是不斷地向外擴展,直到最後把整片整片的大河流域,甚至流域周圍出產種種原料的地區,也都包括進去。
城市的建立,是為了生活,為了能過上好的生活。
亞裡士多德
每個城邦又分為兩個城邦:多數窮人的城邦和少數富人的城邦。這兩個城邦總是處于交戰狀態。
柏拉圖
第四章
古代文明的起源
最早出現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曬、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養育的一片荒原。有一時期,人們曾認為文明的搖籃是尼羅河流域,但現在一致同意,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蘇美爾,也就是《舊約全書》中的「希納國」
Land of Shinar。蘇美爾位於過去稱為「美索不達米亞」——大致相當於現在的伊拉克共和國——的南部,南臨波斯灣,由若干塊荒蕪的、被風亂吹的小平原組成。約公元前
3500年時,一些已改進生產技術,正在耕種這片乾旱的荒原的農業公社,成功地完成了從新石器時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過渡。
公元前
3500年只是個大概的日期,確定這樣一個日期僅是為了方便起見。實際上,過渡的時間無論指定為一年、十年還是
100年,都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知道,從食物採集轉變到食物生產,並不是因為某人偶然想起農業而突然發生的。同樣,從部落文化過渡到文明,也不是因為當時有人想象出城市中心和城市文明才發生的。
總之,當時發生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個過程。本章的目的就是考察這一過程的性質和起源。
一、文明的性質
文明一詞的含義確切地說,究竟是指什麼呢?人類學者指出了將文明與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區別開來的文明的一些特徵。這些特徵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確立的國家的政治權力,納貢或稅收,文字,社會分為階級或等級,巨大的建築物無_-_名*小說-*網-W M T X T.C O M整*理*提*供,各種專門的藝術和科學,等等。並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備這一切特徵。例如:南美安第斯山脈的文明是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而埃及文明和瑪雅人文明則沒有通常所說的城市。
但是,這一組特徵在確定世界各地各時期的文明的性質時,可用作一般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