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宮十八朝演義 - 57 / 186
古典小說類 / 許慕羲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宋宮十八朝演義

第57頁 / 共186頁。

警報傳到汴京,太祖即命石守信為統帥,高懷德為副,率領偏裨將佐,興師北征。懷德恰是新婚燕爾,給假在家,每日與公主飲酒尋歡,真是枝生連理,花開並蒂,十分快樂!這日正在排着筵宴,與公主對坐著,把酒言歡,開懷暢飲,忽報聖旨下,懷德忙具衣冠,排了香案,俯伏接旨。宣讀已畢,送賫詔官去了,即行入內,公主便問聖旨前來有何事故?懷德答道:「北漢主劉鈞,這一次接連了潞州李筠,真來入寇,邊境十分危急。主上命石守信為統帥,令我副之,所以降旨前來,宣召入朝,即日便要出發。」公主正在新婚之後,與懷德相處得火一般熱,忽聞有旨前來,宣召懷德,同征潞州,如何割捨得來?早已鳳目含涕,蛾眉斂翠,芳心輾轉,柔腸迴環,現出傷離怨別的模樣來。懷德見了,忙安慰道:「公主不必憂愁!某雖不才,系出將家,身經百戰,從無敗衄。當初隨着周世宗,東征西討,也不知經過多少大敵。如今李筠區區小丑,潞州彈丸之地,又有禦駕親征,何能拒抗王師,無異以石壓卵,不多幾日,便可奏凱回朝,仍與公主歡聚了。」公主聽了懷德寬慰之言,稍覺放懷。懷德奉了旨意,不敢遲延,遂即冠帶入朝,石守信已經在朝聽訓,還有許多文武都在禦前,商議進兵之策。懷德忙搶步入殿,行過朝見之禮,侍立一旁。只聽太祖對群臣說道:「李筠無知,膽敢謀叛,朕當率領人馬,禦駕親征,諒潞州一隅之地,不難即日踏平的。」群臣回諭,尚未回言,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吳延祚啟奏道:「潞州城池嵒險,且阻太行,賊若據之,未易破也。臣料李筠素勇而輕進,若速擊之,必離上黨,來邀我戰,猶獸亡其藪,魚脫于淵,不難搞矣。」太祖善其言,因諭守信懷德道:「二卿率眾先行,務要迅速進兵,扼住要隘,勿縱李筠西下太行,乃為上策;朕當親統大軍,為二卿援應。」石守信、高懷德頓首領旨,辭退出朝,整頓兵馬,預備出發。

臨行之時,懷德又回府去,拜別公主,諄囑她安心靜候,不要掛念,待班師回朝,再行聚首。公主這時也無可奈何,只得起身說道:「但願駙馬馬到成功,旗開得勝,早早歸來,免得深閨懸念。」懷德又攜着手叮嚀一番,方纔告別出門。公主含着一泡眼淚,送至階下,看那懷德,走了出去,不見影蹤,才懶洋洋的回進閨中,每日無情無緒的盼望懷德的捷報。


  

那懷德出門跨馬,趕去會着石守信,帶領人馬,啟行去了。太祖自遣兩將行後,又命慕容延釗、王全斌出兵東路,夾擊李筠。傳旨已畢,遂即啟駕親征,令竇儀、趙普留守汴京,晉王光義,代理一切政務,為宮庭總監。趙普聞旨,出班奏道:「臣不才,願為扈從,效力戎行。」太祖道:「卿書生,豈勝介冑之事,且留守京師,亦甚緊要,何為請行?」趙普道:「誠如陛下聖諭,京師根本之地,但有晉王竇儀居守,可以無憂!臣受陛下厚恩,安敢畏避勞苦,故敢請行。」太祖見趙普自願隨軍,也就依從,令他同了大軍啟行。你道趙普為何不願留守汴京,反要隨營出征,受那戰爭之苦呢?只因他與光義甚為投合,平常時候,你來我往,密密商議,好似有何大事一般,他人皆不能測。這次征討李筠,他知潞州一隅之地,難擋大梁雄兵,不日就可成功,力請隨行,一則可以立下功勞,加官進爵;二則可以窺伺太祖動靜,暗中通知光義,早作準備,所以竭力請行。

當下太祖將諸事分派已畢,便率領禦林軍,並扈從諸臣,啟駕往潞州而去。光義同着在廷諸臣,送過聖駕,各自回城。他奉了太祖之命,代理政務,又充了宮廷總監,不論宮中府中之事,都要歸他處理,權柄在手,自然可以任意而行,毫無顧忌了。

原來太祖兄弟,本有五人。太祖居次,長兄匡濟早亡,太祖即位,追封曹王;三弟即匡義,太祖即位,改名光義,封晉王兼殿前都虞侯,領開封尹;四弟匡美,改名光美,太宗即位,又賜名庭美,太祖封為秦王,領興元尹;五弟匡贊,幼即夭亡,追封為岐王。兄弟之間,惟光義生性最為狡猾,外貌寬仁,內實深沉,而且生得相貌異常,幼年時候有相者說他將來貴不可言,必為太平天子。太祖也常常說:「光義龍行虎步,儀表非凡,將來後福無限,勝我十倍。」光義聽了此言,也以此自負,便有不願居於人下之意。陳橋之變,光義出力最多,功績最大,也一半為著自己將來的地步,及至太祖受了周禪,封光義為晉王,領開封尹,班于文武諸臣之上。他便暗中結交大臣,收攬賢豪,邸內蓄着勇士,名為護衛,實則隱懷異志。只因太祖生有二子,長名德昭,次名德芳,德芳雖幼,德昭年齡已長,深恐太祖立德昭為太子,自己日後的希望便斷絶了。


  
因此預先招收了勇士謀臣,養在邸中,暗暗策劃。又因趙普最得太祖信任,此時雖未入相,已是權傾朝野,異日不患不秉朝政。光義便暗中籠絡,曲意交歡,看待趙普,猶如兄弟一般。趙普也感念光義相待之情,每在太祖之前,稱讚光義,英明仁厚,豁達大度,可以付託大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