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吳三桂 - 147 / 413
古典小說類 / 三月 / 本書目錄
  

吳三桂

第147頁 / 共413頁。

 大小:

 第147頁

朗讀:

良久,李岩才打破沉寂,說道:

「李哥」


  

「什麼?」李自成從沉思中醒來,問道。

「我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說吧。」

「李哥,我覺得咱們不應該死守北京城。」

李自成眉頭緊皺,沉思不語。

田見秀看著李自成的臉色,也小心他說道:

「闖王,咱們城中之兵恐怕難與滿人精鋭抗衡,咱們的兵源不足,而其他的軍隊卻都遠在陝西、湖南、河南,短期內恐怕調不來。固守北京只怕不明智。」

李自成重重地嘆了聲:

「唉!我一直也在想這件事,只是,只是將這北京城拱手送與吳三桂這賊,我實在是不甘心。」

宋獻策忙道:

「闖王,臣昨日夜晚靜觀星像,我發現您的氣開始於西方,而形成於北方,然而又在西方鞏固,所以臣希望您能在北京城舉行登基典禮,然後咱們再撤出北京,回到咱們關中,集中兵馬,再將這滿人與吳三桂趕出關外,您看如何?」

「這……」

宋獻策見闖王遲疑不定,忙向眾人使眼色,眾將心領神會,齊齊跪地,請李自成做皇帝。

「恭請闖王登基!」

「大順天子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自成見眾將呼自己萬歲,不覺喜上眉梢,擺擺手叫眾人平身。

「都起來吧,本來這件事也該辦了,只被吳三桂這小子給耽誤了。你們下去都給我好好準備這件事,等我做得皇帝后,咱們就回師陝西。」

眾將們聽後都樂開了花,原來李自成的部下們大多都是陝西等地的,聽說要回老家,能與妻兒老小相聚,都是喜出望外,紛紛告辭離開了大帳。

大帳內此時只剩下闖王、牛金星與宋獻策三個人。

一陣風從洞開的帳門外吹進來,四支牛油大蠟的火苗被颳得四處擺動,帳頂上三個黑黑的身影也跟着晃動起來。親兵們忙將帳簾放了下來。

李自成從懷中拔出匕首,將面前蠟燭上的火花挑落,火苗又猛然上竄了許多,屋中亮了許多。

李自成收回匕首,抬頭問宋獻策:

「軍師,你看什麼日子登基好呢?咱們不能久等,多爾袞的大軍馬上就到,拖延久了恐怕於我不利。」

宋獻策閉神目,掐指一算,思索片刻,然後睜開眼道:

「闖王,我剛纔算了算,後日是四月二十九,正是黃道吉日,適合慶典。」

「好吧,那就定在四月二十九,你們就下去準備吧。」

「闖王,您還是請禮部侍郎楊觀光來,好多祭天典禮的事項咱們還要請教於他。」

「也好。”李自成點點頭,又命令道:“來人,去請禮部侍郎楊大人前來。」

親兵答應一聲,走出帳來,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不一會兒,楊觀光急匆匆騎馬而來,這楊觀光本在崇禎手下為官,李自成進京後投降了大順,楊觀光見李自成深夜來叫自己,心中忐忑不安,不知出了什麼事。

楊觀光進帳後,忙給李自成叩頭行禮,李自成忙離座上前,親手扶起他,哈哈一樂:

「楊大人不必多禮。」

楊觀光又給牛金星、宋獻策躬身施禮,二人以禮相還,二人忙給他讓了座,楊觀光側身坐下。

李自成道:

「楊大人,深夜相擾,實在是不好意思。」

「微臣不敢,闖王有用得小人處,小人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自成將自己要稱帝之事告訴了楊觀光,楊觀光急忙行三叩九拜之大禮,道:


  
「大順天子萬歲、萬歲、萬萬歲!先帝崇禎有失聖德。而置萬民于水火之中,百姓怨聲載道,而闖王您是舉世罕見的明君,您如果能君臨天下,一定是萬民的福氣,百姓定會感激不盡,舉國同慶。」

李自成哈哈大笑,說道:

「我李自成雖說比不上那堯舜湯武,但比起昏庸無道的朱由檢,倒也還說得過去。」

楊觀光點頭稱是,又說道:

「這大明從星像上講應屬火命,所以咱們大順應該進以水德。這樣以水克火,可使大順朝千秋萬代,與天同壽。」

李自成轉頭看了看宋獻策,宋獻策點點頭表示同意。

李自成又詢問有關慶典的事,楊觀光都一一作了詳盡的回答,李自成見他回答的頭頭是道,心中十分滿意,說道:

「慶典的事就由你們三個人負責吧,軍師和丞相如有不知道的地方要多向楊大人請教,還望楊大人多費心。」

楊觀光拱手稱謝:

「多謝闖王看得起小人!小人願為二位大人效犬馬之勞。」

「天色不早了,你們回去歇息去吧。」

李自成親自送三人出來,並親熱地拉住了楊觀光的手,說道:

「楊大人有空就常來我們老營坐坐,我很喜歡像你這樣有學問的人啊。」

楊觀光見李自成對自己很器重,心中很是感激,他像老朋友似的拱手向李自成告辭,李自成也以禮相還。

李自成返身回帳,順手解下氈笠放在一旁,李自成在案旁坐下,看到桌旁疊放整齊的奏章,不覺心中生厭,一把將它們掃下了地,想到後日就要做萬民之上的君玉,李自成反而沒了激情,心中一片茫然,他雙手托腮,怔怔地望定了眼前的燭光,那燭光在李自成眼裡變得越來越朦朧,越來越模糊。李自成又彷彿回到了童年時代,心兒也飛回到了那遙遠的故鄉……

闖王之路

奔騰滾滾,氣勢磅礴的無定河,發源於陝北高原白土縣,繞過清平堡的邊牆,向東流入塞內,又東至磚場溝,複流出塞外,經過塞成梁,至三岔河,然後會合眾水,由榆林、橫山奔流向南,過銀州,至清澗,又轉彎向東,流入黃河。

無定河西一百二十里,有個雙泉堡,因宋朝李繼遷曾在此屯兵,因而改名李繼遷寨,寨內東邊的小溪旁,有一個低矮的窯洞,忠厚善良的李守忠同金氏就住在這個窯洞內。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