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北史演義 - 38 / 142
古典小說類 / 杜剛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北史演義

第38頁 / 共142頁。

一更時分,從馬渚上流乘船夜下,約遠河橋數裡,將火船一齊點着,風吹火焰,煙透九霄,河流迅急,倏忽而至,河橋兩旁皆已燒着。爾朱氏兵在南岸者望見火光燭天,河橋被燒,爭橋北渡。俄而橋絶,溺死者甚眾。苗將三百餘人泊于小渚,以待南軍接應。

久之,全不見有援軍到來。世隆兵至,見官軍孤弱無援,儘力擊之,殺傷殆盡。李苗亦身被數創,仰天大呼,赴水而死。世隆見河橋已斷,亦不敢久留,連夜收兵北遁。


  

次日,帝聞苗死,甚加傷惋,贈封河陽侯,謚曰忠烈。猶幸世隆兵退,心下稍安,乃詔源子恭將兵一萬,出西道鎮太行丹谷,築壘以防之。司空楊津奏曰:「今天寶已死,世隆雖退,然其黨尚多,萬仁據有汾、並,仲遠雄鎮徐州,皆兵強將勇。天光獨占關西五路,侯莫陳悅、賀拔岳之徒輔之。一朝有變,入犯最近,尤可寒心,宜各加官爵以慰之。」朱元龍進曰:「關西一路,臣願賫敕前往,慰諭天光,就招涇、渭二州刺史使之歸順,管教陛下無憂。」帝大喜,就命元龍賫了敕書,即日登途而去。 未識天光肯受命否,且聽下回細說。

第十九卷

戰丹谷陣亡伯鳳縮黃河天破洛陽

話說孝莊帝懼爾朱餘黨反亂,赦罪加爵,先遣朱元龍安撫關西。又聞世隆至建州,刺史陸希質閉城拒守。世隆攻拔之,屠殺城中人民無遺,唯希質走免。乃召楊昱將募士八千,出東道討之。

先是高敖曹放歸田裡,復行抄掠,榮誘而執之,拘于晉陽。及入朝,帶之來京,禁于駝牛署。榮死,帝引見,勞勉之。高乾聞帝誅榮,亦自東冀州馳赴洛陽。帝以乾為河北大使,敖曹為直閣將軍,使歸招集鄉曲,糾合義勇,為表裡形援。帝親送之河橋,舉酒指水曰:「卿兄弟冀部豪傑,能令士卒致死。日後京城有變,可為朕河上一揚塵也。」乾垂淚受詔,敖曹拔劍起舞,激昂慷慨,誓以死報。帝壯之,二臣辭去。帝還朝,入見後,時太子生十八日。後體已健,與帝並坐于禦榻之上。帝問曰:「爾家叔侄弟兄誰強誰弱?」後曰:「世隆、天光輩皆庸才,唯萬仁雄武難制,又剛暴好殺,若有變動,東師諸將皆非其敵。不唯陛下不免,恐妾亦難保,竊為陛下憂之。」帝嘆曰:「人事如此,未識天意若何?朕聞 卿素曉天象,今夜同往一觀可乎?」後應曰:「可。」宮中自有高台一座,以備觀星望氣之用。於是夜宴過後,待到三更時分,帝與後同登台上。萬裡無雲,星月皎潔。後指謂帝曰:「此文昌星也,色甚暗,主大臣有災。此中台星也,其光亂,主朝綱不靜。紫微星,帝座也,光尚明而位已失,奈何?」帝少時亦曾習學天文,略識星象,細視之,果然。又見東方一星,豪光爍爍,紫氣騰騰,其上有雲成龍虎狀。後大驚曰:「此天子氣也!不知誰應之。」看罷,長嘆一聲。帝亦知之,曰:「我不久矣!」相與欷泣下。

明日,帝召司天太史問之,言與後合,心益不樂。今且按下不表。 且說朱元龍過了潼關,行至涇州,其時天光、侯莫陳悅皆在涇州與賀拔岳商議進退。聞元龍至,邀接入城相見。天光謂之曰:「汝事天柱不終,改事帝室,來此何干?」元龍因述朝廷赦宥之恩、招徠之意,欲其免生疑懼,臣附王家。天光聞之,大怒曰:「汝忘天柱大德,乃以利口誘我耶?」欲拔劍斬之。賀拔岳急起,止之曰:「將軍勿性急,元龍乃君家故人,有話細商。」天光會意,遂復坐下。岳曰:「天子既加恩我等,自當拱手歸順。今夜就修文表,煩兄轉達便了。」因留元龍私署住下。天光退而問計,岳曰:「吾聞汾州萬仁已據晉陽,必引兵問闕。俟朝廷北禦萬仁,吾等暗襲京師,便可得志。若殺元龍,彼必嚴備西路,未可長驅入洛也。吾陽為臣服,按兵不動,以弛朝廷之備。」天光、陳悅皆稱善,於是厚待元龍。其實岳之意,不欲天光起兵,假言止之也。 再說爾朱兆聞榮死,自汾州率輕騎三千,進據晉陽,以為根本。聞北鄉公主及世隆軍至長子城,飛騎來見,詢問天柱被害之由,切齒怒曰:「彼既酷害天柱,寧得復為之臣? 不如另立新君以令天下,然後舉兵復仇。但元氏子孫不知何人可立?」世隆曰:「并州行事、太原太守長廣王暉,可奉以為帝。」乃回并州,共推暉即皇帝位。


  

改元建明,立爾朱氏為後,即兆長女也。大赦。兆與世隆俱進爵為王。於是建立義旗,傳檄屬郡,整率六師,為直取洛陽之計。

又欲征發晉州人馬,慮歡不從,乃以新主命,封歡為平陽郡公,賜帛千段,召其同來舉兵。歡不欲往,遣長史孫騰詣晉陽,致書於兆曰:歡承太原王厚恩,待我以國士,與我以富貴,雖粉身碎骨,不足以報。輒聞大變,痛心疾首,欲興師問罪,自慚力弱。足下風馳電掣,舉兵犯難,雪不共之仇,伸家門之怨,欲以歡為前驅,肝腦塗地亦何敢辭?特山寇未平,今方攻討,不可委去,致有後憂。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