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藍廷珍,字荊璞,福建漳浦人。少習騎射,從祖理器之。入伍,自定海營把總累遷溫州鎮標左營遊擊。巡外洋,屢獲盜,盜皆畏避。以是為諸將所忌,讒於總督滿保,將劾之。會關東大盜孫森等竊遼陽巨砲、戰艦逸入海。聖祖震怒,責沿海疆吏嚴緝。廷珍出巡海,至黑水外洋與遇,力戰,盡獲森等九十餘人,及其船艦、砲械。滿保按部至溫州,廷珍迎謁以告。滿保嘆曰:「幾失良將!」召入舟,厚撫之,亟疏薦,超擢福建澎湖副將。未幾,遷南澳總兵。
六十年,硃一貴為亂,廷珍上書滿保策破賊狀,滿保令統戰船四百、將弁一百二十、官兵一萬二千,會提督施世驃於澎湖,剋期進剿。廷珍至澎湖,言於世驃曰:「賊皆烏合,不足憂,惟脅從至三十萬人,請檄示止殲渠魁,餘勿問。則人人有生之樂,無死之心,可不血刃平也。」世驃從之。師至鹿耳門,賊扼險拒守。諸將林亮、董芳當前鋒,殊死戰,廷珍率大隊繼之,連戰皆捷。賊大潰,退保府治。世驃遣亮等自西港仔暗度,廷珍以大軍躡其後。賊在蘇厝甲,與亮等決戰,廷珍分兵馳赴之。賊望見旗幟,戰稍卻,乘勝追逐,遂大潰。夜駐犁頭標,設伏以待,賊果至,四面突擊,賊大亂,自相攻殺。追敗之木柵仔,覆敗之蔦松溪,遂入府城,秋毫無所犯,民大悅。一貴及其黨李勇、吳外等皆就擒。分遣諸將復南北二路,署台灣總兵。秋,南路阿猴林餘孽復起,討平之。招降陳福壽等十數人,皆渠魁也。未幾,世驃卒,廷珍攝提督。餘賊黃殿等以次擒滅。
六十一年,授台灣總兵。雍正元年,擢福建水師提督,加左都督,賜孔雀翎,予三等阿達哈哈番世職。世宗褒廷珍忠赤,惟屢勉以操守。二年,入覲,命赴馬蘭峪謁景陵,賞賚稠疊。七年,病聞,遣醫診視。尋卒,贈太子少保,謚襄毅。子日寵,嗣世職,官銅山營參將。孫元枚,自有傳。
族弟鼎元,字玉霖,力學負才。廷珍統師入台灣,鼎元參軍事,著平台紀略。雍正元年,詔舉文行兼優之士,貢入太學,有司以鼎元薦,大學士硃軾器之,用薦得召見。上書陳時政,上嘉納。授廣東普寧知縣。居官有惠政,長於斷獄。性伉直,坐事劾罷。總督鄂彌達白其誣,召詣京師。旋署廣州知府。甫一月,卒。鼎元嘗論台灣善後策,謂諸羅宜畫地更設一縣,總兵不可移駐澎湖。後諸羅析縣曰彰化,更設北路三營,總兵官仍駐台灣,皆如鼎元言。
林亮,字漢侯,福建漳浦人。少習騎射擊刺。生長海濱,島澳險夷,舟航利鈍,靡不講求。初授台灣水師把總,累遷澎湖協守備。硃一貴陷台灣,官吏渡澎湖,居民洶懼。將吏以孤島難守,僉議撤歸廈門,各遣家屬登舟。亮按劍厲聲曰:「朝廷疆土,尺寸不可棄!今鋒刃未血,相率委去,縱避賊刃,能逃國法乎?請整兵配船,守禦要害,賊至,決死戰!戰不捷,亮死,君等去未遲。」乃馳赴海口,申號令,驅將吏家屬登岸,令敢言退廈門者斬。時糧絶餉匱,亮輸貲買穀,碾米給軍,制戰攻器械,俟師至。提督施世驃、總兵藍廷珍以亮忠勇,令當前鋒,領舟師五百七十人抵鹿耳門。一貴黨蘇天威據砲台以拒,亮率六艦直進,發砲中敵,火起,斃賊無算。乘勝進攻安平鎮,亮先登樹幟,賊潰走。翌日,鏖戰鯤身,駕舟橫衝賊陣,復大敗之。賊退至府城,世驃令亮分兵自西港仔暗度拊其背,廷珍以軍繼進,大戰,賊死傷遍野,遂克府治。亮功最,遷台灣參將。雍正元年,敘平台灣功,加都督同知,予一等阿達哈哈番世職。是年秋,入京,上深嘉之,擢水師副將,賜孔雀翎。
二年,授台灣鎮總兵。亮以台灣初被兵,加意撫綏,整水陸兵防。又招撫生番一百八社、男婦一萬八百餘人。亮因番嗜色布、鹽、糖,遣吏歷各社賫賜之,因宣佈德意,群番悅服。五年,移浙江定海,卒於官,賜祭葬。
何勉,字尚敏,福建侯官人。初授督標把總。康熙五十八年,薛彥文等聚後洋山為匪,勉奉檄捕擒之。六十年,從提督施世驃討硃一貴,勉攻南路,擒其黨杜會三、蘇清等;又於北路獲黃潛等二十六人。明年,遷台灣鎮標千總。時一貴餘黨王忠等出沒內山,巡視台灣禦史吳達禮督捕治,總兵藍廷珍檄勉偵緝。遣降卒為導,入鳳山深箐中,獲賊黨劉富生,思拒捕,立擒之。擢北路營參將,予拖沙喇哈番世職。雍正四年,水連沙等社叛番蠢動,總督高其倬檄從台灣道吳昌祚按治。勉攻北港,番請降,水連沙二十五社悉平。
遷湖廣洞庭協副將。十年,貴州九股苗作亂,詔發湖廣兵二千協剿。提督張正興檄勉領兵五百赴貴州,進攻交汪寨。勉乘霧夾擊,苗敗遁,復據蓮花峰築屯。時貴州提督哈元生自台拱移軍至,令勉攻其東。勉先登奪,賊竄走,掩擊之,陣斬其渠,餘眾就擒。擢雲南鶴麗鎮總兵,調臨元,復調廣東左翼。五年,調台灣,尋又移南澳,署福建水師提督。乾隆十年,以疾乞休,詔解任回籍調治。尋召詣京師,以篤老,命原品休致。十七年,卒,賜祭葬。子思和,嗣世職。二十七年,復官台灣總兵。
陳倫蜅,字次安,福建同安人。父昂,字英士,弱冠賈海上,習島嶼形勢、風潮險易。施琅征台灣,徵從軍,有功,授遊擊。累遷至碣石總兵,擢廣東右翼副都統。嘗上疏言:「西洋治曆法者宜定員,毋多留,留者勿使布教。」又以沿海居民困於海禁,將疏請弛之。會疾作,命倫蜅以遺疏進,詔報可。
倫蜅初以廕生授三等侍衛。雍正初,授台灣總兵,調廣東高廉。坐事降台灣副將。復授總兵,歷江南蘇松、狼山諸鎮。擢浙江提督。卒。
昂疏並言:「臣詳察海上諸國,東海日本為大,次則琉球。西則暹羅為最。東南番族文萊等數十小國,惟噶囉吧、呂宋最強。噶囉吧為紅毛一種,中有英圭黎、乾絲蠛、和蘭西、荷蘭、大小西洋各國。和蘭西最凶狠,與澳門種人同派,習廣東情事。請敕督、撫、關差諸臣防備,於未入港之先,取其火砲。另設所關束,每年不許多船並集。」下兵部,但令沿海將吏晝夜防衛,寢昂議。倫蜅為侍衛時,聖祖嘗召詢互市諸國事,對悉與圖籍合。時互市諸國奉約束惟謹,獨昂、倫蜅父子有遠慮,憂之最早雲。
歐陽凱,福建漳浦人。起行伍,累官江南蘇松水師營總兵。康熙五十七年,調福建台灣鎮,以功加左都督。六十年,硃一貴作亂,官軍遇賊於赤山,千總陳元戰死。賊進攻鳳山,把總林富戰死,守備馬定國自殺。凱率所部守備胡忠義、千總蔣子龍、把總林彥禦之春牛埔;參將羅萬倉,遊擊孫文元,城守遊擊許雲,守備遊崇功,千總趙奇奉、林文煌,把總李茂吉率水師來會,力戰破賊。次日,賊大至,凱力戰,與忠義子龍彥俱沒於陣,賊截凱首去。雲、崇功、奇奉、文煌同日戰死。茂吉被執,不屈,死。賊陷府治,萬倉戰死,文元奔鹿耳門投海死。同死者遊擊王九人、守備吳泰嵩。又有把總石琳,自汀州被檄至台灣,遇變被圍,死之。六月,師克台灣。一貴既誅,獲其黨黃殿等,械送福州獄。雍正元年二月,賊破械斬關出,至下渡尾,都司閻威、守備楊士虎逐捕,殺數賊,被創死。先後議恤,凱贈太子少保,廕守備;雲以下皆贈官、予世職有差。
羅萬倉,甘肅寧夏人。官北路參將。凱戰死,賊攻府城,萬倉督將卒登埤,發大砲擊賊,仆賊旗。賊大至,萬倉出城與戰,逾溝墜馬,賊以竹篙刺其喉,猶揮刀殺賊乃死。妾蔣聞報,自經殉。
遊崇功,字仲嘉,福建漳浦人。材力雄健。從總兵蔡元鎮襄陽。補右營把總,累遷福建長福營守備,分防長樂縣。濱海有磁澳,賊艘所出沒。崇功廉得狀,以兵二百伏隘口,入澳捕之。賊棄舟登岸,伏發,擒十七人。自是島澳肅清。長樂水災,崇功謁巡撫滿保,請發粟平糶,民食以濟。調台灣北路營守備,巡緝外洋,擒海賊陳阿尾等六十餘人。遷水師遊擊。一貴作亂,崇功方出洋巡哨,聞報,率兵還赴安平,至則賊已熾,崇功急登岸赴敵。其婿蔡章琦叩馬請一過家門區處眷屬,崇功不顧,躍馬揮眾,殺賊甚眾。五月朔,賊數萬戰於春牛埔,凱戰死,崇功突圍衝擊,馬被創,遂歿於陣。章琦,國子監生。聞崇功戰沒,赴海死。 列傳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