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前漢演義 - 171 / 288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前漢演義

第171頁 / 共288頁。

 大小:

 第171頁

朗讀:

頓時引動一班酒色朋友,都至相如店中,喝酒賞花。有幾人認識卓文君,背地笑談,當作新聞,一傳十,十傳百,送入卓王孫耳中。卓王孫使人密視,果是文君,惹得羞愧難堪,杜門不出。當有許多親戚故舊,往勸卓王孫道:「足下只有一男二女,何苦令文君出醜,不給多金?況文君既失身長卿,往事何須追究,長卿曾做過貴官,近因倦遊歸家,暫時落魄,家況雖貧,人才確是不弱,且為縣令門客,怎見得埋沒終身?足下不患無財,一經賙濟,便好反辱為榮了!」卓王孫無奈相從,因撥給家童百名,錢百萬緡,並文君嫁時衣被財物,送交相如肆中。

相如即將酒肆閉歇,乃與文君飽載而歸。縣令王吉,卻也得知,惟料是相如詭計,絶不過問。相如也未曾往會,彼此心心相印,總算是個好朋友呢。看到此處,不可謂非相如能屈能伸。


  

相如返至成都,已得僮仆資財,居然做起富家翁來,置田宅,闢園囿,就住室旁築一琴台,與文君彈琴消遣。又因文君性耽曲櫱,特向邛崍縣東,購得一井,井水甘美,釀酒甚佳,特號為文君井,隨時汲取,造酒合歡。且在井旁亦造一琴台,嘗挈文君登台彈飲,目送手揮,領略春山眉嫵。酒酣興至,翦來秋水瞳人。

未免有情,願從此老。何物長卿得此艷福。只是蛾眉伐性,醇酒傷腸,相如又素有消渴病,怎禁得酒色沈迷,恬不知返,因此舊疾復發,不能起床。特敘瑣事以戒後人。

虧得名醫調治,漸漸痊可,乃特作一篇美人賦,作為自箴。可巧朝旨到來,召令入都,相如樂得暫別文君,整裝北上。不多日便到長安,探得邑人楊得意,現為狗監,掌上林獵犬。代為先容,所以特召。

當下先訪得意,問明大略,得意說道:「這是足下的《子虛賦》,得邀主知。主上恨不與足下同時,仆謂足下,曾為此賦,現正家居。主上聞言,因即宣召足下。足下今日到此,取功名如拾芥了。」相如忙為道謝,別了得意。詰旦入朝,武帝見了相如,便問:「《子虛賦》是否親筆?」相如答道:「《子虛賦》原出臣手,但尚系諸侯情事,未足一觀。臣請為陛下作《遊獵賦》。」武帝聽說,遂令尚書給與筆札。

相如受筆札後,退至闕下,據案構思,濡毫落紙,賦就了數千言,方纔呈入。武帝展覽一周,覺得滿紙琳瑯,目不勝賞,遂即歎為奇才,拜為郎官。

當時與相如齊名,要算枚皋,皋即吳王濞郎中枚乘庶子。乘嘗諫阻吳王造反,故吳王走死,乘不坐罪,仍由景帝召入,命為弘農都尉。乘久為大國上賓,不願退就郡吏,蒞任未幾,便託病辭官,往游梁國。梁王武好養食客,當然引為幕賓,文誥多出乘手。

乘納梁地民女為妾,乃生枚皋。至梁王病歿,乘歸淮陰原籍,妾不肯從行,觸動乘怒,竟將她母子留下,但給與數千錢,俾她贍養,逕自告歸。武帝素聞乘名,即位後,就派遣使臣,用着安車蒲輪,迎乘入都。乘年已衰邁,竟病死道中。

使臣回報武帝,武帝問乘子能否屬文?派員調查,好多時才得枚皋出來,詣闕上陳,自稱讀書能文。原來皋幼傳父業,少即工詞,十七歲上書梁王劉買,即梁王武長子。得詔為郎,嗣為從吏所譖,得罪亡去,家產被收。輾轉到了長安,適遇朝廷大赦,並聞武帝曾求乘子,遂放膽上書,作了自薦的毛遂。

趙人,此處系是借喻。武帝召入,見他少年儒雅,已料知所言非虛,再命作《平樂館賦》,卻是下筆立就,比相如尤為敏捷,詞藻亦曲贍可觀,因也授職為郎。惟相如為文,雖遲必佳,皋卻隨手寫來,片刻可成,但究不及相如的工整。就是皋亦自言勿如。

惟謂詩賦乃消遣筆墨,毋庸多費心思,故往往詼諧雜出,不尚修辭,後人稱為馬遲枚速,便是為此。小子有詩詠道:

髦士峨峨待詔來,幸逢天子撥真才,

馬遲枚速何遑問,但擅詞章便占魁。

尚有朱買臣一段故事,不妨連類敘明,請看官續閲下回,自知分曉。


  
文君夜奔相如,古今傳為佳話,究之寡廉鮮恥。有玷閨箴。而相如則尤為名教罪人,羡其美而挑逗之,其富而污辱之,學士文人,果當如是耶!我國小說家,往往于才子佳人之苟合,津津樂道,遂致鑽穴窺牆之行,時有所聞。

近則自由擇偶,不待媒妁,蓋又變本加厲。名節益蕩然矣。然文君既隨相如,雖窮不怨。甚至當壚沽酒,亦所甘心,以視近人之忽合忽離,行同犬彘者,其得毋相去尚遠耶!讀此回,不禁有每況愈下之感雲。

6十二回

 厭夫貧下堂致悔 開敵釁出塞無功

卻說吳人朱買臣,表字翁子,性好讀書,不治產業,蹉跎至四十多歲,還是一個落拓儒生,食貧居賤,困頓無聊。家中只有一妻,不能贍養,只好與他同入山中,刈薪砍柴,挑往市中求售,易錢為生。妻亦負載相隨。惟買臣肩上挑柴,口中尚咿唔不絶,妻在後面聽著,卻是一語不懂,大約總是背誦古書,不由的懊惱起來,叫他不要再念。

偏是買臣越讀越響,甚且如唱歌一般,提起嗓子,響徹市中。妻連勸數次,並不見睬,又因家況越弄越僵,單靠一兩擔薪柴,如何度日?往往有了朝餐,沒有晚餐。自思長此饑餓,終非了局,不如別尋生路,省得這般受苦,便向買臣求去。買臣道:「我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歲了,不久便當發跡了,汝隨我吃苦,已有二十多年,難道這數載光陰,竟忍耐不住麼?待我富貴,當報汝功勞。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