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前漢演義 - 109 / 288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前漢演義

第109頁 / 共288頁。

高祖與他談及舊事,相率盡歡,且笑且飲,又消磨了一日。嗣是男女出入,皆各賜宴,接連至十餘日,方擬啟行,父老等固請再留。高祖道:「我此來人多馬眾,日需供給,若再留連不去,豈不是累我父兄?我只好與眾告辭了!」乃下令起程。

父老等不忍相別,統皆備辦牛酒,至沛縣西境餞行,禦駕一出,全縣皆空。高祖感念父老厚情,命在沛西暫設行幄,與眾共飲,眨眨眼又是三日,始決計與別。父老復頓首請命道:「沛中倖免賦役,唯豐邑未沐殊恩,還乞陛下矜憐!」高祖道:「豐邑是我生長地,更當不忘,只因從前雍齒叛我,豐人亦甘心助齒,負我太甚,今既由父老固請,我就一視同仁,允免賦役罷了。」雍齒巳給侯封,何必再恨豐人?父老等再為豐人叩謝。


  

高祖待他謝畢,拱手上車,向西自去。父老等回入沛中,就在行宮前築起一台,號為歌風台。曾記清朝袁子才,詠有歌風台詩云:

高台擊築記英雄,馬上歸來句亦工。

一代君民酣飲後,千年魂魄故鄉中。

青天弓劍無留影,落日河山有大風。

百二十人飄散盡,滿村牧笛是歌童。

高祖行次淮南,連接兩次喜報,心下大悅。究竟所報何事,待看下回自知。

韓彭未反而被戮,英布已反而始誅,是布固明明有罪,與韓彭之受戮不同。然韓彭不死,布亦未必遽反,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布之反,實漢高有以激成之耳!究令布終不反,亦未必免禍。

功成身危,千古同嘅,此張子房之所以獨稱明哲也。及高祖破布,過沛置酒,宴集父老,大風作歌,慨思猛士,是豈因功臣之死,自覺寂寥,乃為慷慨悲歌乎?夫猛士可使守,梟將亦不反矣。甚矣哉高祖之徒知齊末,不知揣本也!

4十回

 保儲君四皓與宴 留遺囑高祖升遐

卻說高祖到了淮南,連接兩次喜報,一即由長沙王吳臣,遣人獻上英布首級,高祖看驗屬實,頒詔褒功,交與來使帶回。一是由周勃發來的捷音,乃是追擊陳豨,至當城破滅豨眾,將豨刺死,現已悉平代郡,及雁門雲中諸地,候詔定奪云云。高祖復馳詔與勃,叫他班師。周勃留代,見三十八回。

惟淮南已封與子長,楚王交復歸原鎮,獨荊王賈走死以後,並無子嗣,特改荊地為吳國,立兄仲子濞為吳王。濞本為沛侯,年方弱冠,膂力過人,此次高祖討布,濞亦隨行,臨戰先驅,殺敵甚眾。高祖因吳地輕悍,須用壯王鎮守,方可無患,乃特使濞王吳。濞受命入謝,高祖留神細視,見他面目獷悍,隱帶殺氣,不由的懊悔起來。

便悵然語濞道:「汝狀有反相,奈何?」說到此句,又未便收回成命,大費躊躇。濞暗暗生驚,就地俯伏,高祖手撫濞背道:「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莫非就應在汝身?汝當念天下同姓一家,慎勿謀反,切記!切記!」既知濞有反相,何妨收回成命,且五十年後之亂事,高祖如何預知?此或因史筆好諛,故有是記載,未足深信。濞連稱不敢,高祖乃令他起來,又囑咐數語,才使退出。濞即整裝去訖。

嗣是子弟分封,共計八國,齊楚代吳趙梁淮陽淮南,除楚王交吳王濞外,余皆系高祖親子。高祖以為骨肉至親,當無異志,就是吳王濞,已露反相,還道是猶子比兒,不必過慮,誰知後來竟變生不測呢?


  

這且慢表。

且說高祖自淮南啟蹕,東行過魯,遣官備具太牢,往祀孔子。待祀畢覆命,改道西行。途中箭創復發,匆匆入關,還居長樂宮,一臥數日。戚姬早夕侍側,見高祖呻吟不輟,格外擔憂,當下覷便陳詞,再四籲請,要高祖保全母子性命。

高祖暗想,只有廢立太子一法,尚可保他母子,因此舊事重提,決議廢立。張良為太子少傅,義難坐視,便首先入諫,說了許多言詞,高祖只是不睬。良自思平日進言,多見信從,此番乃格不相入,料難再語,不如退歸,好幾日杜門謝客,託病不出。當時惱了太子太傅叔孫通,入宮強諫道:「從前晉獻公寵愛驪姬,廢去太子申生,晉國亂了好幾十年,秦始皇不早立扶蘇,自致滅祀,尤為陛下所親見。

今太子仁孝,天下共聞,呂後與陛下,艱苦同嘗,只生太子一人,如何無端背棄?今陛下必欲廢嫡立少,臣情願先死,就用頸血灑地罷。」說著,即拔出劍來,竟欲自刎。高祖慌忙搖手,叫他不必自盡,且與語道:「我不過偶齣戲言,君奈何視作真情?竟來屍諫,幸勿如此誤會!」通乃把劍放下,復答說道:「太子為天下根本,根本一搖,天下震動,奈何以天下為戲哩?」高祖道:「我聽君言,不易太子了!」通乃趨退。既而內外群臣,亦多上書固爭,累得高祖左右兩難,既不便強違眾意,又不好過拒愛姬,只好延宕過去,再作後圖。

既而瘡病少瘥,置酒宮中,特召太子盈侍宴。太子盈應召入宮,四皓一同進去,俟太子行過了禮,亦皆上前拜謁。高祖瞧著,統是鬚眉似雪,道貌岩岩,心中驚異得很,便顧問太子道:「這四老乃是何人?」太子尚未答言,四皓已自敘姓名。高祖愕然道:「公等便是商山四皓麼?我求公已閲數年,公等避我不至,今為何到此,從吾兒遊行?」四皓齊聲道:「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所以違命不來。

今聞太子仁孝,恭敬愛士,天下都延頸慕義,願為太子效死。臣等體念輿情,故特遠道來從,敬佐太子。」高祖徐徐說道:「公等肯來輔佐我兒,還有何言?幸始終保護,毋致失德。」四皓唯唯聽命,依次奉觴上壽。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