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前漢演義 - 6 / 288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前漢演義

第6頁 / 共288頁。

咸陽雖然熱閙,無如人地生疏,謀食維艱,好好一個富戶,變做貧家,好好一個豪士,也害得垂頭喪氣,做了落魄的窮氓,可嘆不可嘆呢!就是名城巨堡,無故削平,雖是與民無礙,但總要勞動百姓,且將來或有盜賊,究靠何處防守?至若兵器一項,乃是民間出資購造,防衛身家,始皇叫他一概繳出,並沒有相當償給,百姓只有自認晦氣。郡縣守令,把兵器收下,一古腦兒運入咸陽。這種兵器,統是銅質造成,始皇立命熔燬,共有數百萬斤。適值臨洮縣中,報稱有十二大人出現,長約五丈,足履六尺,統着夷人服飾云云。

始皇以為瑞兆,即命將熔化諸銅,摹肖大人影象,鑄成銅人十二個,每個重二十四萬斤,擺列宮門外面。這好算做銅像開始。還有餘銅若干,令鑄鐘及鐘架,分置各殿。相傳這十二個銅人,漢時尚存,至漢末董卓入京,始椎破了十個,移鑄小錢,尚剩兩個,傳到西晉亡後,被後趙主石虎徙至鄴城,後來秦王苻堅,又把銅人搬還長安,銷毀了事。


  

這是後話不題。

惟秦始皇令行禁止,夢想太平,自思天下可從此無事,樂得尋些快樂,安享天年。從前秦國諸宗廟,及章台上林等苑榭,統在渭南。及削平六國,輒令畫工往視,仿繪各國宮室制度,匯呈秦廷,始皇便擇一精巧華麗的圖樣,令匠役依式營造。當下在咸陽北阪,闢一極大曠地,南臨渭水,西距雍門,東至涇渭二水合流處,迤邐築宮,若殿宇,若樓閣,若台榭,沿路聯絡,層接不窮,下亙復道,上架周閣,風雨不侵,日光無阻。

落成以後,就將六國的妃嬪子女,鐘鼓樂,分置宮中,沒一處不有美人,沒一室不有音樂。始皇除臨朝視政外,往往至宮中玩賞,張樂設飲,喚女侑筵。這班被俘的嬌娃,還記甚麼國亡主辱,但期得始皇歡心,慇勤伺候,一遇召幸,好似登仙一般,巴不得親承雨露,仰沐皇恩。可惜始皇只有一身,怎能到處周旋,慰她渴望,所以咸陽宮裡,怨女成群,惟不敢流露面目,只背人拭淚罷了。

亡國婦女,狀似可憐。

實是可恨。

始皇尚嫌宮宇狹小,才閲一年,又在渭南添造宮室,叫做信宮。嗣復改名「極廟」,取象天極。自極廟通至驪山,造一極大的殿屋,叫做甘泉前殿。殿通咸陽宮,中築甬道,如街巷相似,乘輿所經,外人不得望見,這也是防人侵犯的計策。

始皇到此,好算是窮奢極欲,快樂無比了。偏他是個好動不好靜的人物,日日在宮中游宴,似覺得味同嚼蠟,沒甚興趣,遂又想出一法,令天下遍築馳道,準備禦駕巡遊。小子有詩嘆道:

為臣不易為君難,名論相傳最不刊;

古有覆車今可鑒,暴秦遺史試重看!

欲知馳道規模,及始皇出巡事蹟,且至下回續詳。

嫪毐自稱假父,可醜之至,但毐固一無賴子,宜有此等口吻。茅焦乃亦以假父稱之,而始皇乃下座謝過,煞是異事!乃母既與毐犯奸,則已自絶于宗祧,遷居別宮,亦無不可。惟秦王若念鞠育之恩,但報之以終養可耳,禁錮固不可也,迎還亦屬不必。

獨怪他人諫死,至二十七人,而茅焦獨能數語輓回,此非始皇尚知戀母,實因焦以天下瓦解之語,作為恐嚇,始皇有志統一,乃不得不迫而相從爾。不然,嫪毐當誅,呂不韋尚若可赦,胡為亦逼諸死地,不念前功耶?厥後始皇併吞六國,自稱皇帝,種種法令,無一非毒民政策,彼果若知孝親,何至如此不仁?不過彼毒民,民亦必還而毒彼,彼以為智,實則愚甚。夫始皇為呂不韋所生,不韋欲愚人而卒致自愚,始皇亦欲愚民而終亦自愚,有是父即有是子,是毋乃所謂父作子述耶?閲此回,可笑亦可慨矣。

3


  
 封泰岱下山避雨 過湘江中渡驚風

卻說秦始皇欲出外巡遊,特令天下遍築馳道。馳道便是禦駕往來的大路,須造得平坦寬敞,方便遊行。當時秦築馳道,定製廣五十步,相距三丈,土高石厚,各用鐵椎敲實,兩旁栽植青松,濃陰密佈,既可卻暑,復可賞心,真是最好的佈置,不過勞民費財,騷擾天下罷了。始皇二十七年秋季,下詔西巡,令一班文武百官,扈蹕起行,鹵簿儀仗,很是繁盛。

始皇戴冕旒,著袞龍袍,安坐鑾輿上面。驊騮開道,貔虎揚鑣,出隴西,經北地,逾鷄頭山,直達回中。時當深秋,草木凋零,也沒有甚麼景色。惟勞動了地方官吏,奔走供應,迎送往來,費了若干金銀,尚不見始皇如何喜歡,但得免罪愆,總算幸事。

始皇亦興盡思歸,即就原路回入咸陽。

過了殘年,漸漸的冬盡春來,日光和煦。秦以十月為歲首,已見前回,故文中加入漸漸二字。始皇遊興又動,復照着西巡故事,改令東巡。途中俱已築就馳道,兩旁青松,方經着春風春露,饒有生意,欣欣向榮。

始皇左顧右矚,興緻盎然。行了一程又一程,已到齊魯故地,望見前面層巒迭嶂,木石嵯峨,便向左右問明山名,才知是鄒嶧山。當下登山游眺,覽勝探奇,向東顧視,又有一大山遙峙,比鄒嶧山較為高峻,嵐光擁碧,霞影增紅,寫景語自不可少。不由的瞻覽多時,便指問左右道:「這便是東嶽泰山麼?」左右答聲稱是。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