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後漢演義 - 61 / 301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後漢演義

第61頁 / 共301頁。

況謙恭下士,頗得聲譽,光武帝亦格外恩寵,更徙封況為陽安侯,食邑比前加倍。至建武二十年間,徙封中山王輔為沛王,即令中山太后郭氏為沛太后,即郭皇后,見前文。又進況為大鴻臚,車駕屢至況第,會集公卿列侯,一同宴飲,賞賜況金銀縑帛,不可勝計。京師稱況家為金穴。

況母劉氏,素號郭主,至病歿時,由光武帝臨喪送葬,百官大會,並迎況父郭昌遺柩,由真定至洛陽,與郭主合葬。追贈昌為陽安侯,予謚曰思。這也算是光武帝不忘舊情,所以有此恩遇呢!雖屬厚恩,究難補憾。話休絮煩,惟帝姊湖陽長公主,經宋弘拒婚後,見十一回。


  

總算守孀全節,光武帝格外憐憫,厚賜財物。因此公主得豢養家奴,數以百計。家奴中良莠不齊,有幾個狡悍蒼頭,往往倚勢作威,橫行都市,甚至白日殺人,避匿主家,地方官不便往捕,致成懸案。會公主出外閒遊,即令蒼頭驂乘,昂然從行。

究竟不似節婦行為。雒陽令董宣,正因前案未了,屢次候着,可巧碰見了公主蒼頭,正是殺人要犯,便即駐車下馬,攔住公主輦前,不令前行。公主不免動怒,欲叱董宣。宣拔出佩刀,劃地有聲,直斥公主縱奴為暴,罪當連坐。

一面令蒼頭下車,詞色甚厲,蒼頭無奈,下車謝罪。哪知董宣竟不容情,把手中寶刀一揮,將蒼頭劈作兩段;然後放公主過去。公主究是女流,一時不便與爭,只好悻悻的馳還宮中,向帝前哭訴一番。婦人不知己過,專用這般伎倆。

光武帝也不禁動怒,立召宣入,責他衝撞公主,令左右執棰撻宣。宣叩頭道:「願乞容臣一言,然後處死!」光武帝勃然道:「汝尚有何言?」宣答說道:「陛下聖德中興,乃令長公主縱奴殺人,如何制治天下?臣不須棰,請自殺便了!」說著,用頭撞柱,血流滿面。光武帝聽言辨色,也覺得董宣理直,怒為少平,因囑小黃門官名。將宣扶住,不使再撞,但令他叩謝公主。

宣不肯依諭,再由小黃門撳住宣頭,叫他對公主叩首。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公主顧光武帝道:「文叔為布衣時,藏匿亡命,吏役不敢至門,今貴為天子,反不能威行一令麼?」光武帝笑答道:「天子與布衣不同。」究竟是聰明主子。

說至此,復語宣道:「強項令可即出去!」宣依諭即出。尋復有詔嘉宣守法,特賜錢三十萬。宣拜受恩賜,散給諸吏。從此宣搏擊豪強,威震都下。

宣字少平,陳留人,都人為作歌道:「桴鼓不鳴董少平。」後來在任五年,因病去世,年已七十四歲。有詔遣使臨視,只一布被覆屍,妻子相向對泣,內室惟大麥數斛,敝車一乘,使人還報光武帝。帝很是嘆惜,命用大夫禮安葬。

史家因他歷任守令,好剛任殺,特列入酷吏傳中,雖是尚寬禁暴的意思,但看他不畏豪強,非常廉潔,究竟是一位好官。試問古今以來的守令,能有幾個似董少平呢?可為董君吐氣。光武帝待遇董宣,還算不薄,惟對著三公,卻是不肯輕輕放過。自從大司徒韓歆,逼令自殺;見前文。

繼任大司徒戴涉,又為了太倉令奚涉罪案,失察下獄,竟坐死刑;並將大司空竇融,牽入在內,亦令罷官。獨大司馬吳漢,就職有年,未嘗遇譴,平時謹慎小心,持重不苟,一經出師,朝受詔,夕即就道,並沒有甚麼留滯。至若從駕出征,或有挫失,諸將皆惶懼不安;惟漢意氣自如,仍然整理器械,訓勉士卒。光武帝嘗使人戰視,得知情狀,每歎為吳公大材,隱若敵國,所以一心委任,到老不衰。

漢妻孥因漢出兵,偶買田宅,漢還家詰責道:「將士在外,糧餉不足,奈何多買田宅哩?」說著,即將田宅分給兄弟外家。總計漢居官二三十年,不築一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墳。至建武二十年間,一病不起,光武帝親往臨視,問所欲言,漢答說道:「臣本愚蒙,無甚知識,但願陛下慎勿輕赦哩!」輕赦二字,怎能包括大政?漢此語亦未免有失。及車駕還宮以後,漢即謝世,有詔予謚曰忠。


  

發北軍五校輕車甲士送葬,如前漢大將軍霍光故事。另任中郎將劉隆為驃騎大將軍,行大司馬事。擢廣漢太守蔡茂為大司徒,太仆朱浮為大司空,這也不必細表。

單說伏波將軍馬援,有志從戎,不遑寧處,嘗因匈奴烏桓,屢擾北方,震驚三輔,因此復自請防邊。光武帝乃令援出屯襄國,令百官祖餞都門,黃門郎梁松竇固,時亦在列。援顧語二人道:「人生幸得貴顯,當使可賤,如卿等長欲富貴,須居高思危,小心自保,幸勿輕棄鄙言!」兩人口雖答應,心中卻未以為然。原來松為大中大夫成義侯梁統長子,曾尚帝女舞陰公主,固為竇融弟顯親侯友長子,亦尚帝女涅陽公主。

兩人俱得為館甥,貴寵逾恆,總道是與國同休,怕甚麼意外變故?援與梁統竇友,同官為僚,嘗相來往,因恐他嗣子青年,挾貴致驕,故出言相誡。未始非一片好意,誰知反種下禍根。語畢即行,引兵自去。說起這個烏桓國,本是東胡支裔,西漢初年,匈奴單于冒頓,翦滅東胡,餘眾奔回烏桓鮮卑二山,分為二部,在烏桓山一支,就號作烏桓國,在鮮卑山一支,亦號作鮮卑國。

《前漢演義》中亦曾敘及。二部苟延殘喘,仍不得不臣服匈奴。及武帝時衛青霍去病。為將,屢破胡虜,匈奴乃衰,烏桓乃徙入內地,分居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諸郡間,背胡事漢,生齒漸蕃。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