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晉演義 - 173 / 291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西晉演義

第173頁 / 共291頁。

 大小:

 第173頁

朗讀:

晉將荀羡,聞廣固失陷,退還下邳,留泰山太守諸葛攸,及高平太守劉莊,率兵三千守琅琊。參軍戴逯,率兵二千守泰山。燕將慕容蘭屯汴城。羨順道進擊,斬蘭而去。

越年燕太子曄病逝,謚曰獻懷。俊立第三子暐為太子,改元光燾。是年即晉穆帝昇平元年。晉泰山太守諸葛攸,攻燕東郡,進兵武陽。


  

俊復遣慕容恪陽騖,及樂安王臧,俊之子。引兵拒攸。攸才略有限,哪裡是慕容恪的對手,一戰即敗,逃回泰山,恪遂進兵渡河,連陷汝潁譙沛諸郡縣,分置守宰,振旅北歸,還據上黨,收降河內太守馮鴦,略定河北全境。燕主俊遂自薊城徙都鄴中,繕修宮殿,復作銅雀台。

注見前。命昌黎遼東二郡,建廟祀廆。范陽燕郡,建廟祀皝,即派護軍平熙,領將作大匠,監造二廟。獨吳王垂素遭俊忌,垂妃段氏,為故鮮卑單于段末柸女,才高性烈,自恃貴姓,又不肯尊事俊後。

後可足渾氏引為深恨,遂與中常侍涅浩密謀,誣稱段氏為巫盅事,收付廷尉訊驗。虧得段氏抵死不認,垂始得免連坐。段氏不堪箠楚,竟死獄中。俊頗加悔憫,乃授垂為東夷校尉,領平州刺史,出鎮遼東。

幸有此婦,應該終身頂禮。

秦右將軍張平,復叛秦降燕,據有并州壁壘三百餘所,得胡晉遺民十餘萬眾。會燕調降將馮鴦為京兆太守,改令別將呂護代任。鴦與護陰相聯絡,通款晉廷,就是張平亦模棱兩可,意欲聯晉。俊遣上庸王慕容評討鴦,鴦固守不下,再由燕領軍將軍慕輿根,奉命助評,合兵急攻。

鴦乃開城夜遁,奔投呂護。評又移兵往攻張平,平正與兗州刺史李歷,安西將軍高昌,通使連盟,陽事燕主,暗通秦晉。張平歷見前文,李歷高昌見五十四回中。評偵實報聞,燕主俊使陽騖討昌,樂安王臧討歷。

歷從濮陽奔滎陽,昌從東燕奔樂陵,平勢日孤,所署征西將軍諸葛驤,鎮東將軍蘇象,寧東將軍喬庶,鎮南將軍石賢等,又舉并州壁壘百餘所,降順燕軍。那時平支撐不住,也率眾三千奔平陽,竟遣使向晉乞降。

俊因晉屢納叛將,遂思大舉南下,並擬經略關西,當下命州郡校閲現丁,詳核隱漏,每戶只準留一丁,余悉充當兵役,定額一百五十萬,約期來春大集,進臨洛陽。武邑人劉貴上書,極陳民力雕敝,不應過事徵調,並陳時政失宜十三事。俊乃寬限征發,改來春為來冬,但中使仍然四出,募兵征餉,絡繹道旁。郡縣不堪供億,相率咨嗟。

太尉封弈,謂:「調發事宜,盡可責成州郡,不必另行遣使,所有從前使臣,概請召還,以省煩擾。」俊總算依議。已而晉北中郎將荀羨,攻入山荏,擒住燕泰山太守賈堅。堅祖父本皆晉臣,羨因勸堅降順,且與語道:「君世代事晉,不應忘本歸虜。」堅答說道:「晉自棄中原,並非堅甘心忘本。今既身為燕臣,怎得再思改節呢?」遂絶粒而死。愚忠亦不足道。

忽由燕將慕容塵,遣司馬悅明來救泰山。羨與戰失利,只好退走,山荏復被燕軍奪去,羨憤恚成病,上書求代。晉廷乃遣吳興太守謝萬為西中郎將,監督司豫冀並四州軍事,領豫州刺史。再命散騎常侍郗曇為北中郎將,都督徐兗青冀幽五州軍事,領徐兗二州刺史。

二人才具,均不及羨,惟曇為故太尉郗鑒次子,萬為故鎮西將軍謝尚從弟,皆以門閥邀榮,得列方鎮。右將軍王羲之曾貽萬書,說他用非所長,既已受職建牙,應與士卒共同甘苦。萬不能用。萬兄謝安,亦誡萬道:「汝為元帥,須常接待諸將,聯絡歡心,不宜自命風流,矜才傲物。」萬亦不少悛。臨行時,由安親托諸將,一一慰勉。萬還道阿兄多事,怏怏而去。為後文敗歸伏綫。


  
荀羨解職還都,旋即去世。穆帝很加悲悼,歎為折一股肱,因追贈驃騎將軍。羨尚有令名,故敘及病歿。

未幾為昇平三年,晉泰山太守諸葛攸,大起水陸兵士,共得二萬餘人,再往伐燕,自石門進次河渚,分遣部將匡超據碻磝,蕭館屯新柵,督護徐冏,帶領水軍三千,游弋河中,泛舟上下,作為東西聲援。燕主俊即命上庸王評,率同長樂太守傅顏等,領兵五萬,往拒攸軍。評屢經戰陣,紀律頗嚴,部下又統皆精鋭,踴躍爭先,行至東阿相近,正與攸軍遇著,不待列營休息,便即麾兵上前,步騎相間,縱橫馳驟。攸雖有志平虜,怎奈才力不濟,徒靠着一時血氣,究竟敵不過百戰雄師,兩下交戰多時,攸軍多半受傷,眼見是旗靡轍亂,不能再奮,沒奈何敗退下去。

評趨兵追擊,大殺一陣,俘斬不可勝計,遂乘勝圍攻東阿,且分兵進窺河洛。

晉廷詔令西中郎將謝萬,出駐下蔡,北中郎將郗曇,出駐高平。萬在軍中,仍然嘯詠自如,未嘗拊循士卒,每經升帳,不發一言,但手執如意,指麾四座。將士統不服萬,萬尚不以為意,引眾出渦潁間,擬援洛陽。途次聞郗曇退屯彭城,不禁惶駭,也即拍馬逃歸。

部將見他傲慢無能,相率鄙視,恨不得將他刃斃,只因受安囑託,未敢妄言,但各走各路,分道引歸罷了。究竟曇為何事退兵?後來傳下詔書,才知曇因病自歸。朝廷格外原諒,僅降曇為建武將軍,惟謝萬無故潰退,罪難輕恕,着即免為庶人。還是失刑。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