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越隨手指揮,竟命將帝舅散騎常侍王延,尚書何綏,太史令高堂沖,中書令繆播,太仆卿繆胤等,一古腦兒拿至禦前,請旨施刑。懷帝不敢不從,又不忍遽從,遲疑了好多時,未發一言。越卻暴躁起來,厲聲語王景道:「我不慣久伺顏色,汝可取得帝旨,把此等亂臣,交付廷尉便了。」說著,掉頭徑去。
跋扈極了。懷帝不禁長嘆道:「奸臣賊子,無代不有,何不自我先,不自我後,真令人可痛呢。」當下起座離案,握住播手,涕泣交下。播前在關中,隨惠帝還都,應第十九回。
與太弟很是親善,所以懷帝即位,便令他兄弟入侍,各授內職,委以心膂。偏由越誣為亂黨,勒令處死,叫懷帝如何不悲?王景在旁相迫,一再請旨,懷帝慘然道:「卿且帶去,為朕寄語太傅,可赦即赦,幸勿過虐,否則憑太傅處斷罷。」景乃將播等一併牽出,付與廷尉,向越報命。越即囑廷尉殺死諸人,一個不留。
何綏為前太傅何曾孫,曾嘗侍武帝宴,退語諸子道:「主上開創大業,我每宴見,未聞經國遠圖,但說生平常事,這豈是貽謀大道?後嗣子孫,如何免禍,我已年老,當不及難。汝等尚可無憂。」說到「憂」字,忽然嚥住,好一歇才指諸孫道:「此輩可惜,必遭亂亡。」你既知諸孫難免,何不囑諸子辭官,乃日食萬錢,尚雲無下箸處,子劭尚日食二萬錢,如此奢侈,怎得裕後?及綏被戮,綏兄嵩泣語道:「我祖想是聖人,所以言有奇驗哩。」後來洛陽陷沒,何氏竟無遺種,這雖是因亂覆宗,但如何曾父子的驕奢無度,多藏厚亡,怎能保全後裔?怪不得一跌赤族了。至理名言。
越自解兗州牧,改領司徒,使東海國將軍何倫,與王景值宿宮廷,各帶部兵百餘人,即以兩將為左右衛將軍,所有舊封侯爵的宿衛,一律撤罷。散騎侍郎高蹈,見越跋扈,略有違言,便被越斥為訕上,逼令自殺。嗣是朝野側目,上下痛心。越留居都中,監製懷帝,無論大小政令,統須由越認可,才得施行。
那漢大將軍石勒,已率眾十餘萬,進攻鉅鹿常山,用張賓為謀主,刁膺張敬為股肱,夔安孔萇支雄桃豹逯明為爪牙,除兵營外,另立一個君子營,專納豪俊,使參軍謀。張賓系趙郡中邱人,少好讀書,闊達有大志,常自比為張子房。及石勒寇掠山東,賓語親友道:「我歷觀諸將,無如此胡將軍,可與共成大業,我當屈志相從便了。」張子房為韓復仇,賓奈何顒顏事胡?乃提劍至勒營門,大呼求見。
勒召入後,略與問答,亦不以為奇。嗣由賓屢次獻策,無不合宜,因為勒所親信,置為軍功曹,動靜必資,格外契合。正擬進略郡縣,忽接劉淵命令,使率部眾為前鋒,移攻壺關,另授王彌為征東大將軍,領青州牧,與楚王聰一同出兵,為勒後援,勒當然前往。并州刺史劉琨,急遣將軍黃肅韓述赴援。
肅至封田,與勒相遇,一戰敗死。述至西澗,與聰爭鋒,亦為聰所殺。
警報傳達洛陽,太傅越又令淮南內史王曠,將軍施融曹超,往禦漢兵。曠渡河亟進,融諫阻道:「寇眾乘險間出,不可不防。我兵雖有數萬,勢難分禦,不如阻水自固,見可乃進,方無他患。」曠怒道:「汝敢阻撓眾心麼?」融退語道:「寇善用兵,我等冒險輕進,必死無疑了。」遂長驅北上,逾太行山,次長平阪。正值劉聰王彌,兩路殺來,搗入晉軍陣內,晉軍大亂,曠先戰死,融超亦亡。曠是該死,只枉屈了融超。聰乘勝進兵,破屯留,陷長子,斬獲至萬九千級,上黨太守龐淳,舉壺關降漢,漢勢大熾。
劉淵連得捷報,更命聰等進攻洛陽,晉廷命平北將軍曹武,集眾抵禦,連戰皆敗。聰入寇宜陽,藐視晉軍,總道是迎刃立解,不必加防。弘農太守垣延,探得漢兵驕弛,用了一條詐降計,自謁聰營,假意投誠。聰沿路納降,毫不動疑,哪知到了夜半,營外喊聲連天,營內亦呼聲動地,外殺進,裡殺出,立將聰營踏平。
聰慌忙上馬,引眾宵遁,僥倖得全性命。諸君不必細問,便可知是垣延的兵謀了。垣延上表告捷,廷臣稱慶,不料隔了兩旬,那劉聰等復到宜陽,前有精騎,後有鋭卒,差不多有七八萬人,比前次猖獗得多了。小子有詩嘆道:
外患都從內訌生,金湯自壞寇橫行。
亂華戎首劉元海,典午河山一半傾。
畢竟劉聰能否深入,待至下回表明。
晉初八王之亂,越最後亡,觀前文之害死長沙,已太無宗族情,顧猶得曰不死,都下之戰禍,終難弭也。及糾合同盟,迎駕還洛,義聞不亞桓文,幾若八王之中,莫賢于越矣。惠帝之歿,謂越進毒,猶為疑案,至清河王之被鴆,而越之罪乃彰焉。王彌攻陷許昌,不聞速討,徒遣王斌等五千人入衛,借非北宮純之自西入援,前驅突陳,其能破百戰之劇盜乎?張軌地位疏遠,尚遣良將以勤王,越固宗親,猶未肯親自討賊,其居心之險詐,不問可知。
至其後帶甲入朝,擅殺王延繆播諸人,冤及無辜,氣凌天子,設非外寇迭興,幾何而不為趙王倫也。要之有八王而後有五胡,八王猶甘心亡晉,于五胡何尤哉?
第二十二回乘內亂劉聰據國 借外援猗盧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