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本論 - 474 / 772
古典經濟學類 / 馬克思 / 本書目錄
  

資本論

第474頁 / 共772頁。

 大小:

 第474頁

朗讀:

我們在第二卷中已經看到,在商品轉化為貨幣即出售之後,這個貨幣的一定部分,必須按照每個生產部門的一定技術性質所需要的比例,再轉化為不變資本的各種物質要素。在這裡,撇開工134資,也就是撇開可變資本不說,對一切部門來說,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原料,包括輔助材料在內,而在不使用真正原料的生產部門,例如採礦業和一切採掘工業,輔助材料則特別重要。只要機器一般還能工作,必須用來補償機器磨損的那部分價格,不妨說是在觀念上加以計算的;這部分價格,不管是在今天或者明天,不管是在資本週轉時間的哪一個階段上得到支付,即用貨幣來補償,都是沒有多大關係的。原料卻不是這樣。

如果原料的價格上漲了,那末,在扣除工資以後,它就不可能從商品的價值中得到完全補償。因此,劇烈的價格波動,會在再生產過程中引起中斷,巨大的衝突,甚至災難。特別是真正的農產品,即從有機自然界得到的原料,由於收成的變化不定等等,——這裡我們還是完全撇開信用制度不說——會發生這種價值變動。在這裡,由於無法控制的自然條件,年景的好壞等等,同量勞動可以體現為極不相等的使用價值量,因此,一定量的這種使用價值會有極不相同的價格。


  

如果價值x體現在100磅商品a中,那末一磅商品a的價格=x/100;如果價值x體現在1000磅商品a中,那末一磅商品a的價格=x/1000,如此等等。這就是原料價格波動的一個要素。第二個要素——在這裡,我們僅僅為了完整起見才提到它,因為競爭和信用制度還不屬於我們這裡考察的範圍——是:按照事物的性質,植物性物質和動物性物質不能以象機器和其他固定資本、煤炭、礦石等等那樣的規模突然增加,因為前二者的成長和生產必須服從一定的有機界規律,要經過一段自然的時間間隔,而後面這些東西在一個工業發達的國家,只要有相應的自然條件,在最短時間內就能增長起來。因此,由固定資本即機器等等組成的不變資本部分的生產和增加,可能會並且在發達的資本主義生產中甚至不可避免地會比由有機原135料組成的不變資本部分快得多,結果對有機原料的需求會比它的供給增長得快,因此,它的價格會提高。

這種價格提高,實際上會導致如下的結果:1.這種原料會從較遠的地區運來,因為提高的價格可以彌補較貴的運費;2.這種原料的生產會增加,不過按照事物的性質,也許要在一年以後,產量才能實際增加起來;3.以前沒有使用過的各種代用品會被利用起來,廢料會更經濟地利用。如果價格的提高開始非常明顯地影響生產的擴大和供給,這多半表明已經達到一個轉折點:由於原料和有原料作為要素加入的各種商品長期持續地漲價,需求下降了,因此對原料價格產生一種反作用。撇開這種反作用由於不同形式的資本的貶值所引起的動盪不說,還會出現一些別的情況,我們現在就來談談這些情況。

首先,從以上所說可以清楚地看到:資本主義生產越發達,因而,由機器等組成的不變資本部分突然增加和持續增加的手段越多,積累越快(特別是在繁榮時期),機器和其他固定資本的相對生產過剩也就越嚴重,植物性原料和動物性原料的相對生產不足也就越頻繁,上面所說的原料價格上漲的現象以及隨後產生的反作用也就越顯著。因此,由再生產過程的一個主要要素的這種劇烈的價格波動引起的激變,也就越頻繁。價格變動,特別是上漲的一個主要原因。

但是,如果由於原料價格的提高一方面引起了原料需求的減少,另一方面既引起了當地原料生產的擴大,又使人們從遙遠的一向很少利用或者根本不利用的生產地區去取得原料供給,而這兩方面加在一起又使原料的供給超過需求(而且是在原來的高價下超過需求),以致這種高價現在突然跌落下來,那末,由此產生的結果,要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考察。原料價格的突然跌落,會阻礙原料的再生產;因此,生產條件最有利的原出產國,會恢復它的壟斷136地位;這也許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恢復,但畢竟是恢復。當然,一旦受到一定的刺激,原料的再生產會按擴大的規模進行,特別是在對這種生產或多或少佔有壟斷地位的國家。但是,在機器等增加以後生產藉以進行的基礎,——這個基礎在經過若干波動後,應當成為新的正常的基礎,新的起點,——也由於上一次周轉周期中發生的過程而顯著擴大了。


  

但是這樣一來,在一部分次要的原料產地剛剛開始增長的再生產,會再次遇到嚴重的障礙。例如,我們可以從出口統計表看出,近三十年來(到1865年為止),當美棉生產減少時,印棉生產就增加,但此後又突然地並且比較持久地減少下去。在原料昂貴時期,產業資本家就聯合起來,組成協會,來調節生產。例如,1848年棉價提高以後的曼徹斯特就是這樣。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