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人們在自己的社會生產過程中的單純原子般的關係,從而,人們自己的生產關係的不受他們控制和不以他們有意識的個人活動為轉移的物的形式,首先就是通過他們的勞動產品普遍採取商品形式這一點而表現出來。因此,貨幣拜物教的謎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謎,只不過變得明顯了,耀眼了。
111第三章
貨幣或商品流通
1、價值尺度
為了簡單起見,我在本書各處都假定金是貨幣商品。
金的第一個職能是為商品世界提供表現價值的材料,或者說,是把商品價值表現為同名的量,使它們在質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較。因此,金執行一般的價值尺度的職能,並且首先只是由於這個職能,金這個特殊的等價商品才成為貨幣。
商品並不是由於有了貨幣才可以通約。恰恰相反。因為一切商品作為價值都是物化的人類勞動,它們本身就可以通約,所以它們能共同用一個特殊的商品來計量自己的價值,這樣,這個特殊的商品就成為它們共同的價值尺度或貨幣。貨幣作為價值尺度,是商品內在的價值尺度即勞動時間的必然表現形式。
西方經濟學否定貨幣的價值尺度的職能,只承認貨幣的交換媒介的職能。馬克思在這裡解釋得很清楚,貨幣能夠作為交換媒介的前提,是它必須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
112商品在金上的價值表現——x量商品A=y量貨幣商品——是商品的貨幣形式或它的價格。現在,要用社會公認的形式表現鐵的價值,只要有
1噸鐵=
2盎斯金這樣一個等式就夠了。這個等式不需要再同其他商品的價值等式排成一個行列,因為金這個等價商品已經具有貨幣的性質。因此,現在商品的一般相對價值形式又具有商品最初的即簡單的或個別的相對價值形式的樣子。
另一方面,擴大的相對價值表現,或相對價值表現的無限的系列,成為貨幣商品所特有的相對價值形式。而這個系列現在已經在商品價格中社會地提供了。把一份行情表上的價目倒過來讀,就可以看出貨幣的價值量表現在各式各樣的商品上。然而貨幣並沒有價格。
貨幣要參加其他商品的這個統一的相對價值形式,就必須把自己當作自己的等價物。
商品的價格或貨幣形式,同商品的所有價值形式一樣,是一種與商品的可以捉摸的實在的物體形式不同的,因而只是觀念的或想象的形式。鐵、麻布、小麥等等的價值雖然看不見,但是存在於這些物的本身中;它們的價值通過它們同金相等,同金髮生一種可以說只是在它們頭腦中作祟的關係而表現出來。因此,商品監護人必須把自己的舌頭塞進它們的腦袋裏,或者給它們掛上一張紙條,以便向外界表明它們的價格。既然商品在金上的價值表現是觀
113念的,所以要表現商品的價值,也可以僅僅用想象的或觀念的金。
每一個商品監護人都知道:當他給予商品價值以價格形式或想象的金的形式時,他遠沒有把自己的商品轉化為金,而為了用金估量數百萬的商品價值,他不需要絲毫實在的金。因此,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時,只是想象的或觀念的貨幣。這種情況引起了種種最荒謬的學說。儘管只是想象的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但是價格完全取決於實在的貨幣材料。
例如,一噸鐵所包含的價值,即人類勞動量,是通過想象中包含等量勞動的貨幣商品量表現出來的。所以,一噸鐵的價值,根據充當價值尺度的是金、銀還是銅,就具有完全不同的價格表現,或者說,在金、銀或銅的完全不同的數量中表現出來。
因此,如果兩種不同的商品,例如金和銀,同時充當價值尺度,一切商品就會有兩種不同的價格表現,即金價格和銀價格;只要金和銀的價值比例不變,例如總是
1∶
15,那末這兩種價格就可以安然並存。但是,這種價值比例的任何變動,都會擾亂商品的金價格和銀價格之間的比例,這就在事實上證明,價值尺度的二重化是同價值尺度的職能相矛盾的。
114凡是價格已經確定的商品都表現為這樣的形式:a量商品A=x量金;b量商品B=z量金;c量商品C=y量金,等等,在這裡,a,b,c代表商品A,B,C的一定量,x,z,y代表金的一定量。這樣,商品價值就轉化為大小不同的想象的金量,就是說,儘管商品體五花八門,商品價值都變為同名的量,即金量。各種商品的價值作為不同的金量互相比較,互相計量,這樣在技術上就有必要把某一固定的金量作為商品價值的計量單位。這個計量單位本身通過進一步分成等分而發展成為標準。
金、銀、銅在變成貨幣以前,在它們的金屬重量中就有這種標準,例如,以磅為計量單位,磅一方面分成盎斯等等,另一方面又合成英噸等等。因此,在一切金屬的流通中,原有的重量標準的名稱,也是最初的貨幣標準或價格標準的名稱。
115作為價值尺度和作為價格標準,貨幣執行着兩種完全不同的職能。作為人類勞動的社會化身,它是價值尺度;作為規定的金屬重量,它是價格標準。作為價值尺度,它用來使形形色色的商品的價值變為價格,變為想象的金量;作為價格標準,它計量這些金量。價值尺度是用來計量作為價值的商品,相反,價格標準是用一個金量計量各種不同的金量,而不是用一個金量的重量計量另一個金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