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盧梭傳 - 48 / 57
傳記類 / 布老虎 / 本書目錄
  

盧梭傳

第48頁 / 共57頁。

 大小:

 第48頁

朗讀:

朱麗的父親等級觀念很深,僅僅因為這個青年不是貴族出身,不許朱麗和聖普樂結婚。聖普樂被迫離去,朱麗也被迫嫁給一個貴族。聖普樂和朱麗再度相逢時,兩個人都非常痛苦,不久朱麗重病而亡。盧梭對這個戀愛悲劇傾注了全部的同情,把這對青年人的愛情表現寫得真摯動人,合情合理。

但是封建等級制度阻礙他們結合在一起,成了他們不幸的根源。在小說裡,盧梭站在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立場上提出了以真實自然的感情為基礎的婚姻理想,批判了以門當戶對的階級偏見為基礎的封建婚姻,並通過這個愛情悲劇對封建等級制度發出了強烈的抗議。小說的情節進展緩慢,故事在人物的通信中展開,書信體的形式使作者有可能對主人公大量傾訴自己的感情,對自己在愛情不自由的處境中的種種痛苦作細緻的刻畫和盡情的渲染,因而整個作品充滿了反封建的激情,竟打動了那麼多不同身份的人!一位德國評論家說:「通過《新愛洛伊絲》的範例,18世紀資產階級小說才達到了一個更高的美學境界。」《愛彌兒》和《新愛洛伊絲》大不一樣。


  

這不能說作為文學作品的《愛彌兒》缺乏藝術魅力,而是作品的題材、格調、表現形式等等各不相同。《愛彌兒》的副標題是《論教育》,可以看作學術著作,但它的教育對象愛彌兒是個虛構的人物,對這個虛構人物教育的過程也是一種設想,所以也說它是一部討論教育問題的哲理小說。這種介於學術著作和小說之間的形式就是獨特的。盧梭要在這本書裡着重表達他的教育思想和對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態度,其尖鋭程度是一目瞭然的。

盧梭在這部作品裡認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有用人才、防止人在惡濁的環境中變壞;窮人接近自然,沒有進行教育的必要,富人的階級偏見背離自然狀態,必須進行教育。盧梭有意把愛彌兒虛構為一個貴族子弟,在他的教育下成長,這意味着他把貴族階級視為必須加以改造的對象。他對愛彌兒的教育,處處針對這個階級的種種惡習和偏見,讓愛彌兒遠離城市住在鄉下以避免奢腐風氣的影響,不允許愛彌兒讀帝王將相的歷史以免受其毒害;他厭惡貴族階級的矯揉造作,要求愛彌兒養成樸實自然的作風;他針對封建專制制度的精神奴役,培養愛彌兒崇尚理性、獨立思考、決不盲從;他以封建等級觀念為對立面,教育愛彌兒具有民主思想,對普通人「富有同情」;他厭棄使人脫離實際,養成寄生習慣的貴族教育,培養愛彌兒熱愛勞動、掌握勞動技能,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他還強烈反對貴族階級和反動教會對兒童進行宗教毒害、煽起宗教狂熱,反對用統治階級的道德禮教去束縛兒童的思想。

這樣激烈的反封建精神,觸怒了封建統治當局和教會是不奇怪的。但是書中對受教育的兒童的態度卻是十分感人的。那樣寬厚雍容的態度,那樣喃喃自語似的輕柔的口吻,那樣在每一個細微之處都為孩子想到的拳拳之心,構成了另一種風格,形成了另一種情調,這也是盧梭所獨具的。

《懺悔錄》是盧梭又一部影響巨大的作品。本來是他晚年遭到誣衊、誹謗後被迫寫的自傳,因為寫得坦率,「完全按本來面目把自己表現出來」。

這種大膽把自己的隱私公之於眾,承認自己產生過卑劣念頭,有過下流的行為,把他着手寫這本書之前的50年的經歷如實道來,結果書中的主角便成為世界上絶無僅有的一幅完全依據本來面目和全部事實描繪出來的人像。人能夠坦誠至此,僅此一點,便抓住了讀者。何況他是文章的高手,書中對自然美景的描繪,對坎坷經歷的述說,對內心世界的剖析,使這部自傳成為極富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文學作品,被後人看成是一首抒情詩,一首世界文學中最美的詩,它成為文學史上獨樹一幟的標誌。

《漫步遐想錄》是盧梭最後一部文學作品,是《懺悔錄》的續篇,是最能反映他孤獨的晚年那種既寧靜又有些飄忽不定心境的隨筆。共 10篇,從漫步之一到漫步之十,無預定順序,內容不連貫,或敘事、或回憶、或申訴、或表達內心感受、或抒發情懷,但都是他漫步時遐想的記錄,是他心靈的聲音。正如羅曼·羅蘭所說:「這部最後的《遐想》,很像一隻老而憂鬱的夜鶯在森林的寂靜中唱出的美麗的歌曲。」的確,盧梭已入老境,他這個「被排除於人類社會之外的不幸者」,很像落入寂靜森林的夜鶯,仍然唱出美麗的歌曲。


  

他在《漫步之七》中寫道:「……任何與我肉體的利害有關的事,都不會在我心中佔據真正的位置。只有當我處于忘我的境界時,我的沉思、我的遐想才最為甜美。當我跟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當我跟整個自然打成一片時,我感到心醉神迷,欣喜若狂,非語言所能形容。」「有時,我的遐想最終轉為默想,但更多的時候則是默想轉為遐想;在這樣的神遊之中,我的心乘想象之翼在宇宙間徜徉翱翔,欣喜若狂,其樂無窮。」由此可以看到,在這部作品中的盧梭是處于最純真狀態中的盧梭。這部作品是他跟自己的心交談的產物,是對自己心靈的分析和解剖。作品中他不加修飾的淳樸,無可懷疑的真誠,不再被論戰和熱情所激動的才智,都是它的魅力所在。

盧梭的文學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他崇尚自我,抒發感情,熱愛自然,被公認為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先驅。許多著名詩人、作家都受到《漫步遐想錄》的影響,諸如歌德、雨果、喬治·桑,甚至連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也聲稱是他的門徒。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