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 65 / 298
中國現代史類 / 中科院 / 本書目錄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65頁 / 共298頁。

 大小:

 第65頁

朗讀:

伊格那提業夫曾擔任過沙皇侍衛官,他在1859年夏接替普提雅廷出任駐華大使。他是一個精明的策劃家和狡猾的外交官,受命前來執行微妙使命,為俄羅斯爭奪對華事務之國際領導權,使《璦琿條約》獲得批准,並防止滿清王朝(俄國與之維持着較有利的條約安排)崩潰。他達到這些目標的手段是充當中國人和英法侵略者之間的調解人。他由陸路經恰克圖到達北京,首先與理藩院尚書肅順進行了曠日持久但毫無成效的談判,21肅順對承認《璦琿條約》、擴展貿易至中國內地及重新劃分新疆邊界等事宜毫不放鬆。

憤恨之餘,伊格那提業夫18605月離開北京前往上海,向英法全權代表痛斥中國刻意刁難英法兩國的計策,鼓勵英法對北京採取積極的和不妥協的姿態。為取悅于英國人,他向英國人通報了中國京城的狀況,後來又指點英國人在北塘登陸,並向克靈頓將軍提供了一張北京地圖,以幫助英國人進攻該城。


  

伊格那提業夫緊隨聯軍後塵返回北京,他狡猾地在中國人面前裝作是一個必需的朋友。他向恭親王自薦去調停中國與聯軍的事端,力爭減少賠款,並促使聯軍儘早撤離北京,但要恭親王同意下列條件:(1)批准《璦琿條約》;(2)沿烏蘇里江至朝鮮邊界劃定中俄東部邊界,北部沿中國的常駐卡倫(常設性警戒綫)劃定疆界;(3)允許俄國在喀什噶爾、庫倫和齊齊哈爾設立領事。恭親王很清楚俄國人的兩面三刀,並不願意以如此昂貴的代價取得俄國之調停,但他也擔心一旦拒絶俄國人的調停,將把俄國人驅到英法一方,從而使中國同時面臨三個敵人。抱著將聯軍打發出北京的指望,他屈從了伊格那提業夫的調停提議。

18601O月24日簽署《北京條約》之後,伊格那提業夫迫不及待地揚言,華北的嚴冬很快就要降臨,它將會封凍住白河,那樣,所有的外國人將被困住,並將暴露在可能發生的中國暴民之襲擊面前;他信誓旦旦地稱,他不久就要赴天津過冬。在他的影響下,克霞頓將軍叫嚷着要早些退出北京,設定118日為最後期限。

聯軍撤離,伊格那提業夫與清政府談判時不會有任何外國干擾。1114日簽署了《中俄北京條約》,這是對他有功于中國的獎賞。這個條約確認了俄國在《璦琿條約》中的收穫,包括黑龍江以北的領土,該地從此變成了阿穆爾省;不僅如此,該約還使俄國得以獨占了烏蘇里江以東至海濱的領土,該地從此成了濱海省。而且,庫倫和喀什噶爾向俄國貿易開放,讓俄國設立了領事,並允許俄國人居住。

俄國人不費一兵一彈就獲得了約3040萬平方英里的領土,還附帶大量的商務特權。此外,根據最惠國待遇原則,俄國也同樣享有中英和中法條約的利益。22

第二套條約鞏固了鴉片戰爭後簽訂的第一套條約,構成了一

堅固的條約體系,中國在1943年之前一直未能擺脫這套體系。毫無疑問,到1860年,這個中華文明古國被西方徹底打敗並羞辱了。歐美海權國家一步一步地從廣州向北推進至上海再至北京,而陸上國家俄羅斯則從西伯利亞

滿洲邊界向南推進到北京。西方國家通過建立條約口岸和擴展商務,爭奪貿易利益和經濟特權,俄國人則既強調貿易收益也強調取得領土。

從南和從北而來的這兩股推進勢力,實實在在地構成了一種鉗形活動,越來越繁地掐住江河日下的滿清王朝。在隨後的一個世紀裡,西方和俄國是影響中國的兩個主要根源,其後果在今天的中國仍然清晰可見。第十章 太平天國革命、捻軍叛亂及回民叛亂

十九世紀中葉的中國不僅遭受對外戰爭的苦難,還備受一系列消耗性的內部動盪之困擾。兩次鴉片戰爭帶來了來自外部的災難和屈辱;與此同時,革命和叛亂則從內部給予統治政權以沉重的打擊。最大的一場動盪是太平天國革命,它几乎推翻了清王朝。這場革命從1850年一直持續到1864年,席捲了十六個省份,摧毀了六百多座城鎮。

捻軍叛亂從1851年持續到1868年,遍及了八個省份。雲南的回民叛亂從1855年延續到1873年,而西北的回民叛亂,即東干人叛亂,從1862年持續到1878年。大清的國運已跌落到最低點。


  
1.社會動盪的根源

傳統的中國人相信這樣的一套理論:即內亂和外患兩者同時發生在中央政權衰敗之時,便是國家內部形勢危急和傾覆的象徵。如統治力量夠強大的話,這些麻煩或可得到化解,而不至于不可收拾。十九世紀中葉滿清政府的事例正好證明這個理論,這個時期的清政府由於積習了從前許多根深蒂固的社會經濟弊端,因此無可避免地導致了內部動盪。

1.1社會經濟因素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前的兩千年裡,中國的社會結構和生產方式几乎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基本上是一個農業社會,社會的秩序和混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土地分配的適當與否。在每一次大亂之後,許多人被殺,以致有足夠的土地供倖存者耕種,但經過一段和平時期,人口的增長不可避免地導致人均耕地面積下降。這引起了民生之艱辛,而艱辛又引發了盜匪和起義,這些致亂的狀況通常伴隨着治理不力、政治腐敗和道德淪落。隨後便出現一段混亂時期,在混亂中人口再一次大減,直到

從理論上來說

土地和人民之間達成一種新的平衡。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