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上 - 573 / 663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上

第573頁 / 共663頁。

 大小:

 第573頁

朗讀:

五年,戶部奏準甘省引滯課懸,暫於陝西省城設官茶總店,潼關、商州、漢中設分店。商販無引之茶,到陝呈報。上色茶百斤收課銀一兩,中色六錢,下色四錢。所收解甘彌補欠課。七年,議準歸化城商人販茶至恰克圖,假道俄邊,前赴西洋各國通商,請領部照,比照張家口減半,令交銀二十五兩,每票不得過萬二千斤。十一年,議準甘省積欠舊課,仍追舊商。召募之新商試新課。其雜課、養廉、充公、官禮四項緩徵。十三年,議準甘省仿淮鹽之例,以票代引,不分各省商販,均令先納正課,始準給票。其雜課歸併釐稅項下徵收。各項名色概予刪除。行銷內地者,照納正課三兩外,於行銷地各完釐稅,每引以一兩數錢為度,多不過二兩。出口之茶,則另於邊境局卡加完釐一次,以示區別。

光緒十年,戶部統籌財政,於茶法略言:「據總理衙門單開,光緒八、九等年出口茶數多至萬九千餘萬斤。查道光年間英國所收茶稅,約每百斤收銀五十兩,而我之出口稅僅納二兩五錢,不及十一。擬照甘肅茶封之例,每五十斤就園戶徵銀三錢。增課既多,洋人無所藉口。或照寧夏、延、榆、綏等處茶引每道徵銀三兩九錢之例,於產茶處所設局驗茶,發給部頒茶照,每照百斤,徵銀三兩九錢,經過內地關卡,另納釐稅,驗照蓋戳放行,不准重衤復影射。所有茶照,按年豫行赴督請領,原照一年後作廢。或於產茶處所驗茶發給部照,既完課三兩,再倍收銀三兩九錢,前後共徵七兩八錢,一切雜費均予豁除。惟於各海關及邊卡,凡應納洋稅,仍照向章完納。若在內地行銷販運,無論經過何省何處釐卡關榷,均免再徵。則改釐為課,改散為總,既便稽查,復免侵漁。惟園戶及販商若何防其走漏,應令各省參酌定章,覆奏辦理。」


  

十二年,以山西商人在理籓院領票,詭稱運銷蒙古地方,實私販湖茶,侵銷新疆南北兩路。一票數年,循環轉運,往往逃釐漏稅。經部奏準,嗣後領票,訁主明「不准販運私茶」字樣。如欲辦官茶,即赴甘肅領票繳課完釐。倘復運銷私茶,查出沒官。

是時泰西諸國嗜茶者眾,日本、印度、意大利艷其利厚,雖天時地質遜於我國,然精心講求種植之法,所產遂多。蓋印度種茶,在道光十四年,至光緒三年乃大盛。錫蘭、意大利其繼起者也。法蘭西既得越南,亦令種茶,有東山、建吉、富華諸園。美利堅於鹹豐八年購吾國茶秧萬株,發給農民,其後愈購愈多,歲發茶秧至十二萬株,足供其國之用。故我國光緒十年以前輸出之數甚钜,未幾漸為所奪。印度茶往英國者,歲約七十三萬二千石,價約二千四萬兩。吾國茶往者八十九萬八千石,價約千八百六十八萬兩。印度茶少於華,而價反多。迨二十二年我國運往,乃止二十一萬九千四百餘石而已。日本之茶,多售於美國,亦有運至我國者。光緒十三年,我茶往日本者萬二千餘石,而彼茶進口萬六千餘石。其專尚華茶取用宏多者惟俄。蓋自哈薩克、浩罕諸部新屬於彼,地加廣,人加眾,需物加多,而茶尤為所賴。光緒七年定約,允以嘉峪關為通商口岸,而往來益盛。十年後我國運往之茶,居全數三之一。十三年,並雜貨計,出口價九百二萬兩有奇,而進口價僅十一萬八千餘兩,凡輸自我者八百九十萬兩。然十二年茶少價多,十三年茶多價少,華商已有受困之勢,厥後亦兼購於他國,用此華茶之利驟減。蓋我國自昔視茶為農家餘事,惟以隙地營之,又採摘不時,焙制無術,其為他人所傾,勢所必至。

三十三年,茶葉公會以狀陳於度支部,稅務司亦以茶稅減少為言,於是命籌整理之策。宣統初,農工商部遂有酌免稅釐之議。漢口、福州皆自外國購入制茶機器,且由印度聘熟練教師。江西巡撫又籌款貸與茶戶。自是銷入歐洲及北阿非利加洲者乃稍暢旺。

夫吾國茶質本勝諸國,往往澀味中含有香氣,能使舌本回甘,泰西人名曰「膽念」,他國所產鮮能及此。故日本雖有茶,必購於我,荷蘭使臣克羅伯亦言爪哇、印度、錫蘭茶皆不如華茶遠甚。然則獎勵保護,無使天然物產為彼族人力所奪,是不能不有望於今之言商務者。

礦政清初鑒於明代競言礦利,中使四出,暴斂病民,於是聽民採取,輸稅於官,皆有常率。若有礙禁山風水,民田廬墓,及聚眾擾民,或歲歉穀踴,輒用封禁。

世祖初開山東臨朐、招遠銀礦,順治八年罷之。十四年,開古北、喜峰等口鐵礦。康熙間,遣官監采山西應州、陝西臨潼、山東萊陽銀礦。二十二年,悉行停止。並諭開礦無益地方,嗣後有請開採者,均不准行。世宗即位,群臣多言礦利。粵督孔毓珣、粵撫楊文乾、湘撫布蘭泰、廣西提督田畯、廣東布政使王士俊、四川提督黃廷桂相繼疏請開礦,均不准行,或嚴旨切責。十三年,粵督鄂彌達請開惠、潮、韶、肇等府礦,下九卿議行。上以妨本務停止。蓋粵東山多田少,而礦產最繁,土民習於攻采。礦峒所在,千百為群,往往聚眾私掘,嘯聚剽掠。故其時礦東開礦,較他省尤為厲禁。


  
乾隆二年,諭凡產銅山場,實有裨鼓鑄,準報開採。其金銀礦悉行封閉。先是,五年允魯撫硃定元請,開章丘、淄川、泰安、新泰、萊蕪、肥城、寧陽、滕、嶧、泗水、蘭山、剡城、費、莒、蒙陰、益都、臨朐、博山、萊陽、海陽各州縣煤礦,而槁城知縣高崶請自備貲開嶧、滕、費、淄、沂、平陰、泰安銀銅鉛礦則禁之。然貴州思安之天慶寺、鎮遠之中峰嶺,陝西之哈布塔海哈拉山,甘肅之紮馬圖、敦煌、沙洲南北山,伊犁之皮裡沁山、古內、雙樹子,烏魯木齊之迪化、奎騰河、呼圖壁、瑪納斯、庫爾喀喇烏蘇、條金溝各金礦,貴州法都、平遠、達摩山,雲南三嘉、麗江之回龍、昭通之樂馬各銀礦,相繼開採。嘉慶四年,給事中明繩奏言民人潘世恩、蘇廷祿請開直隷邢台銀礦。上謂:「國家經費自有正供,潘世恩、蘇廷祿覬覦礦利,敢藉納課為詞,實屬不安本分。」命押遞迴籍,明繩下部議。六年,保寧以請開塔爾巴哈台金礦,明安以請開平泉州銅礦,均奉旨申飭。

道光初年,封禁甘肅金廠、直隷銀廠。蓋其時歲入有常,不輕言利。惟雲南之南安、石羊、臨安、個舊銀廠,歲課銀五萬八千餘兩;其餘金礦歲至數十兩,銀礦歲至數千兩而止。又旋開旋停,興廢不常,賦入亦鮮。銅鉛利關鼓鑄,開採者多邀允准,間有蠲除課稅者。廣東自康熙五十四年封禁礦山,至乾隆初年,英德、陽春、歸善、永安、曲江、大埔、博羅等縣,廣州、肇慶兩府,銅鉛礦均行開採。百餘年來,雲、貴、兩湖、兩粵、四川、陝西、江西、直隷報開銅鉛礦以百數十計,而雲南銅礦尤甲各行省。蓋鼓鑄鉛銅並重,而銅尤重。秦、鄂、蜀、桂、黔、贛皆產銅,而滇最饒。

滇銅自康熙四十四年官為經理,嗣由官給工本。雍正初,歲出銅八九十萬,不數年,且二三百萬,歲供本路鼓鑄。及運湖廣、江西,僅百萬有奇。乾隆初,歲發銅本銀百萬兩,四五年間,歲出六七百萬或八九百萬,最多乃至千二三百萬。戶、工兩局,暨江南、江西、浙江、福建、陝西、湖北、廣東、廣西、貴州九路,歲需九百餘萬,悉取給焉。礦廠以湯丹、碌碌、大水、茂麓、獅子山、大功為最,寧台、金釵、義都、發古山、九度、萬象次之。大廠礦丁六七萬,次亦萬餘。近則土民遠及黔、粵,仰食礦利者,奔走相屬。正廠峒老砂竭,輒開子廠以補其額。故滇省銅政,累葉程功,非他項礦產可比。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