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頁
提督等官提督軍務總兵官, 從一品。 掌鞏護疆陲,典領甲卒,節制鎮、協、營、汛,課第殿最,以聽於總督。鎮守總兵官, 正二品。 掌一鎮軍政,統轄本標官兵,分防將弁,以聽於提督。副將, 從二品。 為提、鎮分守險汛曰提標,為總督綜理軍務曰督標中軍,將軍標、河標、漕標亦如之。參將, 正三品。 遊擊, 初制正三品。順治十年改從。 掌防汛軍政,充各鎮中軍官。都司, 初制正三品。順治十年改從。十八年改正四品。康熙九年復故。二十四年定正四品。 所掌視參、遊,充副將中軍官。守備, 初制正四品。康熙三十四年定正五品。 掌營務糧饟,充參、遊中軍官。千總, 初制正六品。康熙三十四年,營千總改從六品。五十八年復故。 把總, 正七品。 外委把總, 正九品。 額外外委, 從九品。 各掌營、哨汛地。
初制,提督、總兵無定品,系左右都督、都督、同知、僉事各銜。 乾隆十八年停。始定品秩。 提督典兵,自畿輔海甸迄雪山炎徼,星羅棋布。腹地兼以巡撫,承以總兵。副將以下,品目粲然,有事隨提、鎮為員, 如隨征、營援、剿營之類。 事畢乃省。自三籓之亂,提、鎮效用者眾。鹹、同間,戡定發、撚,湘、淮、楚營士卒,徒步起家,多擢提、鎮,參、遊以下官,益纍纍然,保舉冗濫,往往記名提、鎮,降充末弁,候補千、把,驟膺統將,官職懸殊,至斯已極。光緒間,創設海軍,亦置提、鎮,無績罷之。厥後更定陸軍官制,河、漕標營,以次並廢。綠營歲有汰革,厲行者浙江,次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謹就可考者著於篇。
直隷提督一人。順治十八年置,駐大名。康熙二十七年省。三十年復故,徙古北口。總兵七人。 天津、真定二鎮俱順治元年置。其真定,康熙二十七年省,雍正四年再置。宣化鎮,康熙七年改鎮朔將軍置。馬蘭鎮,雍正二年改副將置。泰寧鎮,乾隆元年置,兼內務府大臣。大名鎮,道光元年改副將置。通永鎮,二十三年改陝西西安鎮置。 副將八人。 山永協,順治六年置。通州協,八年改鎮置。河間協,康熙八年移真定協改置。開州協,雍正十年改參將置。督標中軍,十一年置。河屯協,乾隆元年改營置。大沽協,二十三年改營置。多倫諾爾協,光緒七年改都司置。 參將八人。 提標、紫荊關、務關路及保定城守、涿州、八溝、昌平、固關諸營。 遊擊二十有七人。都司五十有九人。 河標一人。 守備七十有二人。 河營二人,河營協辦一人。 千總百五十有七人。所千總二人。把總三百四十有六人。奉天捕盜營把總十有四人。
四川提督一人。初置剿撫提督。順治五年省。十七年復置,駐省。總兵四人。 建昌鎮,順治四年置。川北鎮,十五年改保寧鎮置。重慶鎮,康熙八年移永寧鎮改置。松潘鎮,十年改副將置。 副將八人。 夔州協,康熙十年改鎮置。督標中軍,十九年置。維州協,乾隆十八年改威茂協置。阜和協,四十三年改都司僉書置。將軍標中軍,四十六年置。懋功協,四十七年改營置。綏寧協,嘉慶二年改營置。馬邊協,九年改綏定協置。 參將七人。 提標及瓘邊、普安、永寧、漳臘、越巂、會川諸營。 遊擊二十有三人。都司三十有二人。守備五十有一人。千總百十有四人。把總二百有七人。
廣東提督一人。順治八年置。十八年,徙惠州。康熙三年,置水師一人,駐順德。七年省。嘉慶十四年,改陸路提督,復置水師一人,駐虎門。光緒三十三年,併為一。尋以海盜警復故。宣統三年,仍省水師提督。總兵七人。 潮州鎮、瓊州水師鎮,俱順治八年置。高州鎮,十二年置。碣石水師鎮,十一年置。康熙三年省,八年復故。南澳水師鎮,二十四年改海防參將置。南韶連鎮,嘉慶十五年改左翼鎮置。北海鎮,光緒十二年改平陽水師鎮置。其瓊州、南澳、碣石俱宣統三年省。 副將十有三人。 南雄協,順治八年置。龍門水師協、督標中軍,俱康熙四年置。中軍初分左、右翼,後併為一。廣州、惠州、黃崗、肇慶諸協,俱八年置。羅定協,十二年置。三江口協,四十一年置。順德水師協,四十三年改虎門協置。大鵬水師協,道光二十年改澄海協置。崖州水師協,二十二年改參將置。赤溪水師協,同治七年改廣海寨遊擊置。宣統三年止留中軍及廣州協,餘俱省。 參將十有二人。 督標中軍左營、增城營。其督標右營、前營、提標中軍、肇慶海口水師、欽州、新會、平海、海門、澄海諸營,俱宣統三年省。 遊擊二十有七人。 內、外海水師八人。內河水師三人。宣統三年止留瓊州鎮中軍、南韶連鎮中軍、靖遠營,各一人。 都司三十有四人。 外海水師二十人。內河水師八人。宣統三年止留廣州協左營兼中軍右營、佛山、饒平營、黃岡,各一人。 守備八十有二人。 外海水師二十人。內河水師八人。宣統三年止留增城營、從化、肇慶協、那扶,各一人。 千總百六十有八人。 宣統三年止留陸路提標中營北城一人。把總三百二十有七人。宣統三年止留廣州協右營纜路尾一人。
廣西提督一人。順治八年置,十七年省,尋復故,駐柳州。光緒十一年徙龍州。宣統三年徙南寧。總兵三人。 左江鎮,康熙元年改右翼總兵置。右江鎮,雍正二年改泗城副將置。柳慶鎮,嘉慶十二年置。光緒三十年省,移右江鎮駐柳州,左江鎮駐百色。宣統三年復移百色駐龍州。 副將七人。 樂平協,順治十二年置。梧州協、潯州協,康熙二十一年改梧潯協分置。慶遠協,雍正七年置。新太協,八年置。鎮安協,十三年置。義寧協,乾隆六年置。宣統三年俱省。參將四人。宣統三年省融懷、全州二營,止留提標中軍左、增城二營。 遊擊十人。都司十有一人。守備二十有九人。千總六十有五人。把總百二十有一人。 光緒二十九年後,止留撫標都、守各一人,提標守、千、把各一人,兩鎮遊、千各一人。宣統三年俱議省。
雲南提督一人。順治十八年置,駐永昌。康熙元年徙大理。總兵六人。 臨元鎮,順治十年置。開化鎮,康熙六年置。鶴麗鎮,七年置。昭通鎮,雍正九年改東蒙鎮置。普洱鎮,十年改元普鎮置。騰越鎮,乾隆四十一年改副將置。 副將六人。 督標中軍,順治十六年置。維西協,乾隆十二年置。曲尋協、楚雄協,俱三十五年改鎮置。永昌協,四十年改永順鎮置。順雲協,道光二十九年改營置。 參將十有一人。 提標及尋霑、武定、元新、鎮雄、東川、永北、威遠、廣南、龍陵、鎮邊諸營。 遊擊二十有一人。都司十有六人。守備五十有一人。千總百有三人。把總二百十有四人。
貴州提督一人。順治十六年置,駐省。康熙六年徙安順。總兵四人。 鎮遠鎮,康熙元年置,七年省。乾隆二年改台拱鎮置。鹹寧鎮,康熙三年置,六年省。乾隆元年復故。古州鎮,雍正七年置。安義鎮,嘉慶二年置。 副將十人。 銅仁協,順治十六年置。乾隆三年省,五年復故。定廣協,康熙三年置。平遠協,八年改鎮置。大定協,雍正三年改鎮置。遵義、清江、都勻三協,俱七年置。上江協,十三年置。松桃協,乾隆三年置。永安協,六年置。其都勻、上江,宣統三年俱省。 參將七人。 撫標、提標及羅斛、丹江、台拱、黎平、朗洞諸營。 遊擊二十有五人。都司二十有三人。守備五十有二人。千總百二十有二人。把總二百有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