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米特洛夫趕緊抓住時機說:「這就是我發表聲明的理由,因為草案已交莫斯科。」史達林更是容不得這種轉守為攻:「你簡直像個共青團的青年,亂來一氣,不管你做什麼,你講起話來就像街道婦女一樣的鬥嘴。你是想聳人聽聞,你儼然還是共產國際的書記。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根本沒講他們正在幹些什麼。
我們不得不到街上去打聽這事。但那時,我們發現我們已面臨一樁既成事實。」
保加利亞的科斯托夫想發言,他講了幾個經濟方面的問題。史達林打斷他:「你們有具體部門管這些事。我們召開這次會,是為了討論蘇聯與南保方面在外交政策上的分歧。」科斯托夫只好靜默不言。
輪到南斯拉夫卡德爾發言了。卡德爾也指出條約草案事先交莫斯科看過,蘇方只提出條約期限應改為
20年。因此,他看不出南蘇之間外交政策分歧何在。史達林說:「有分歧,而且是嚴重的分歧。
你說,關於阿爾巴尼亞的情況怎樣?”這一問有點出其不意。卡德爾便作了一番情況介紹。史達林再次打斷他的話:「這裡又有一個事實,你們派遣兩師人去阿爾巴尼亞,沒有同我們磋商。」卡德爾承認,確實沒同蘇聯磋商,但這件事,具體協定還未簽。
前些日子南應阿的請求派了一支空軍聯隊赴阿,這事並未引起任何國家爭端。南斯拉夫的對外政策在任何重大事件上都與蘇聯進行了磋商。史達林激烈地反駁:“這不是真實的。在任何問題上你們都沒有同我們磋商。」
這種「討論」氣氛,卡德爾無法講下去了。隨後又是莫洛托夫發言。
當講到關稅聯盟的問題時,卡德爾想再次發言,為南保關稅聯盟辯解。
他說聯盟不見得都不好。史達林要求他舉例。他舉出了比荷盧。史達林說:「比荷盧,沒有這麼個東西。”
卡德爾回答:「有比利時、盧森堡。」史達林說:「別無其他了。」「還有荷蘭。」「沒有。」「有荷蘭,請看比荷盧這個名稱,它是指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史達林怒火中燒:“我說沒有就沒有。」
卡德爾不說了。史達林就着莫洛托夫的話題,提出了他的建議。他贊成建立東歐國家聯邦,這包括
3個部分:波捷聯邦、羅匈聯邦和南保聯邦。他對季米特洛夫說:「保南應當明天就建立聯邦。」
卡德爾指出,南斯拉夫雖有與保結盟的意願,但現時條件不成熟,不必太匆忙。南保雙方都同意聯邦必須逐步實現。史達林反對說:「不,必須立即宣佈成立聯邦,越快越好,條件已成熟。首先,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聯合起來,然後把阿爾巴尼亞再合併進去。」如此重大的問題,卡德爾不可能表態,他說:「史達林同志,我們沒有受權就這個問題作出決定,因為會議通知沒說討論這個問題。」史達林儘管生氣,也只好不談了。
這個問題到此為止,會上還談論了些其他問題。
南保建立聯邦,雙方認識還不一致。保加利亞人提出以南斯拉夫為一方,保加利亞為一方結成聯邦。而南斯拉夫認為保加利亞只能同塞爾維亞、克羅地亞、馬其頓等諸聯邦成員一樣,合併成一個聯邦國家。這種認識分歧致使南保聯邦目前不能建立。
蘇聯人現在力促此事,意在破壞南內部團結。而第二天,季米特洛夫會見卡德爾時暗示卡德爾,也許蘇聯人的意圖是想最終將南保併入蘇聯。
這次莫斯科會議,對南斯拉夫,史達林強調的是有關對外政策問題,南斯拉夫必須同蘇聯相互磋商,今後再不容許有自行其是的行為。
第二天,卡德爾被召到莫洛托夫辦公室。當他一跨進這位外長的房門,莫洛托夫就遞給他一份蘇南兩國政府就外交政策進行磋商的協定書,要求他簽字。卡德爾回憶當時的場面說:「我目視着藍色夾子裡的這兩頁紙,耳聽著莫洛托夫的命令簽字的粗暴聲,真使我怒不可遏。雖然南斯拉夫政府不反對在外交政策上進行磋商,但為什麼一切要以這種方式進行呢?……它只能使我想起大國對弱小國家的專斷。
我思索怎麼辦,到底簽不簽字?最後我決定簽字。我這樣做是想不使已經緊張了的形勢更加複雜化。因為處于手足無措的狀態,我竟把自己的名字簽在莫洛托夫應簽字的地方。因此協定原文必須重寫,簽訂的程序推遲了一天。
第二天晚上,我簽署了這個協定,馬上便和我的同志們離開了莫斯科。」
4對蘇聯說「不”
1948年
2月
10日,克里姆林宮召開的會議,蘇聯第一次公開表示對南不滿。接着發生了兩起國際性的事件,南斯拉夫似乎面臨着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第一件是在羅馬尼亞,一夜之內,羅共已下令從所有地方撤除鐵托的畫像,而過去,鐵托的畫像跟史達林、季米特洛夫等人的像是掛在一起的。這件事立即為外界所注視。
第二件是在阿爾巴尼亞慶祝紅軍建軍節 宴會上,蘇聯代辦竟拒絶與南斯拉夫公使乾杯,說:“除非鐵托贊成民主集團之間的團結,我才為他乾杯。」
真正的壓力還是經濟方面的。戰後年代,南斯拉夫對外貿易絶大部分是在東歐國家之間進行的,而且主要是蘇聯。這一年,南應與蘇聯重新簽訂貿易協定,以前的協定
4月即期滿。南斯拉夫前兩個月就派了貿易代表團到莫斯科。
二月底,蘇方通知南方,南沒有必要再派遣貿易代表團赴莫斯科。這實際上是中斷了兩國貿易關係。南斯拉夫立刻感覺到國民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因為它有很多重要物資依靠從蘇聯進口,尤其是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