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代散文 - 141 / 257
古典散文類 / 歸有光等 / 本書目錄
  

明代散文

第141頁 / 共257頁。

 大小:

 第141頁

朗讀:

蓋方其始也,有聞見從耳目而入,而以為主于其內而童心失。其長也,有道理從聞見而入,而以為主于其內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聞見日以益多,則所知所覺日以益廣,於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務欲以揚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務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夫道理聞見,皆自多讀書識義理而來也。古之聖人,曷嘗不讀書哉。然縱不讀書,童心固自在也;縱多讀書,亦以護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學者反以多讀書識義理而反障之也。夫學者既以多讀書識義理障其童心矣,聖人又何用多著書立言以障學人為耶?童心既障,於是發而為言語,則言語不由衷;見而為政事[2],則政事無根柢;著而為文辭,則文辭不能達。


  

非內含于章美也,非篤實生輝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從外入者聞見道理為之心也。

夫既以聞見道理為心矣,則所言者皆聞見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雖工,於我何與?豈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蓋其人既假,則無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與假人言,則假人喜;以假事與假人道,則假人喜;以假文與假人談,則假人喜。無所不假,則無所不喜。滿場是假,矮人何辯也[3]。

然則雖有天下之至文,其湮滅于假人而不盡見于後世者,又豈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於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則道理不行,聞見不立,無時不文,無人不文,無一樣創製體格文字而非文者。詩何必古《選》[4],文何必先秦,降而為六朝,變而為近體[5],又變而為傳奇[6],變而為院本[7],為雜劇,為《西廂曲》,為《水滸傳》,為今之舉子業[8],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時勢先後論也.故吾因是而有感於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說什麼六經[9],更說什麼《語》、《孟》乎[10]!

夫六經、《語》、《孟》,非其史官過為褒崇之詞,則其臣子極為讚美之語,又不然,則其迂闊門徒、懵懂弟子,記憶師說,有頭無尾,得後遺前,隨其所見,筆之於書。後學不察,便謂出自聖人之口也,決定目之為經矣,孰知其大半非聖人之言乎?縱出自聖人,要亦有為而發,不過因病發藥,隨時處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闊門徒雲耳。醫藥假病,方難定執,是豈可遽以為萬世之至論乎?然則六經、《語》、《孟》,乃道學之口實[11],假人之淵藪也,斷斷乎其不可以語于童心之言明矣。嗚呼!吾又安得真正大聖人童心未曾失者而與之一言文哉!

註釋:

[1]龍洞山農:或認為是李贄別號,或認為顏鈞,字山農。《西廂》指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2]見:通「現」。[3]矮人何辯:這裡以演戲為喻,矮人根本看不到,就無法分辨了。

[4]《選》:指蕭統編的《文選》,又稱《昭明文選》。[5]近體:指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絶句。[6]傳奇:指唐人的傳奇小說。[7]院本:金代行院演出的戲劇腳本。

[8]舉子業:指科舉考試的文章,也就是八股文。[9]六經:指儒家的經典《詩》、《書》、《禮》、《樂》、《易》、《春秋》。[10]《語》、《孟》:指《論語》、《孟子》,《四書》中的二種。[11]道學:指道學家。

李贄15271602,原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號卓吾,又號宏甫、溫陵居士等,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市人。二十六歲中舉,嘉靖三十四年1555授河南輝縣教諭,歷禮部司務、南京刑部員外郎。萬曆五年15任雲南姚安知府,三年後棄官,寓居湖北黃安耿定理家。不久移居麻城龍湖芝佛院,著書講學。

萬曆二十九年1601,受馬經綸請,赴北通州。次年,被加上「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被捕下獄,自刎死。


  
李贄是明代中葉的重要思想家、文學家,他以「異端」自命,認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他的散文見解精闢,犀利潑辣。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續藏書》、《李溫陵集》等。

本文選自《焚書》卷三。這是一篇具有衝決精神的反對道學家傳統思想統治的檄文。它標舉「絶假純真」的童心為新的標準。認為童心之所以喪失,是由於道學家所宣揚的義理的入侵,使人們成了「假人言假言」、「事假事、文假文」,再也沒有一句有德之言了。

從文學上說,它也湮滅了天下的「至文」,提出了「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於童心焉」的命題,從而反對當時風靡文壇的擬古文風,針鋒相對地提出「詩何必古《選》,文何必先秦」,指出後代優秀的戲曲小說,「皆古今至文」,這就提高了戲曲小說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不僅如此,作者還進一步把矛頭對準儒家賴以生存的經典,他尖鋭地指出,六經、《論語》、《孟子》,不是萬世之至論,相反,是「假人之淵藪」,使文章更充滿了反道學的時代戰鬥精神。全文縱論古今,氣勢恢宏。不過由於時代的侷限,作者藉以立論的「童心說」,還逃不脫唯心主義的覊絆。

僮乙傳.黃淳耀

吾生四歲時,有人攜一童子售吾家為仆,發鬅鬅覆額[1],其狀稚騃無識知,吾家以千錢鬻之[2]。問其名,曰:「乙」,問其姓,曰:「張」,問其年,曰:「不知也。」與之錢,令記其數,自五六以上,則能知,至七八以外,輒愕眙不知所措[3],雖百方教之,終不省。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