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代散文 - 69 / 257
古典散文類 / 歸有光等 / 本書目錄
  

明代散文

第69頁 / 共257頁。

 大小:

 第69頁

朗讀:

[9]紛披:散亂的樣子。坻chí:水中小洲。[10]昏旦:早晚。[11]冶尊:華艷的酒器。

[12]龜齡:指宋代學者王十朋,字龜齡,溫州樂清今浙江樂清人。紹興進士,授紹興府簽判,歷任各地地方官,以龍圖閣學士致仕。他作有《會稽風俗賦》,寫及鑒湖中蓮女、漁郎往來的風光。[13]闢:通「壁」,下同。


  

[14]牖yǒu:窗戶。[15]嬰:同「攖」,觸。[16]幾:跡兆。[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36:33編輯過]

譯文:

越地的山比較大的,象禹穴、香爐、蛾眉、秦望之類,有上十座,但小的就數不清了。至于湖,則總稱之為鑒湖,而由大湖派生出去另外形成的小湖,就更加不可勝計了。郡裡的城隍廟,在臥龍山的半山腰上,廟的西面有一座堂,正建在湖山環抱會合的地方。要說這景色象什麼,大體上是青山白水相間、迴旋纏繞,象女子的髮髻那樣高聳,象瑩潔的長絹那樣清澄。

而低頭近看可見城牆,遠處可聞村落裡的人聲。其間樹木、草地、田地、沼澤錯雜分佈,人群、鳥類、房屋相互遮蔽,大米、小米、菱、蒲、蓮、芡等出產,耕地和捕魚用的犁、槳等工具,散亂地遍佈于高低或窪地裡;忽而煙雲迷濛,忽而皓月當空,從早到晚變化非常迅疾。在方圓近百里之間,無論巨大的壯偉場面或細微的美好景物,莫不彙集在人們的衣襟帶上。有時來到遊船上飲酒,遊人的歌聲與笑聲此起彼落,就象當年詩人張志和所描寫的「蓮女」、「漁郎」,也時時點綴其間。

此時登上這座堂,不論他是什麼人,即使受到外來的刺激或內心的煎熬,而感到壓抑或無聊的事,只要一顧盼這大好景緻,煩惱憂慮就會頃刻消散。而在這裡當官的,每當宴請過往客人,也往往特聘廚師來此。只是這座堂修築得毫無章法,四面都被遮蔽住,僅向西開了一扇小窗,裡面只容得下兩個人。客人坐在朝東的主座,就不得不背靠湖山,要觀看景色就必須離座轉身,等轉回來景色就隨之看不見了。

這是由於放棄了空曠明亮,而自取晦暗閉塞的緣故。我非常不滿這種狀況,於是把西面和南面兩堵牆全部開成窗口,而只保留一面東牆沒有打通,又讓客人改為座東而向西,他倚靠在酒桌上就面對著湖山,直到席終也不會消失。從此以後,剛纔所說的那些景色,就全都捨棄了閉塞而達到了開闊,擺脫了晦暗而接近於明亮。工程完畢以後,打算為它起名,覺得沒有比「豁然」更適宜的了。

已經命名了,又反覆思索它的含義,想道:「唉,人心其實和這堂一樣啊。當它被私利所障礙時,只知道我自己的七尺身軀,即使是同居一室的親人,他們的痛癢就發生在他眼前,卻裝作什麼也看不見,不就象原先的湖山,雖然近在眼前,卻被遮蔽了一樣嗎?等到所障礙他的東西去除以後,即使是四海之遙,痛癢不一定發生在我眼前,反而鮮明得好象無不縈繞在我眼前,不就象現在的湖山雖然遠在百里以外,卻透過窗戶就能看到一樣嗎?由此看來,人心的豁達與不豁達,距離本是很近的啊!而只顧一己私利、與以天下萬物為公的細微差別,全維繫在這上面了。這是為這座堂起名的人和登上這座堂的人,不可不相互勉勵的啊,難道只是為了湖山的勝景嗎?」我既已為了這些用意而命名這座堂,本是準備公之於眾人的,於是依次寫下了這篇記。

本文選自《徐渭集.徐文長逸稿》卷十九。豁然堂原為紹興府城隍祠西的一座堂,雖處在湖山環抱之中,但它「規制無法」,四面都是牆壁,只在西面開了一個僅容二人的小窗,這是「坐斥曠明,而自取晦塞」。經改建後,西、南都改成窗,只留東面一牆。坐客西向,湖山美景盡收眼底,因名為「豁然堂」。

作者藉此發為感慨:人心若為一己之私所障,僅知有我七尺之軀,不關心別人的痛癢,就正像改建前的豁然堂一樣,坐失周圍無限風光的大千世界。只有拋卻這層障壁,心胸就自然會開朗高遠。其寓意頗為深刻。

活水源記.劉基

靈峰之山,其上曰金鷄之峰[1]。其草多竹;其木多楓櫧[2],多松;其鳥多竹鷄[3]。其狀如鷄而小,有文采,善鳴。寺居山中[4],山四面環之。

其前山曰陶山[5],華陽外史弘景之所隱居[6]。其東南山曰日鑄之峰[7],歐冶子之所鑄劍也[8]。寺之後,薄崖石有閣曰松風閣[9],奎上人居之[10]。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溫而夏寒。浸為小渠[11],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為四小池,東至山麓,瀦為大池[12],又東注于若耶炎溪[13],又東北入于湖[14]。其初為渠時,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鑒;俯視,則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書卿白野公恆來游[5],終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其中有石蟹,大如錢,有小[魚責]魚[16],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來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鳥大如鸜鵒[17],黑色而赤觜,恆鳴其上,其音如竹鷄而滑[18]。有二脊令[19],恆從竹中下,立石上,浴飲畢,鳴而去。

予早春來時方甚寒,諸水族皆隱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蟲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狀如半蓮子,終日旋轉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蟲也。

予既愛茲水之情,又愛其出之不窮,而能使群動咸來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屬歲旱時,水所出,能溉田數十畝。」則其澤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受之也。

註釋:

[1]金鷄之峰:金鷄峰,在會稽山上。[2]櫧zhū一種常綠喬木。[3]竹鷄:鳥名,形比鷓鴣小,好啼,喜居竹林,故名。[4]寺:指靈峰寺。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