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上 - 237 / 663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上

第237頁 / 共663頁。

 大小:

 第237頁

朗讀:

五百八十五里。廣百九十五里,袤二百八十里。北極高三十五度二十分。京師偏西五十一分。領州一,縣十。菏澤 繁,疲,難。倚。黃河自直隷開州入,其南瓠子故道。水經注,東至濟陰句陽為新溝。城南:灉河。又南:北渠、河。水經注,北東北逕煮棗城南、冤朐北、莒都南。冤水,今大禰溝。有沙土集巡司。 單 繁,疲,難。府南一百五十里。明洪武二年降單州為縣,屬濟寧。十八年改屬兗州。雍正十三年改隷。東:棲霞山。西南:大陵山。南:黃河,自河南儀封縣界流入縣南,東流入江南碭山縣界。東:古淶河流入金鄉縣,湮。 钜野 繁,疲,難。府東一百四十里。明洪武初,縣屬濟寧。十八年屬兗州府濟寧州。雍正二年分屬濟寧州。八年改隷。東南:高平山,山出蜂石,石片上結成形,有酷肖者。其東北:白馬山。東南:獨山、麟山。钜野澤在縣北五里,亦曰巨澤,濟水故瀆所入也。元末為沙水所決,遂涸。東北:運河。東南:會通河。西南有故黃河,堙。有通濟閘閘官。 鄆城 簡。府東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十八年屬兗州府濟寧州。雍正二年分屬濟寧州。八年屬兗州府。十三年改隷。東北:獨孤山。東:金綫嶺。黃河東北流,逕鄆城西二十五里,有黃河故道。灉河自直隷東明縣流入,東北經鄆城,西南入壽張縣界。古濟二水合流,北逕鄆城,南流入東平州界。 城武 簡。府東南一百十里。明洪武四年屬濟寧府,尋改屬兗州府,以城武為武成。雍正十三年改隷。明正德十四年,縣城圮於黃河,後河決多在城武。南有黃河故道,後堙。黃水自河南考城縣流入,東逕城武縣,南入江南豐縣界。城武東北有黃水枝溝。 曹 繁,疲,難。府東南四十里。東:青山。東南:景山。北:曹南山,即禹貢陶丘。古氾水出,與南、古黃河、賈魯河並堙,今惟南泡水河,首河南商丘界,東南至青涸集,歧為淶河,又八里河,入單,而西北柳林沙及南堤、夏月湖、白花諸河並淤。安陵、盤石鎮。縣丞駐劉家口。 定陶 簡。府東南四十里。東:菏澤,古南、北匯焉。菏水出西陶丘西南七里,南今南渠,中渠今氾故道,逕仿山,北合北渠為瀦水河,併入钜野,南渠之南柳河,沙河並自曹入,入城武,並涸。 濮州 繁,疲,難。府北百二十里。雍正八年直隷,領範、觀城、朝城。十三年降,所領削。東:古濮水,堙。西南:黃河。北:金堤河。並自直隷開州入,東北入範。東南:趙王河,古灉水,自钜野入,入鄆城。古清河即水,今黃河即魏河,實濮渠,亦北,其所合西無名洪河,亦堙。有瓠河鎮。 範 簡。府東北百六十里。範水,堙。西南:黃河,自濮入。水經注「逕範秦亭西」,春秋築台於秦。又東逕委粟津,其金堤入逕城南,併入陽穀。鎮:安定。 觀城 簡。府北百七十里。南北引河,首直隷清豐界,逕城東,分入朝城,涸。夾堤河,首縣西馬陵堤下古龍潭,入杜家河,東北至櫻桃園入範,下至朝城入漯。沙河首角四池,北逕馬廠入朝城,下至莘入漯。浮河自直隷開州入,至朝城入河,堙。有武鄉鎮。 朝城 簡。府北二百十里。古漯水,亦武水故道,自西南楊家陂逕雁翎鋪入陽穀,合夾堤河、石人陂水,入莘合沙河,下至聊城入運,堙。南北引河舊自觀城入,夾城東西,分入陽穀、莘。馬頰自直隷元城入,此唐篤馬,非禹跡也,東北入莘,下至堂邑入運,並涸。

濟寧直隷州: 沖,繁,難。隷兗沂曹濟道。運河道駐。明,兗州屬州。雍正二年直隷,仍領嘉祥、钜野、鄆城。八年仍降屬兗州。乾隆四十一年復,割汶上、魚台並嘉祥來隷。尋以嘉祥易汶上。 東北距省治百八十里。廣百四十里,袤百八十里。北極高三十五度三十三分。京師偏東二十八分。領縣三。 南:承注山。西南:縉雲。西北:運河,自嘉祥入,左受蜀山湖、馬場湖,府、洸二河自滋陽分入匯焉。逕城南,又東南逕南陽湖,左納泗水,入魚台。泗復歧為新泗,錯鄒復入,合白馬河。西:趙王河,自嘉祥入,東南逕王貴屯橋為牛頭河,又合長澹,納蔡河,併入魚台。趙王,古黃河北,長澹,河水南。有魯橋鎮。 金鄉 簡。府西南百里。明屬兗州。乾隆四十五年來隷。金鄉山,西北三十七里,隷钜野陽山。西:萬福河,自钜野入,右會西溝,屈東北,左合柳林河,又東逕蘇家橋,右通淶河自單入,合東溝,並東入魚台。左通蔡河自嘉祥入,入州。柳林,古菏水,即也。 嘉祥 簡。府西五十里。城南:澹台山。東南:武翟。西南:遂山。東北:南旺湖,運河自汶上入逕之,入州兩躡焉。其趙王河入西北逕萬善橋,左合牛頭河。西南:南清河自钜野入,左合姚河,至城南為澹台河,東南併入州。其金山河入為蔡河,東入金鄉,涸。 魚台 沖,繁,難。府南百十里。東北:黃山、平山、獨山。有湖一,曰南陽。運河自州入,左合新河,受之。牛頭河入。西北,淶河、柳林河,自金鄉入,合為新開河來會。又東南,併入滕。而牛頭支津南入後,又有東支、西支河,自豐入焉。南陽鎮。河橋水驛。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