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上 - 214 / 663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上

第214頁 / 共663頁。

 大小:

 第214頁

朗讀:

訥河直隷: 省東北二百八十里。即布特哈東路總管。明,布兒哈衛。 宣統二年,以東布特哈改置。廣一千一百餘裡,袤七百餘裡。北極高四十八度五十九分。京師偏東八度一分。 東北:琉璜山、胡爾冬吉。東南:吉爾嘎爾哈瑪圖山。西:嫩江自嫩江府入,南流入龍江。東南:訥謨爾河。西北:合黑河烏德鄰池水,自東北來注。翁查爾河,自東南來注,折西,洪果爾津、芒柰、那彥、額勒合奇諸河,皆自北來注。保大泉河自東南來注。又西布拉克河,又羅洛河,皆自北來注,逕治南。又西,分二支入嫩江。東南:胡裕爾河導源胡耳山,西流入境。又西,左受印京河,右受敖倫河,入拜泉境,本索倫、達呼爾部落人打牲之所。光緒三十二年,始將南北荒段丈放。舊設站二:自龍江寧年站北八十五里至屬拉哈,又六十里至博爾多,即治。又北接嫩江喀木尼站。又東南頭、二、三站達海倫,即海布新道。舊卡倫五:喀爾開圖、烏爾布、齊吉爾吉、哈諾爾、溫托渾喀喇山。

璦琿直隷: 省東北八百二十里。即黑龍江副都統城。明,考郎兀衛。 光緒三十四年,以黑龍江城改置。璦琿兵備道駐。廣一千三百餘裡,袤六百餘裡。北極高五十度四分。京師偏東十一度。 西:托列爾哈達、坤安嶺、大橫、樺皮、答儼、青泉山。南:劄克達齊、博克里。東南:吉里爾哈達。黑龍江自黑河合烏克薩河入,南屈西,右受五道、四道、三道、二道諸溝,屈南,右受頭道溝,逕城東。又南,右合坤河,折東南,右合康達罕、霍爾穆勒津、博科裡,左納伯勒格爾沁河,合博爾和裡鄂模水,又東南合遜河,入興東。江東六十四屯在焉。精奇裡江以南,黑龍江以北,東以光緒九年封堆為界,有伯勒格爾沁河、博爾和裡鄂模,南北一百四十里,東西五十里至七十里,鹹豐八年條約,本旗民永住之業。庚子之變。俄人違約驅奪,且擾及江右,脅耆民為官沈江者至數萬。和約成,光緒三十二年僅收回江右地,六十四屯迄未索還,今境僅西南北三鄉耳。有遜別拉荒段十餘萬晌,光緒末放墾。舊設站三:自嫩江之額勒塔爾奇東北八十五里至屬之庫木爾;又三十五里至額雨爾;又百里至黑龍江城,即治。此省城北路十站。又由南行至畢拉爾會海畢新道。又北穿森林達漠河,有新設霍爾莫津、奇勒克二卡倫。商埠,在城北頭道溝、二道溝間,光緒三十一年中日約開。按雍正中,舊設卡倫十三。鹹豐八年,中、俄分江為界,如伊瑪畢拉昂阿、精奇裡河、烏魯穆蘇丹、紐勒們河、黑龍混同兩江會口,五卡倫歸左岸俄境,而右岸境東增八、西增三。光緒十二年,以防護漠河金廠,增西爾根土哈達等二十三,接呼倫貝爾城之珠爾特依。又東南增車勒山、遜河、闊爾斐音河口、吉普遜河、提音河,凡五,共卡倫三十九處。庚子亂後,卡倫盡毀。遜河以南,劃歸興東道。三十四年,乃上自額爾古訥河口起,下迄遜河口止,新設卡倫二十:曰洛古河,曰訥欽哈達,曰漠河,曰烏蘇里,曰巴爾嘎力,曰阿穆爾,曰開庫康,曰安羅,曰依西肯,曰倭西門,曰安幹,曰察哈彥,曰望哈達,曰呼瑪爾,曰西爾根奇,曰奇拉,曰劄克達霍洛,曰霍爾沁,曰霍爾莫津,曰奇克勒。每卡弁一、兵三十。五卡設卡官一,十卡設一總卡官。卡兵三十,以十人巡查,以二十人給荒墾種,更番輪替,所得糧即作弁兵津貼。地熟年豐,給地停餉。


  

黑河府: 省東北九百里。原名大黑河屯。 光緒三十四年置府,屬璦琿道。 西:內興安嶺支山之著者,煙筒、白石、庫穆爾室韋山、額勒克爾山。黑龍江自北來,與俄分界,右受呼瑪爾河,入境。南至西爾伊奇卡倫,合丹河、寬河、奇拉、喀尼、庫倫、克魯倫、達彥、霍力戈必、法別拉、額尼、阿勒喀木諸河。又東逕城北,又南,左受精奇裡江,右受烏克薩河,入璦琿。北呼瑪爾河,導源伊勒呼裡山,南北四源,合而東流入境,有倭力克、庫勒郭裡、綽諾、劄克達齊河自西來注。又東呼爾哈,東入黑龍江。源委約七八百里,兩岸為庫瑪爾部貢貂之使馬鄂倫春人等漁獵處。南岸有呼瑪爾古城。府治舊為中、俄通商口岸,初時互市不及江海各口千分之一。分江以後,貿易遂繁。自彼鋭意經營海蘭泡,又值庚子之變,華商趨附彼境,商務日興,而我驟減。然府治南屏璦琿,實邊防要衝。有法別拉荒段十餘萬晌,光緒三十四年放墾。官商路一:南八十里至愛琿城。餘皆水路,附俄輪以往。有新設卡倫四:曰西爾根奇,曰奇拉劄克達,曰霍洛,曰霍爾沁。

呼倫直隷: 省西北八百六十里。即呼倫貝爾副都統城。古室韋國。有室韋山。明屬朵顏三衛。 光緒三十四年,以呼倫貝爾城改置。呼倫兵備道駐。廣一千一百餘裡,袤一千六百里。北極高四十九度三十五分。京師偏東二度二分。 內興安嶺在東。山脈自索嶽爾濟山北走,為伊勒呼裡阿林,乃旋而東,餘脈西絡海拉爾河南北岸;額爾古訥河右岸為境,諸水源此。海拉爾河出嶺西麓,西逕綽羅爾,北察爾巴奇山,南納都爾、西劄敦,又西特諾克,又西伊敏河,同來注。逕城北,合墨爾根河,入臚濱。西北合額爾古訥入室韋。北:根河西受鄂羅諾爾諸河,又西入額爾古訥河。南有達爾彬池,哈爾哈河出,西匯為貝爾池。烏爾順河自池出,北入呼倫池。境為索倫、新巴爾虎、厄魯特、陳巴爾虎諸旗牧場。又海拉爾河北有託河路協領,統鄂倫春人。舊設台八:自西布特哈之牙爾伯克台西五十里至之依爾克特,又五十里呼耳各特伊,又五十里舒都克依,又六十里牙克薩,又五十里哈拉合碩,又六十五里劄拉木太,又五十二里哈克鄂模,又六十里呼倫貝爾城,即治。為省城西路十七台。庚子之變,台站毀,往來皆由東清鐵路。又西南三百二十里布野圖布爾都之野壽寧寺,道出張家口。寺北八里有大市場,歲八月,內外蒙古走集焉。新設卡倫三:曰孟克錫裡,曰額爾得尼托羅輝,曰庫克多博,為總卡倫。西南有珠爾博特鹽池。東清鐵路自臚濱入境,逕城北,入西布特哈境。有完工、烏古諾爾、海拉爾、哈克、劄爾木、牙克什、免渡河、烏諾爾、伊立克都九車站。商埠,光緒三十一年十一月中日約開。按呼倫沿邊卡倫,自雍正五年與俄勘界,設察汗敖拉、蘇克特依等卡倫十有二,名外卡倫。十一年,復於外卡倫以內設庫裡多爾特勒、墨勒津等卡倫十有五,與各外卡倫相距一二百里不等,名曰內卡倫。鹹豐七年,因內外相距遠,量為遷移,各三四十里,以便互巡。改三卡為三台,另立新名,後並圮廢無考。光緒十年,防俄人越界挖金,由黑龍江城於呼倫珠爾特依卡倫北沿額爾古訥右岸,增莫里勒克等五,前後共外卡倫十有七。庚子並毀。三十四年,重行整頓,首塔爾巴幹達呼山,訖額爾古訥河口,復設二十有一,沿舊名者十有五,新命名者六:曰塔爾巴幹達呼,曰察罕敖拉,曰阿巴該圖,以上屬臚濱;曰孟克西里,曰額爾得尼托羅輝,曰庫克多博,庫克多博為總卡倫,以上屬呼倫;曰巴圖爾和碩,曰巴雅斯胡郎圖溫都爾,曰胡裕爾和奇,曰巴彥魯克,曰珠爾特依,曰莫里勒克,曰畢拉爾河,曰牛爾河,曰珠爾幹河,珠爾幹河為總卡倫;曰溫河,曰長甸,曰伊穆河,曰奇乾河,曰永安山,曰額勒哈達,以上屬室韋。先是俄人越界墾地刈草,至是驅逐,呼倫設邊墾總局,臚濱設分局,俄人遵章納稅,華人領票經商者,絡驛不絶。此光緒三十四年冬月事也。又呼倫西南舊十六卡倫,凡以防喀爾喀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