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上 - 210 / 663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上

第210頁 / 共663頁。

 大小:

 第210頁

朗讀:

長壽縣: 疲,難。省東北八百六十里。明,螞蜒河衛。 光緒八年,置燒鍋甸子巡司,屬賓州。二十八年改置,隷賓州直隷。宣統二年,隷西北路道。 南:花曲柳山。東:西老嶺。東南:螞蜒窩集嶺,螞蜒河出,屈西,左合小石頭、七道、葦沙、西烏吉密,右養魚池、蒿麥、棱河。折東北,左合西亮珠,右黃玉、長壽。逕城東,又東北逕夾信鎮,右合東亮珠、大石頭、大黃泥河,入方正。一面坡,巡司。官商路三:西黑龍宮達賓州;南一面坡達五常;東黃泥鎮達方正。東清鐵路站五:烏吉密、一面坡、葦沙河、石頭河、交嶺子。

阿城縣: 省北四百八十里。即阿勒楚喀副都統城。渤海海古勒地。明,嶽希、河突二衛。 宣統元年,裁改阿勒楚喀副都統置,隷西北路道。 東南:牛角、廢兒諸嶺。北:松花江自濱江入,納阿什,合裴克圖河自賓州。舊設站一:薩庫哩。東清鐵路站二:阿什河、三層甸子。


  

延吉府: 繁,疲,難。省東南七百六十里。東南路道駐。明,錫璘、布爾哈通、愛丹三衛。 清初,為南荒圍場。光緒七年,弛墾。二十八年,置延吉。宣統元年升。 西:哈爾巴嶺,布爾哈通河出其東,東南匯太平、倒木、岔條、簸箕、葦子諸溝,細鱗河,逕銅佛寺,至朝陽川,左合朝陽延吉河,至城南,右納海蘭河,又東北,左合一兩溝,抵汪清界。頭道嘎雅會二道嘎雅河錯出,仍緣界來會,折東南入圖們江。舊設站三:老松嶺、薩奇庫、瑚珠。官商路四:西南東古城達樺甸;西銅佛寺達敦化;南六道溝達和龍;東北小盤嶺達琿春。商埠,頭道溝、龍井村、局子街,三。宣統元年中日間島約開。

寧安府: 省東八百里。即寧古塔副都統城。其舊城,西北五十里舊街鎮。康熙五年徙之。古肅慎國都。明,奴兒幹都指揮使司。 光緒二十八年置綏芬,駐三岔口,尋徙寧古塔城。宣統元年升,二年更名,隷東南路道。廣八百餘裡,袤六百里。北極高四十四度四十六分。京師偏東十三度三十五分。 西:茨老茅山。東北:卡倫。西北:瑪展窩集。南:老松、瑪爾瑚哩窩集諸嶺。西南:牡丹河自額穆入,匯為鏡泊。右受大小夾溪、松陰河,左布尼、畢拉罕河。復北出,左合沙蘭,右馬連河,逕東京城,至府治東。右合蛤螞,左海浪河,逕乜河鎮。右合乜,左頭、二、三道河,入方正分界磖子。舊設站九:西必爾罕、沙蘭、寧古台,北鰟頭岔、沙河子、細鱗、三道河,分自吉林三姓達寧古塔,南新官地、瑪爾瑚哩,則自塔達琿春。東清鐵路,橫道河、山岩、海林、牡丹江站四。商埠,光緒三十一年中日約開。

東寧: 省東千四百里。明,綏芬河地,置率賓江衛。 光緒二十八年,置綏芬撫民同知。宣統元年,改通判,更名。隷東南路道。 北:黃窩集山。南:通肯。西北:萬鹿溝。西:穆棱窩集、老松諸嶺。西南:大綏芬河自汪清入,左合蛤螞、黃泥、寒蔥河,右葦子諸溝。又東北,左合小綏芬河,逕城北,南大瑚布圖河,北緣俄東海濱省界,合小瑚布圖河來會入之。官商路四:西北萬鹿溝達東清鐵路;西屯田營達寧安;西南達汪清;南沿瑚布圖河達於琿春。東清鐵路,六、小、五站三。界碑「倭」、「那」字二。綏芬河稅關。

琿春: 省東南千二百里。明,琿春衛。後屬瓦爾喀部。 清初,南荒圍場。光緒七年,始弛禁設墾局。宣統元年,改副都統,置同知,隷東南路道。廣二百五十里,袤三百餘裡。北極高四十三度,京師偏東十四度三十分。 東:分水嶺長嶺子。西北:圖們江自汪清、朝鮮緣界,合乾密江,至紅旗河口,即琿春河。出東北土門嶺,屈南,逕太平川,左合官道,右六道、五道諸溝。又西,左合夾心子、胡盧別、瓦岡寨、大小紅旗河,右四、三、頭、二道、車擔溝。逕城南,右合二道、罕通河來會。又南,逕黑頂子,合圈河,出境入海。舊設站二:北密江,中阻大盤嶺,恆假道朝鮮鍾城達慶源;東路三道溝、哈達門、二道河並達俄。界碑:南「土」,東「薩」、「啦」、「帕」字,凡四。商埠,光緒三十二年中日約開。

敦化縣: 疲,難。省東南四百七十里。古挹婁國。明,建州左衛。後屬窩集部之赫席赫路。 清始祖居鄂多哩城,即此。初為額穆赫索羅堧地。光緒八年建新城置,隷吉林。宣統元年,改隷東南路道。 西南:牡丹嶺。牡丹江出東北,左會小牡丹江,右合四、三、二、大荒溝。又東北,左合黃泥、大石頭河,逕城東。又北,左合小石頭、雷風氣河,入額穆。東大沙、西北河並從之。舊設站二:自額穆通溝西南八十里至城;又東八十里滴媟嘴達寧古塔。官商路三:西半截河出新開道達樺甸;西南逾牡丹嶺達濛江;東黃土腰子達延吉。

穆棱縣: 省東偏北千里。明,木倫河衛。 清初穆棱路。光緒二十八年,置穆棱河分防知事,屬綏芬。宣統元年,改隷東南路道。 穆棱窩集,鎮南。穆棱河出嶺北,屈折東北,左合泉水、大小石頭,偽臉河,右廟溝,逕城南。又東北,左合柳毛河、坎椽子、扣河溝,右太平、朝陽川。馬橋河出四頂子山,合狐狸密河。又北,左合膻羊磖子河、雷風氣、百草溝。右上亮子河,出鐵鍬背,逕下管入密山。官商路三:西泰東站入寧安;東北下城子逾青溝嶺達密山;一東渡細鱗逾鐵路至東寧。東清鐵路,磨刀石、台馬溝、美嶺、馬橋河、太平嶺站五。

額穆縣: 省東三百八十里。明,斡朵裡、禿屯河二衛。後屬窩集部之鄂謨和蘇魯路。 清始祖所居俄漠惠,即此。舊曰額穆赫索羅。乾隆三年,置佐領。宣統三年,改隷東南路道。 西:嵩領。蘭陵河出其北,曰黃泥河,會大石頭河,緣五常界入。西南:松花江自樺甸入,左合拉發及嘎雅河,折西北入吉林。南:牡丹江自敦化入,右合大沙河,左硃爾德河,納戚虎河注入,屈東,左合馬鹿溝、都林、塔拉泡,右朝陽、大小空心木河,入寧安。舊設站六:西拉法,距吉林額赫穆站八十里;又東六十五里退摶;八十里伊壽松;又四十里至城,即額穆赫索羅站;又東八十里塔拉達寧安;一東南八十里通溝達敦化。


  
汪清縣: 省東南千二十三里。明,阿佈達哩衛。 清初庫雅拉部鈕呼特居之,為世管佐領。宣統二年置,隷東南路道。 北:老松嶺。南:圖們江自和龍入,二道嘎雅河自嶺西合樺安溝,緣延吉界,合藥水河,至摩天嶺仍入。左合大小汪清溝,逕城東,又南復緣延吉界注之,入琿春。東北:荒溝嶺。大綏芬河出東北,左合大石頭、老母豬河、太平溝,入東寧。舊設站三:東哈順,北至延吉瑚珠嶺站六十里;又南四十五里德通;西北逾高麗嶺至牛什哈嶺為分站。官商路二:南逾吉清嶺至延吉;東北歷綏芬甸子入東寧。商埠,百草溝,宣統元年中日間島協約開。

和龍縣: 省東南八百里。明,賡金河衛地。 光緒十一年,吉、韓通商,和龍峪與光霽峪西步江互市。二十八年,置分防經歷,屬延吉。宣統二年,改隷東南路道。 西:秫秸嶺。迤東北鷄冠磖子,又北窩集嶺,其東三、二道溝併入延吉。西南:圖們江自奉天安圖入,合紅旗河外六、五、四道溝,逕東景德,至汗王習射台。又北逕光霽峪入汪清。官商路二:一北至延吉;一南至火狐狸溝,渡江達朝鮮會寧。又西北由窩集嶺出長白北麓,沿古洞、富爾河,歷樺甸、磐石,達奉天海龍,俗呼盤道,清初為通衢。後別為圍場,禁塞。光緒中復通。

依蘭府: 繁,疲,難。省東北千四十里。東北路道駐。即三姓副都統城。古肅慎國地。明,和屯衛。 清初稱依蘭喀喇。光緒三十一年改置,隷東北路道。 東:大德依亨山、阿爾布善。東南:察庫嶺。西北:松花江自方正入。西南牡丹江自寧安緣界,又北緣方正界,合阿什明達、烏斯渾、伯利,逕城西注之。東:倭肯河自樺川入,合奇塔、庫倫、連珠岡、大小八浪,納七八虎力,又西北合蘇木,至城東來會。舊設站九:西妙嘎山,又西鄂爾國木索,崇古爾庫、富拉渾、佛斯恆,並江北岸,約二百八十餘裡;南太平莊、烏斯渾、小巴彥蘇、蓮花泡接寧安。官商路三:西珠淇河達方正;東阿穆達樺川;東南土龍山達密山。有護江關。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