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哲學 / 墨子全書目錄
墨子
墨子 - 21

當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國拘女累千,小國累百,是以天下之男多寡無妻,女多拘無夫,男女失時,故民少。君實欲民之眾而惡其寡,當蓄私不可不節。 凡此五者,聖人之所儉節也,小人之所淫佚也。儉節則昌,淫佚則亡,此五者不可不節。夫婦節而天地和,風雨 ...

墨子 - 22

今上舉義不辟疏,然則我不可不為義。”近者聞之,亦退而謀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舉義不辟遠,然則我不可不為義。」遠者聞之,亦退而謀曰:「我始以遠為無恃,今上舉義不辟遠,然則我不可不為義。」逮至遠鄙郊外之臣、門庭庶子、國中之眾、四鄙之萌人聞 ...


  
墨子 - 23

賢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樹藝、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故國家治則刑法正,官府實則萬民富。上有以e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外有以為皮幣,與四鄰諸侯交接。內有以食饑息勞,將養其萬民,外有以懷天下之賢人。 是故上者天鬼富之,外者 ...

墨子 - 24

且夫王公大人,有所愛其色而使之,其心不察其知,而與其愛。是故不能治百人者,使處乎千人之官。不能治千人者,使處乎萬人之官。此其故何也?曰:「若處官者,爵高而祿厚,故愛其色而使之焉。」夫不能治千人者,使處乎萬人之官,則此官什倍也。夫治之法將日至 ...

墨子 - 25

則此親而不善以得其罰者也。然則天之所使能者,誰也?曰:若昔者禹、稷、皋陶是也。何以知其然也?先王之書《呂刑》道之,曰:「皇帝清問下民,有辭有苗。曰:‘群後之肆在下,明明不常,鰥寡不蓋。德威維威,德明維明。’乃名三後,恤功於民。伯夷降典,哲民 ...

墨子 - 26

而今天下之士君子,居處言語皆尚賢,逮至其臨眾發政而治民,莫知尚賢而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明於小,而不明於大也。何以知其然乎?今王公大人有一牛羊之財,不能殺,必索良宰。有一衣裳之財,不能制,必索良工。當王公大人之於此也,雖有骨肉之親、無 ...


  
墨子 - 27

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貴,皆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也。今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若不知,使治其國家,則其國家之亂可得而知也。今天下之士君子,皆欲富貴而惡貧賤。然女何為而得富貴而辟貧賤哉?曰:莫若 ...

墨子 - 28

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罰,而百姓所毀也。”上以此為賞罰,甚明察以審信。是故里長者,里之仁人也。里長發政里之百姓,言曰:「聞善而不善,必以告其鄉長。鄉長之所是,必皆是之。鄉長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學鄉長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學鄉長之善 ...

墨子 - 29

天子,諸侯之君,民之正長,既已定矣,天子為發政施教曰:“凡聞見善者,必以告其上。聞見不善者,亦必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已有善,傍薦之。上有過,規諫之。尚同乎其上,而毋有下比之心。上得則賞之,萬民聞則譽之。意若聞見 ...

墨子 - 30

夫既尚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天者,則天濤粗掛病9實比秈旖島炔喚塚┧曷恫皇保騫炔皇耄蟛凰歟睬逡擼緲嚶輳穌槎琳擼頌溜搗R玻苑O氯酥簧型跆煺咭病9使耪呤ネ酰魈旃碇芴旃碇鰨鄖笮頌煜輪煜輪Γ菏且月侍煜輪蠣瘢溷逶。轡契膚沂約漓胩旃懟F涫鹿砩褚玻契膚沂⒉桓 ...


提示:


  





目前沒有閱讀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