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演義 - 161殺不盡的毛賊,奔回浙境,巧與俞大猷相遇,正好藉著開刀,一刀一個,兩刀兩個。霎時間殺得精光,不留一人。只有汪直一路,破昌國衛,劫乍浦、青村、柘林等處,尚是沿途剽掠,大為民患。忬復調湯克寬北援,適疫氣盛行,士卒多病,克寬無可奈何,只好任寇北竄。 ...
明史演義 - 162邦輔麾軍齊上,賊大敗飛奔,被官軍追至楊家橋,攔入絶地,會集各部兵,四面圍住,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所有柘林遣來的寇黨,殺得一個不留。文華聞寇眾被圍,兼程趨赴,欲攘奪邦輔功勞,及行至楊家橋,寇已盡殲,邦輔已馳表告捷,歸功邦政。不勞費 ...
明史演義 - 163目下舶盜,汪直為魁,但他有勇無謀,尚不足慮,只有徐海、陳東、麻葉三人,刁狡得很,恰不可不先收服。」文華道:「徐海等既系刁狡,難道容易收服麼?」宗憲笑道:「小弟自有計較,只待公到,為弟作主,便好順手去辦了。」言至此,即與文華附耳數語,宗憲頗有 ...
明史演義 - 164文華無用,連他所調兵士,也是這般。幸俞大猷從海鹽進攻,竟從東莊後面,乘虛攻入。徐海不及防備,只好棄寨逃命,一直奔至梁莊,官軍從後追擊,巧值大風捲地,乘風縱火,把徐海手下的賊眾,燒斃大半。徐海逃了一程,前面適阻着一河,無路可奔,沒奈何投入水中 ...
明史演義 - 165文華一想,這且如何是好,猛然記起一人,便問道:「萼山先生在府麼?」門奴答道:「我也不曉得他。」文華便悄悄的取出一銀包,遞與門奴,並說了無數好話,門奴方纔進去。轉瞬間便即出來,說是萼山先生有請,文華才得入內。看官!你道這萼山先生是何人?他是嚴 ...
明史演義 - 166徐海、陳東等人,與胡督並非同鄉,所以為國除害,不得不爾。君與他同籍徽州,應有特別情誼。現在足下寶眷,俱在杭州,一切衣食,統由胡總督發給,足下試思!若非唸著鄉親,肯這般優待麼?」直復道:「據你說來,胡督真無意害我麼?」蔣洲道:「非但無意害君, ...
明史演義 - 167他恰不敢蔽賢,遂通書仲文,請為高輔介紹,薦奉世宗,世宗年已五十,精力濅衰,後宮嬪禦,尚有數十,靠了一個老頭兒,哪裡能遍承雨露,免不得背地怨言,世宗也自覺抱歉,就使微有所聞,也只好含忍過去。此次由仲文薦入高輔,傳授嬰兒奼女的奇術,並彭祖、容成 ...
明史演義 - 168從來不識君王面,棄置其如薄命何?
世宗閲罷,不禁流下淚來,究竟此詩為誰氏所作,且看下回表明。
第六十七回 海剛峰剛方絶俗 鄒應龍應夢劾奸
卻說世宗看罷血詩,不禁流淚。這血詩系宮人張氏所作,張氏才色俱優,入宮時即蒙 ...
明史演義 - 169及巡至兩浙,道出淳安,距城數裡,並不見有人迎接,復行裡許,才見有兩人彳亍前來,前面的衣服襤褸,彷彿是一個丐卒,後面同行的,雖然穿著袍服,恰也敝舊得很,幾似邊遠的驛丞模樣。未述姓氏,先敘服色,仍是倒戟而出之法。兩人走近輿旁,前後互易,由敝袍舊 ...
明史演義 - 170適值方士藍道行,以扶乩得幸,預示禍福,語多奇中,世宗信以為神。一日,又召道行扶乩,請乩仙降壇,問及長生修養的訣門。乩筆寫了數語,無非是清心養性,恭默無為等語。世宗又問現在輔臣,何人最賢?乩筆又迅書道:「分宜父子,奸險弄權,大蠹不去,病國妨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