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科事蹟稍異者:永樂初,兵革倉猝,元年癸未,始令各省鄉試。 二年甲申會試,以事變不循午未之舊。 七年己丑會試,中陳燧等九十五人。 成祖方北征,皇太子令送國子監進學,俟車駕還京廷試。 九年辛卯,始擢蕭時中第一。 宣德五年庚戌,帝臨軒發策畢,退禦武英殿,謂翰林儒臣曰:「取士不尚虛文,有若劉蕡、蘇轍輩直言抗論,朕當顯庸之。 」乃賦《策士歌》以示讀卷官,顧所擢第一人林震,亦無所表見也。 八年癸丑,廷試第一人曹鼐,由江西泰和典史會試中式。 正統七年壬戌,刑部吏南昱、公陵驛丞鄭溫亦皆中式。 十年乙丑,會試、廷試第一皆商輅。 輅,淳安人,宣宗末年乙卯,浙榜第一人。 三試皆第一,士子艷稱為三元,明代惟輅一人而已。 廷試讀卷盡用甲科,而是年兵部尚書徐晞、十三年戶部侍郎余亨乃吏員,天順元年丁丑讀卷左都御史楊善乃譯字生,時猶未甚拘流品也。 迨後無雜流會試及為讀卷官者矣。 七年癸未試日,場屋火,死者九十餘人,俱贈進士出身,改期八月會試。 明年甲申三月,始廷試。 時英宗已崩,憲宗以大喪未逾歲,禦西角門策之。 正德三年戊辰,太監劉瑾錄五十人姓名以示主司,因廣五十名之額。 十五年庚辰,武宗南巡,未及廷試。 次年,世宗即位,五月禦西角門策之,擢楊維聰第一。 而張璁即是榜進士也,六七年間,當國用事,權侔人主矣。 嘉靖八年己丑,帝親閲廷試卷,手批一甲羅洪先、楊名、歐陽德,二甲唐順之、陳束、任瀚六人對策,各加評獎。 大學士楊一清等遂選順之、束、瀚及胡經等共二十人為庶吉士,疏其名上,請命官教習。 忽降諭云:吉士之選,祖宗舊制誠善。 邇來大臣徇私選取,市恩立黨,于國無益,自今不必選留。 唐順之等一切除授,吏、禮二部及翰林院會議以聞。 ”尚書方獻夫等遂阿旨謂順之等不必留,並限翰林之額,侍讀、侍講、修撰各三員,編修、檢討各六員。 著為令。 蓋順之等出張璁、霍韜門,而心以大禮之議為非,不肯趨附,璁心惡之。 璁又方欲中一清,故以立黨之說進,而故事由此廢。 迨十一年壬辰,已罷館選,至九月復舉行之。 十四年乙未,帝親制策問,手自批閲,擢韓應龍第一。 降諭論一甲三人及二甲第一名次前後之由。 禮部因以聖諭列登科錄之首,而十二人對策,俱以次刊刻。 二十年辛丑,考選庶吉士題,文曰《原政》,詩曰《讀大明律》,皆欽降也。 四十四年乙丑廷試,帝始不禦殿。 神宗時,禦殿益稀矣。 天啟二年壬戌會試,命大學士何宗彥、硃國祚為主考。 故事,閣臣典試,翰、詹一人副之。 時已推禮部尚書顧秉謙,特旨命國祚。 國祚疏辭,帝曰:「今歲,朕首科,特用二輔臣以光重典,卿不必辭。 」嗣後二輔臣典試以為常。 是年開宗科,硃慎成進士,從宗彥、國祚請,即授中書舍人。 崇禎四年,硃統飾成進士,初選庶吉士。 吏部以統飾宗室,不宜官禁近,請改中書舍人。 統飾疏爭,命仍授庶吉士。 七年甲戌,知貢舉禮部侍郎林釺言,舉人顏茂猷文兼《五經》,作二十三義。 帝念其該洽,許送內簾。 茂猷中副榜,特賜進士,以其名另為一行,刻於試錄第一名之前。 《五經》中式者,自此接跡矣。 武科,自吳元年定。 洪武二十年俞禮部請,立武學,用武舉。 武臣子弟于各直省應試。 天順八年,令天下文武官舉通曉兵法、謀勇出眾者,各省撫、按、三司,直隷巡按御史考試。 中式者,兵部同總兵官于帥府試策略,教場試弓馬。 答策二道,騎中四矢、步中二矢以上者為中式。 騎、步所中半焉者次之。 成化十四年,從太監汪直請,設武科鄉、會試,悉視文科例。 弘治六年,定武舉六歲一行,先策略,後弓馬。 策不中者不許騎射。 十七年,改定三年一試,出榜賜宴。 正德十四年定,初場試馬上箭,以三十五步為則;二場試步下箭,以八十步為則;三場試策一道。 子、午、卯、酉年鄉試。 嘉靖初,定製,各省應武舉者,巡按御史于十月考試,兩京武學于兵部選取,俱送兵部。 次年四月會試,翰林二員為考試官,給事中、部曹四員為同考。 鄉、會場期俱于月之初九、十二、十五。 起送考驗監試張榜,大率仿文闈而減殺之。 其後倏罷倏復。 又仿文闈南北卷例,分邊方、腹裡。 每十名,邊六腹四以為常。 萬曆三十八年,定會試之額,取中進士以百名為率。 其後有奉詔增三十名者,非常制也。 穆、神二宗時,議者嘗言武科當以技勇為重。 萬曆之末,科臣又請特設將材武科,初場試馬步箭及槍、刀、劍、戟、拳搏、擊刺等法,二場試營陣、地雷、火藥、戰車等項,三場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知者言之。 報可而未行也。 崇禎四年,武會試榜發,論者大嘩。 帝命中允方逢年、倪元璐再試,取翁英等百二十人。 逢年、元璐以時方需才,奏請殿試傳臚,悉如文例。 乃賜王來聘等及第、出身有差。 武舉殿試自此始也。 十四年,諭各部臣特開奇謀異勇科。 詔下,無應者。 志第四十七 選舉三 第6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中》
第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