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四年,禮部尚書鄭賜引宋制,請服靴袍,再拜。 帝不從,仍行四拜禮。 進講畢,賜百官茶。 禮部請立視學之碑,帝親制文勒石。 祭酒等表謝。 帝禦奉天門,賜百官宴,仍賜祭酒、司業糹寧絲羅衣各二襲,學官三十五人各糹寧絲衣一襲,監生三千餘人各鈔五錠。 正統九年,帝幸國子監,如儀。 禮畢,賜公、侯、伯、駙馬、武官都督以上、文官三品以上及翰林學士至檢討、國子監祭酒至學錄宴。 先是,視學祭先師,不設牲,不奏樂。 至成化元年,始用牲樂。 視學之日,樂設而不作。 禮畢,百官慶賀,賜衣服,賜宴,皆及孔、顏、孟三氏子孫。 弘治元年,定先期致齋一日,奠加幣,牲用太牢,改分獻官為分奠官。 嘉靖元年,定衍聖公率三氏子孫,祭酒率學官諸生,上表謝恩,皆賜宴于禮部。 十三年,以先師祀典既正,再視學,命大臣致奠啟聖公祠。 萬曆四年,定次日行慶賀禮,頒賞如舊,免賜宴。 初,憲宗取三氏子孫赴京觀禮,又命衍聖公分獻。 至世宗,命衍聖公及顏、孟二博士,孔氏老成者五人,顏、孟各二人,赴京陪祀。 ○經筵 明初無定日,亦無定所。 正統初,始著為常儀,以月之二日禦文華殿進講,月三次,寒暑暫免。 其制,勛臣一人知經筵事,內閣學士或知或同知。 尚書、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卿及學士等侍班,翰林院、春坊官及國子監祭酒二員進講,春坊官二員展書,給事中御史各二員侍儀,鴻臚寺、錦衣衛堂上官各一員供事,鳴讚一讚禮,序班四舉案,勛臣或駙馬一人領將軍侍衛。 禮部擇吉請,先期設禦座于文華殿,設禦案于座東稍南,設講案于案南稍東。 是日,司禮監先陳所講《四書》、經、史各一冊置禦案,一冊置講案,皆《四書》東,經、史西。 講官各擇撰講章置冊內。 帝升座,知經筵及侍班等官于丹陛上,五拜三叩頭。 後每講止行叩頭禮。 以次上殿,東西序立。 序班二員,舉禦案于座前,二員舉講案置禦案南正中。 鴻臚官贊進講。 講官二員從東西班出,詣講案前,北向並立。 東西展書官各至禦案南銅鶴下,相向立。 鴻臚官贊講拜,興。 東班展書官詣禦案前,跪展《四書》,退立於東鶴下。 講官至講案前立,奏講某書,講畢退。 展書官跪掩書,仍退立鶴下。 西班展書官展經或史,講官進講,退,如初。 鴻臚官贊講官拜,興。 各退就東西班,展書官隨之,序班徹禦案講案。 禮畢,命賜酒飯。 各官出至丹陛,行叩頭禮。 至左順門,酒飯畢,入行叩頭禮。 隆慶元年,定先一日告奉先殿,告幾筵。 是日,帝詣文華殿左室,展禮先聖先師。 講章于前兩日先進呈覽。 萬曆二年,定春講以二月十二日起,至五月初二日止,秋講以八月十二日起,至十月初二日止,不必題請。 ○日講 日講,禦文華穿殿,止用講讀官內閣學士侍班,不用侍儀等官。 講官或四或六。 開讀初,吉服,五拜三叩首,後常服,一拜三叩首。 閣臣同侍于殿內,候帝口宣「先生來」,同進,叩首,東西立。 讀者先至禦前一揖,至案展書,壓金尺,執牙籤。 讀五過,掩書一揖退。 先書,次經,次史,進講如讀儀。 侍書官侍習書畢,各叩頭退。 于文華殿賜茶,文華門賜酒飯。 午講,隆慶六年定。 每日早講畢,帝進暖閣少憩,閲章奏。 閣臣等退西廂房,久之,率講官再進午講,講《通鑒節要》及《貞觀政要》。 講畢,帝還宮。 凡三、六、九視朝日,暫免講讀。 又嘉靖六年定製,月三、八日,經筵日講官二員,講《大學衍義》。 十年,定無逸殿講儀。 質明,帝常服乘輦至殿門,眾官于門外迎候。 帝降輦,乘板輿,至殿升座。 各官于殿門外一拜三叩首,入內,東西序立。 贊進講,講官大學士一員出班叩首。 命賜坐,一叩首,乃坐。 講畢,展書官跪掩講章,講官叩頭復班。 又學士一員承旨坐講,如初禮畢。 各官至豳風亭候駕至,亭內賜宴。 ○東宮出閣講學儀 太祖命學士宋濂授皇太子、諸王經于大本堂,後於文華後殿。 世宗改為便殿,遂移殿東廂。 天順二年,定出閣儀。 是日早,侍衛侍儀如常。 執事官于文華後殿四拜,鴻臚官請皇太子升殿,師保等於丹陛上四拜。 各官退出,內侍導皇太子至後殿升座,以書案進。 侍班侍讀講官入,分班東西立。 內侍展書,侍讀講官以次進讀講,叩頭而退。 其每日講讀儀,早朝退後,皇太子出閣升座,不用侍衛等官,惟侍班侍讀講官入,行叩頭禮。 內侍展書,先讀《四書》,則東班侍讀官向前,伴讀十數遍,退復班。 次讀經或史,則西班伴讀,亦如之。 讀畢,各官退。 至巳時,各官入,內侍展書,侍講官講早所讀《四書》畢,退班。 次講經史亦然。 講畢,侍書官侍習寫字。 寫畢,各官叩頭退。 凡讀書,三日後一溫,背誦成熟。 溫書之日,不授新書。 凡寫字,春夏秋日百字,冬日五十字。 凡朔望節假及大風雨雪、隆寒盛暑,則暫停。 弘治十一年更定,三師三少並宮僚于丹陛四拜畢,從殿左右門入,東西立。 候講讀畢,叩頭退。 隆慶六年,改設皇太子座于文華殿之東廂,正中西向。 每日講讀各官,先詣文華門外東西向,序立。 候帝禦日講經筵畢,皇太子出閣升座。 凡東宮初講時,閣臣連侍五日,後每月三、八日一至,先拜出,然後各官入。 崇禎十一年,署禮部事學士顧錫疇言:「東宮嘉禮告成,累朝錫賚有據。 《實錄》載成化十五年,皇太子出閣講學,六卿皆加保、傅。 弘治十年,皇太子出閣講學,內閣徐溥等四人、尚書馬文升等七人,俱加宮保。 」帝命酌議行之。 ○諸王讀書儀 書堂在皇極門右廂。 講官選部曹或進士改授翰林官充之。 天順二年定,初入書堂,其日早,王至右順門之北書堂,面東,中坐。 提督講讀並講讀官行四拜禮。 內官捧書展于案上,就案左坐。 講讀官進立於案右。 伴讀十遍,叩頭退。 每日講讀,清晨,王至書堂,講讀官行叩頭禮,伴讀十遍,出。 飯後,復詣堂伴看寫字。 講書畢,仍叩頭退。 萬曆六年定,書堂設中座,書案在左,寫字案在右。 輔臣率講讀侍書官候于門外。 王入書堂,傳令旨「先生進」。 輔臣率各官入,四拜,分班侍立。 講讀官以次授書各十遍訖,令旨「先生吃酒飯」,各官出,王暫入堂南間少憩。 輔臣各率官入。 令旨「先生進」,遂入分班侍立。 侍書官看寫字,講讀以次進講畢,各官一拜出。 志第三十二 禮十(嘉禮四 賓禮) 巡狩 東宮監國 皇長孫監國 頒詔儀 迎接詔赦儀 進書儀 進表箋儀鄉飲酒禮 蕃王朝貢禮 遣使之蕃國儀 蕃國遣使進表儀 品官相見禮 庶人相見禮 ○巡狩之制 第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中》
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