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府東。 北有五坡嶺。 南濱海,一名長沙海。 又東南有碣石衛,東有甲子門守禦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七年十月置。 南有捷勝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八年二月置,初名捷徑,三月更名。 有甲子門巡檢司。 又西有鵝埠嶺巡檢司。 又西南有長沙港巡檢司,後遷謝道。 龍川府東北。 元循州治此,直隷廣東道。 洪武二年四月,州廢來屬。 東有霍山。 南有龍江,即東江上流,自江西安遠縣流入。 東有通衢巡檢司,後遷老龍埠,尋還故治。 東北有十一都巡檢司。 長樂府東北。 元屬循州。 洪武四年四月來屬。 舊治在紫金山北。 洪武初,徙於今治。 東南有興寧江。 南有十二都巡檢司。 又西有清溪巡檢司,後廢。 興寧府東北。 元屬循州。 洪武二年四月來屬。 南有興寧江,東入潮州府程鄉縣界。 東南有水口巡檢司,治水口隘,後廢,復置於下岸,尋遷於上岸水東。 又北有十三都巡檢司,後遷白水砦,尋復故。 連平州本連平縣。 崇禎六年以和平縣惠化都置,析長寧、河源二縣及韶州府翁源縣地益之。 尋升為州。 西有銀梅水,源出楊梅坪,即湞水上源。 南有長吉里、東南有忠信裡二巡檢司。 東北距府百八十里。 領縣二: 河源州北。 舊屬府,崇禎六年改屬州。 故城在西南。 洪武二年徙於壽春市。 萬曆十年遷於今治。 南有槎江,即龍川江,下流為東江。 又北有新豐江入焉。 又東北有藍口巡檢司 。 和平州少北。 正德十三年八月以龍川縣之和平司置,析河源縣地益之,屬府。 崇禎六年改屬州。 北有九連山。 西北有浰頭山,三浰水出焉,亦名和平水,有浰頭巡檢司。 潮州府元潮州路,屬廣東道宣慰司。 洪武二年為府。 領縣十一。 西距布政司千一百九十里。 海陽倚。 南濱海,有急水門。 東有鰐溪,一名惡溪,亦名韓江,又名意溪,東入於海。 西北有潘田巡檢司。 又有楓洋巡檢司,尋遷縣南園頭村。 潮陽府南。 東南濱海。 西南有練江。 南有海門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置。 東有招寧、西北有門闢、北有桑田三巡檢司。 又有吉安巡檢司,治氵戎水都南山下,後遷貴嶼村。 揭陽府西。 西北有揭嶺。 南有古溪。 東南濱海。 西有南寨巡檢司,本名湖口,治湖口村,後遷棉湖寨,更名。 東有北寨巡檢司,本治縣西北岡頭山,後遷縣東北鳥石山南,尋還舊治,後又遷縣東桃山鋪前。 程鄉府西北。 元梅州治此,直隷廣東道。 洪武二年四月,州廢來屬。 南有梅溪,即興亭江之下流,一名惡溪,西北有程江合焉。 西有太平鄉巡檢司,治梅塘堡,後遷縣西北石鎮村旁。 東南有豐順鄉巡檢司,本在縣西北平遠縣界,後遷鬆口市。 饒平府東北。 成化十二年十月以海陽縣三饒地置,治下饒。 東南濱海,海中有南澳山,有大成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置。 南有黃岡、西有鳳凰山二巡檢司。 又東南有柘林寨。 惠來府西南。 嘉靖三年十月以潮陽縣惠來都置,析惠州府海豐縣地益之。 南濱海。 西有三河,以大河、小河、清遠河三水交會而名,即韓江之上源。 東南有靖海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置。 南有神泉巡檢司,本名北山,治縣西北山村,後遷神泉村,更名。 鎮平府北。 本平遠縣石窟巡檢司,崇禎六年改為縣,析程鄉縣地益之。 西有石窟溪,下流入於程江。 東有藍坊巡檢司,自石窟司遷治,更名。 大埔府東。 嘉靖五年以饒平縣大埔村置,析氵戀洲,清遠二都地益之。 南有神泉河,即福建汀州府之鄞江。 又西有惡溪。 東北有虎頭沙、西有三河鎮二巡檢司。 又南有大產巡檢司,後遷黃沙。 西南有烏槎巡檢司,後遷高陂。 平遠府西北。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以程鄉縣豪居都之林子營置,析福建之武平、上杭,江西之安遠,惠州府之興寧四縣地益之,屬江西贛州府。 四十二年正月還三縣割地,止以興寧程鄉地置縣,來屬。 普寧府西南。 嘉靖四十二年正月以潮陽縣氵戎水都置,析洋烏、黃坑二都地益之,寄治貴山都之貴嶼。 萬曆十年移治黃坑,以洋烏、氵戎水二都還潮陽。 西有冬瓜山,冬瓜水出焉,下流為揭陽縣之古溪,與南、北二溪合,下流至澄海縣入於海。 西南有雲落徑巡檢司。 澄海府東南。 本海陽縣之闢望巡檢司。 嘉靖四十二年正月改為縣,析揭陽、饒平二縣地益之,而徙闢望巡檢司於縣北之南洋府,仍故名。 南濱海,亦曰鳴洋海。 西南有蓬州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六年四月置。 又有駝浦巡檢司。 高州府元高州路,屬海北海南道,治電白。 洪武元年為府。 七年十一月降為州。 九年四月復為府。 後徙治茂名。 領州一,縣五。 東南距布政司一千里。 茂名倚。 洪武七年十一月省,十四年五月復置。 南濱海。 城西有竇江,源出信宜縣,東北流,鑒江入焉,西南流入化州界。 南有赤水巡檢司。 東南有平山巡檢司,治紅花堡,後遷縣東北之電白故縣。 又西南有博茂巡檢司,後廢。 電白府東。 舊治在西北。 今治本神電衛,洪武二十七年十月置。 成化三年九月遷於此。 東濱海。 西北有立石巡檢司,後廢。 信宜府北。 南有竇江。 東北有中道巡檢司,治在懷德鄉黃僚寨之左,廢,後復置於羅馬村,尋又遷於三橋。 化州元化州路,屬海北海南道。 洪武元年為府。 七年十一月降為州,以州治石龍縣省入。 九年四月又降為縣,來屬。 十四年五月復為州。 北有石城山,又有來安山。 東北有茂名水,竇江之下流。 又有陵水、羅水,俱自廣西北流縣流入,與茂名水合,至吳川縣為吳川水,南入於海。 北有梁家沙巡檢司。 東南距府九十里。 領縣二: 吳川州南。 元屬化州路。 洪武九年四月屬高州府。 十四年五月改屬州。 南濱海,中有岡洲。 有岡洲巡檢司,在洲南濱海,後遷洲上。 東南有寧川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四月置。 又北有寧村巡檢司,治川氵窖,後遷縣西北之地聚村,又遷於芷皞口。 石城州西。 元屬化州路。 洪武九年四月屬高州府。 十四年五月改屬州。 南濱海。 西有零緣巡檢司。 雷州府元雷州路,屬海北海南道宣慰司。 洪武元年為府。 領縣三。 東距布政司千四百五十里。 海康倚。 東濱海。 南有擎雷水,自擎雷山南流,東入於海。 西有海康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十月置。 西南有清道、東南有黑石二巡檢司。 遂溪府北。 東西濱海。 西南有樂民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十月置。 西北有湛川巡檢司,治故湛川縣,後遷縣東南故鐵杷縣。 又西南有潿洲巡檢司,治海島中博裡村,後遷蠶村。 徐聞府南。 東西南三面濱海。 西有海安守禦千戶所,東有錦囊守禦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七年十月置。 西南有東場、東有寧海二巡檢司。 又西北有遇賢巡檢司,廢。 廉州府元廉州路,屬海北海南道宣慰司。 洪武元年為府。 七年十一月降為州。 九年四月屬雷州府。 十四年五月復為府。 領州一,縣二。 東距布政司千二百十里。 合浦倚。 洪武七年十一月省,十四年五月復置。 東有大廉山,州以此名。 東南濱海,亦曰珠母海,以海中有珠池也。 又城北有廉江,亦曰合浦江,自廣西容縣流入,逕州,江口分為五,西南注於海。 又北有石康縣,成化八年省。 東有永安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置。 東南有珠場、東北有永平二巡檢司。 又北有高仰巡檢司,治馬欄墟,後遷於縣西南。 第15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上》
第1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