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陰倚。 南有會稽山,其支山為雲門山,又有法華山。 西南為蘭亭山。 西北有涂山。 北濱海,有三江口。 三江者,一曰浙江;一曰錢清江,即浦陽江下流,其上源自浦江縣流入,至縣西錢清鎮,曰錢清江;一曰曹娥江,即剡溪下流,其上源自嵊縣流入,東折而北,經府東曹娥廟,為曹娥江,又西折而北,會錢清江、浙江而入海。 又西有運河,自蕭山縣流入,又東南逕會稽縣,又東入上虞縣界。 又南有鑒湖,長十四五里,俗曰白塔洋,有若耶溪合焉。 又北有白水湖,旁通運河。 北有三江守禦千戶所,在浮山之陽,洪武二十年二月置。 又有三江巡檢司,在浮山桃松莊。 又西北有白洋巡檢司。 會稽倚。 東南為會稽山,其東接宛委、秦望、天柱諸山。 又東有銀山、錫山,舊產銀砂及錫。 東南有若耶山。 東有曹娥江。 東南有平水溪,南合剡溪。 東北有瀝海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年二月置。 又有黃家堰巡檢司,尋遷瀝海所西,後遷上虞縣界纂風鎮,仍故名。 蕭山府西北。 西南有虎爪山,東南有龕山,俱下臨浙江。 龕山傍有小山曰鱉子山,浙江自縣西東北流,出其中,東接大海,亦曰海門。 東南有峽山,錢清江經其中,復北折而東,入山陰縣界。 城西有運河,東接錢清江。 又有湘湖。 西南有漁浦巡檢司。 又西有西興,亦曰西陵,往錢塘者由此渡江。 諸暨府西南。 元諸暨州。 大祖己亥年正月改諸全州。 丙午年十二月降為諸暨縣。 西南有新城,在五指山下,太祖癸卯年,李文忠所築。 西有長山,又有五泄山。 南有句乘山。 又有浣江,即浦陽江,亦曰青弋江。 又西南有長清關、西有陽塘關二巡檢司,廢。 餘姚府東北。 元餘姚州。 洪武初,降為縣。 南有新城,與縣城隔江對峙,姚江經其中。 南有四明山,北瀕海。 姚江源自縣西南太平山,一名舜江,西北流至上虞縣,乃東北出,經縣南。 又東為慈溪之前江。 東北有燭溪湖,引流為東橫河。 西有牟山湖,引流為西橫河,俱注於姚江。 又西北有臨山衛,洪武二十年二月置。 東北有三山守禦千戶所,一名滸山,亦洪武二十年二月置。 又東北有三山巡檢司,治金家山上,尋遷破山。 北有眉山巡檢司,治眉山寨,尋遷縣西北湖海頭。 又有廟山巡檢司,治廟山寨,尋遷上虞縣界中源堰,仍故名。 上虞府東。 西北有夏蓋山,北枕海,南臨夏蓋湖。 西南有東山。 東有覆卮山,接嵊縣界。 又東有通明江,即姚江上流。 又有運河,在縣治前。 又西北有白馬湖,北接夏蓋湖,其相連者有上妃湖,亦曰上陂湖,引流為五夫湖,東北達於餘姚之西橫河。 又西有梁湖巡檢司,本治梁湖,尋遷百官市,仍故名。 嵊府東南。 東有丹池山。 東北有嵊山。 北有雩山,又有清風嶺。 西有太白山。 南有剡溪,源出天台諸山,下流為曹娥江。 西有長樂鎮、西北有管解寨二巡檢司,廢。 新昌府東南。 東有沃州山。 東南有天姥山。 又東有東溪,源出天台山,西北流入嵊縣界。 南有彩霞鎮、又有豐樂、又有善政三巡檢司,後廢。 寧波府元慶元路,屬浙東道宣慰司。 太祖吳元年十二月為明州府。 洪武十四年二月改寧波。 領縣五。 西北距布政司三百六十里。 鄞倚。 東有鄮山。 西南有四明山,周八百餘里。 東有灌頂山,舊產鐵。 東南有阿育王山,有太白、天童諸山。 東北濱海。 有鄞江,一名甬江。 東南有奉化江,西北有慈溪,皆流合焉。 西南有小江湖,又西有廣德湖,東有東錢湖,皆引流入鄞江。 北有龍山守禦千戶所,洪武十九年十一月置。 東有甬東巡檢司,治甬東隅,後遷定海縣東南竹山海口,仍故名。 又有岱山、又有螺峰二巡檢司,後廢。 慈谿府西北。 元曰慈谿。 永樂十六年改「谿」為「溪」。 西南有車廄山。 東北濱海。 南有慈溪,一曰前江,即姚江下流也,藍溪、文溪諸水皆流合焉。 西北有鳴鶴鹽課司。 又觀海衛亦在西北,洪武十九年一月置。 又有松浦巡檢司,治浦東,尋遷浦西。 又有向頭巡檢司,治向頭寨,尋遷洋浦,廢,後復。 奉化府南。 元奉化州。 洪武二年降為縣。 南有蓬島山,又有天門山。 西北有雪竇山。 北有奉化江,亦曰北渡江,又謂之剡溪。 東有市河,東北有趙河,皆南流入焉。 東有塔山、東南有鮚琦二巡檢司。 又有公棠、連山、柵虛、東宿四巡檢司,廢。 定海府東北。 東有候濤山,一名招寶山,上有威遠城,山麓有靖海城,俱嘉靖三十九年置。 東北皆濱海。 海中有舟山,有金塘山,有蛟門山,又有普陀落伽山,有大謝、小謝山。 南有大浹江,其上流即鄞江,分流為小浹江,併入海。 南有清泉等鹽場。 又東北有定海衛,本定海守禦千戶所,洪武十四年四月置,二十年二月升為衛。 東南有穿山後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九月置。 又有霩衢守禦千戶所,大嵩守禦千戶所,俱洪武十九年十一月置。 又有舟山中中千戶所,舟山中左千戶所,本元昌國州,洪武二年降為縣,二十年六月,縣廢。 改置。 南有上岸太平嶴、西有管界寨二巡檢司。 又西北有施公山、南有長山二巡檢司,後廢。 又南有霞嶼巡檢司,本名崎頭,正統間更名,後廢。 又舟山東南有寶陀、西北有岑港,又舟山東有岱山、西南有螺峰四巡檢司,後廢。 象山府東南。 南有石壇山,亦曰壇頭山。 東南北三面皆濱海。 其南有三萼山,一名三仙島,俱在海中。 南有玉泉鹽場。 又西南有昌國衛,本昌國守禦千戶所,洪武十二年十月置於舟山,十七年九月改為衛。 二十年來徙縣南天門山,二十七年遷縣西南後門山。 又山西南有石浦守禦前、後二千戶所,俱洪武二十年置。 西北有錢倉守禦千戶所,洪武十九年十一月置。 西有爵溪守禦千戶所,洪武三十年十二月置。 北有陳山巡檢司,治陳山,尋遷縣東南。 西有爵溪巡檢司,遷治姜嶼渡。 南有石浦巡檢司,遷治青山頭。 又東有趙嶴巡檢司,自寧海縣遷此。 俱仍故名。 台州府元台州路,屬浙東道宣慰司。 洪武初,為府。 領縣六。 西北距布政司四百四十里。 臨海倚。 西南有括蒼山,一名真隱山。 又東南有海門山,有金鰲山,皆濱海。 南有澄江,一名靈江,流合天台、仙居諸山之水,至黃岩縣入海。 又大海在東,中有芙蓉山、高麗頭山。 又有杜瀆鹽場。 又海門衛亦在縣江,洪武二十年二月置。 其北為前千戶所,洪武二十八年置。 東北有桃渚前千戶所,洪武二十年九月置。 東有蛟湖巡檢司,遷治海口陶嶼。 又有連盤巡檢司,遷治海口長沙。 俱仍故名。 黃岩府東南。 元黃岩州。 洪武三年三月降為縣。 南有委羽山。 東有大海。 西北有永寧江,即澄江下流。 東南有鹽場,又有長浦巡檢司。 天台府西南。 西有天台山。 北有赤城山,又有石橋山,皆天台支阜也,其絶頂曰華頂峰。 又西南有始豐溪,即澄江上源。 又東有楢溪,產鐵。 其東為甬溪。 又西有胡竇巡檢司,廢。 仙居府西南。 西北有蒼嶺,即括蒼山。 又有永安溪,下流亦會於澄江。 又西南有曹溪,東有彭溪,俱流合於永安溪。 西有田寺巡檢司,後廢。 第14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上》
第1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