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春二月乙亥,以康茂才為營田使。 三月己酉,錄囚。 鄧愈克建德路。 夏四月,徐壽輝將陳友諒遣趙普勝陷池州。 是月,友諒據龍興路。 五月 ,劉福通破汴梁,迎韓林兒都之。 初,福通遣將分道四出,破山東,寇秦晉,掠幽薊,中原大亂,太祖故得次第略定江表。 所過不殺,收召才雋,由是人心日附。 冬十二月,胡大海攻婺州,久不下,太祖自將往擊之。 石抹宜孫遣將率車師由松溪來援,太祖曰:「道狹,車戰適取敗耳。 」命胡德濟迎戰于梅花門,大破之,婺州降,執厚孫。 先一日,城中人望見城西五色雲如車蓋,以為異,及是乃知為太祖駐兵地。 入城,發粟振貧民,改州為寧越府。 闢范祖干、葉儀、許元等十三人分直講經史。 戊子,遣使招諭方國珍。 十九年春正月乙巳,太祖謀取浙東未下諸路。 戒諸將曰:「克城以武,戡亂以仁。 吾比入集慶,秋毫無犯,故一舉而定。 每聞諸將得一城不妄殺 ,輒喜不自勝。 夫師行如火,不戢將燎原。 為將能以不殺為武,豈惟國家之利,子孫實受其福。 」庚申,胡大海克諸暨。 是月,命寧越知府王宗顯立郡學。 三月甲午,赦大逆以下。 丁巳,方國珍以溫、台、慶元來獻,遣其子關為質,不受。 夏四月,俞通海等復池州。 時耿炳文守長興,吳良守江陰,湯和守常州,皆數敗士誠兵。 太祖以故久留寧越,徇浙東。 六月壬戌,還應天。 秋八月,元察罕帖木兒復汴梁,福通以林兒退保安豐。 九月,常遇春克衢州,擒宋伯顏不花。 冬十月,遣夏煜授方國珍行省平章,國珍以疾辭。 十一月壬寅,胡大海克處州,石抹宜孫遁。 時元守兵單弱,且聞中原亂,人心離散,以故江左、浙右諸郡,兵至皆下,遂西與友諒鄰。 二十年春二月,元福建行省參政袁天祿以福寧降。 三月戊子,征劉基、宋濂、章溢、葉琛至。 夏五月,徐達、常遇春敗陳友諒于池州。 閏月丙辰,友諒陷太平 ,守將硃文遜,院判花雲、王鼎,知府許瑗死之。 未幾,友諒弒其主徐壽輝,自稱皇帝,國號漢,盡有江西、湖廣地,約士誠合攻應天,應天大震。 諸將議先復太平以牽之,太祖曰:「不可。 彼居上游,舟師十倍於我,猝難復也。 」或請自將迎擊,太祖曰:「不可。 彼以偏師綴我,而全軍趨金陵,順流半日可達,吾步騎急難引還,百里趨戰,兵法所忌,非策也。 」乃馳諭胡大海搗信州牽其後,而令康茂才以書紿友諒,令速來。 友諒果引兵東。 於是常遇春伏石灰山,徐達陣南門外,楊璟屯大勝港,張德勝等以舟師出龍江關,太祖親督軍盧龍山。 乙丑,友諒至龍灣,眾欲戰,太祖曰:「天且雨,趣食,乘雨擊之。 」須臾,果大雨,士卒競奮,雨止合戰,水陸夾擊,大破之,友諒乘別舸走。 遂復太平,下安慶,而大海亦克信州。 初,太祖令茂才紿友諒,李善長以為疑。 太祖曰:「二寇合,吾首尾受敵,惟速其來而先破之,則士誠膽落矣。 」已而士誠兵竟不出。 丁卯,置儒學提舉司,以宋濂為提舉,遣子標受經學。 六月,耿再成敗石抹宜孫于慶元,宜孫戰死,遣使祭之。 秋九月,徐壽輝舊將歐普祥以袁州降。 冬十二月,復遣夏煜以書諭國珍。 二十一年春二月甲申,立鹽茶課。 己亥,置寶源局。 三月丁丑,改樞密院為大都督府。 元將薛顯以泗州降。 戊寅,國珍遣使來謝 ,飾金玉馬鞍以獻。 卻之曰:「今有事四方,所需者人材,所用者粟帛,寶玩非所好也。 」秋七月,友諒將張定邊陷安慶。 八月,遣使于元平章察罕帖木兒。 時察罕平山東,降田豐,軍聲大振,故太祖與通好。 會察罕方攻益都未下,太祖乃自將舟師征陳友諒。 戊戌,克安慶,友諒將丁普郎、傅友德迎降。 壬寅,次湖口,追敗友諒于江州,克其城,友諒奔武昌。 分徇南康、建昌、饒、蘄、黃、廣濟,皆下。 冬十一月己未,克撫州。 二十二年春正月,友諒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以龍興降。 乙卯,如龍興,改為洪都府。 謁孔子廟。 告諭父老,除陳氏苛政 ,罷諸軍需,存恤貧無告者,民大悅。 袁、瑞、臨江、吉安相繼下。 二月,還應天。 鄧愈留守洪都。 癸未,降人蔣英殺金華守將胡大海,郎中王愷死之,英叛降張士誠。 處州降人李祐之聞變,亦殺行樞密院判耿再成反,都事孫炎、知府王道同、元帥硃文剛死之。 三月癸亥,降人祝宗、康泰反,陷洪都,鄧愈走應天,知府葉琛、都事萬思誠死之。 是月,明玉珍稱帝于重慶,國號夏。 夏四月己卯,邵榮復處州。 甲午,徐達復洪都。 五月丙午,硃文正、趙德勝、鄧愈鎮洪都。 六月戊寅,察罕以書來報,留我使人不遣。 察罕尋為田豐所殺。 秋七月丙辰,平章邵榮、參政趙繼祖謀逆,伏誅。 冬十二月,元遣尚書張昶航海至慶元,授太祖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不受。 察罕子擴廓帖木兒致書歸使者。 二十三年春正月丙寅,遣汪河報之。 二月壬申,命將士屯田積穀。 是月,友諒將張定邊陷饒州。 士誠將呂珍破安豐,殺劉福通。 三月辛丑 ,太祖自將救安豐,珍敗走,以韓林兒歸滁州,乃還應天。 夏四月壬戌,友諒大舉兵圍洪都。 乙丑,諸全守將謝再興叛,附於士誠。 五月,築禮賢館。 友諒分兵陷吉安,參政劉齊、知府硃叔華死之。 陷臨江,同知趙天麟死之。 陷無為州,知州董會死之。 秋七月癸酉,太祖自將救洪都。 癸未,次湖口,先伏兵涇江口及南湖觜,遏友諒歸路,檄信州兵守武陽渡。 友諒聞太祖至,解圍,逆戰于鄱陽湖。 友諒兵號六十萬,聯巨舟為陣,樓櫓高十餘丈,綿亙數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 丁亥,遇于康郎山,太祖分軍十一隊以禦之。 戊子,合戰,徐達擊其前鋒,俞通海以火砲焚其舟數十,殺傷略相當。 友諒驍將張定邊直犯太祖舟,舟膠于沙,不得退,危甚,常遇春從旁射中定邊,通海復來援,舟驟進,水湧太祖舟,乃得脫。 己丑,友諒悉巨艦出戰,諸將舟小,仰攻不利,有怖色。 太祖親麾之,不前,斬退縮者十餘人,人皆殊死戰。 會日晡,大風起東北,乃命敢死士操七舟,實火藥蘆葦中,縱火焚友諒舟。 風烈火熾,煙焰漲天,湖水盡赤。 友諒兵大亂,諸將鼓噪乘之,斬首二千餘級,焚溺死者無算,友諒氣奪。 辛卯,復戰,友諒復大敗。 於是斂舟自守,不敢更戰。 壬辰,太祖移軍扼左蠡,友諒亦退保渚磯。 相持三日,其左、右二金吾將軍皆降。 友諒勢益蹙,忿甚,盡殺所獲將士。 而太祖則悉還所俘,傷者傅以善藥,且祭其親戚諸將陣亡者。 八月壬戌,友諒食盡,趨南湖觜,為南湖軍所遏,遂突湖口。 太祖邀之,順流搏戰,及于涇江。 涇江軍復遮擊之,友諒中流矢死。 張定邊以其子理奔武昌。 九月,還應天,論功行賞。 先是,太祖救安豐,劉基諫不聽。 至是謂基曰:「我不當有安豐之行。 使友諒乘虛直搗應天,大事去矣。 乃頓兵南昌,不亡何待。 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 」壬午,自將征陳理。 是月,張士誠自稱吳王。 冬十月壬寅,圍武昌,分徇湖北諸路,皆下。 十二月丙申,還應天,常遇春留督諸軍。 第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 上》
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