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叔獻之侄櫟,年十五六,病傷寒,目赤而頓渴,脈七八至,醫欲以承氣湯下之,已煮藥,而杲適從外來,馮告之故。 杲切脈,大駭曰:「幾殺此兒。 《內經》有言:‘在脈,諸數為熱,諸遲為寒。 ’今脈八九至,是熱極也。 而《會要大論》云:‘病有脈從而病反者何也?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 ’此傳而為陰證矣。 令持姜、附來,吾當以熱因寒用法處之。 」藥未就而病者爪甲變,頓服者八兩,汗尋出而愈。 陝帥郭巨濟病偏枯,二指著足底不能伸,杲以長針刺骫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墨,又且謬刺之。 如此者六七,服藥三月,病良已。 裴擇之妻病寒熱,月事不至者數年,已喘嗽矣。 醫者率以蛤蚧、桂、附之藥投之,杲曰:「不然,夫病陰為陽所搏,溫劑太過,故無益而反害。 投以寒血之藥,則經行矣。 」已而果然。 杲之設施多類此。 當時之人,皆以神醫目之。 所著書,今多傳于世雲。 工藝 孫威,渾源人。 幼沉鷙,有巧思。 金貞祐間,應募為兵,以驍勇稱。 及雲中來附,守帥表授義軍千戶,從軍攻潞州,破鳳翔,皆有功。 善為甲,嘗以意制蹄筋翎根鎧以獻,太祖親射之,不能徹,大悅。 賜名也可兀蘭,佩以金符,授順天安平懷州河南平陽諸路工匠都總管。 從攻邠、乾,突戰不避矢石,帝勞之曰:「汝縱不自愛,獨不為吾甲冑計乎!」因命諸將衣其甲者問曰:「汝等知所愛重否?」諸將對,皆失旨意。 太宗曰:「能捍蔽爾輩以與我國家立功者,非威之甲耶!而爾輩言不及此,何也?」復以錦衣賜威。 每從戰伐,恐民有橫被屠戮者,輒以搜簡工匠為言,而全活之。 歲庚子,卒,年五十八。 至大二年,贈中奉大夫、武備院使、神川郡公,謚忠惠。 子拱,為監察御史,後襲順天安平懷州河南等路甲匠都總管。 巧思如其父,嘗制甲二百八十襲以獻。 至元十一年,別制疊盾,其制,張則為盾,斂則合而易持。 世祖以為古所未有,賜以幣帛。 丞相伯顏南征,以甲冑不足,詔諸路集匠民分制。 拱董順天、河間甲匠,先期畢工,且象虎豹異獸之形,各殊其制,皆稱旨。 十五年,授保定路治中。 適歲饑,議開倉賑民,或曰:「宜請于朝。 」拱曰:「救荒事不可緩也,若得請而後發粟以賑之,則民餒死矣。 苟見罪,吾自任之。 」遂發粟四千五百石以賑饑民。 高陽土豪據沙河橋取行者錢,人以為病,拱執而罪之。 二十二年,除武備少卿,遷大都路軍器人匠總管,升工部侍郎。 成宗即位,典朝會供給,賜銀百兩、織紋段五十匹、帛二十五匹、鈔萬貫。 元貞二年,授大同路總管,兼府尹。 大德五年,遷兩浙都轉運使。 鹽課舊二十五萬引,歲不能足,拱至增五萬引,遂為定額。 九年,改益都路總管,兼府尹,仍出內府弓矢寶刀賜之。 卒於官。 贈大司農、神川郡公,謚文莊。 阿老瓦丁,回回氏,西域木發裡人也。 至元八年,世祖遣使砲匠于宗王阿不哥,王以阿老瓦丁、亦思馬因應詔,二人舉家馳驛至京師,給以官舍。 首造大砲豎于五門前,帝命試之,各賜衣段。 十一年,國兵渡江,平章阿里海牙遣使求砲手匠,命阿老瓦丁往,破潭州、靜江等郡,悉賴其力。 十五年,授宣武將軍、管軍總管。 十七年,陛見,賜鈔五千貫。 十八年,命屯田于南京。 二十二年,樞密院奉旨,改元帥府為回回砲手軍匠上萬戶府,以阿老瓦丁為副萬戶。 大德四年告老。 子富謀只,襲副萬戶。 皇慶元年卒,子馬哈馬沙襲。 亦思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 善造砲,至元八年與阿老瓦丁至京師。 十年,從國兵攻襄陽未下,亦思馬因相地勢,置砲于城東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 宋安撫呂文煥懼,以城降。 既而以功賜銀二百五十兩,命為回回砲手總管,佩虎符。 十一年,以疾卒。 子布伯襲職。 時國兵渡江,宋兵陳于南岸,擁舟師迎戰,布伯于北岸豎砲以擊之,舟悉沉沒。 後每戰用之,皆有功。 十八年,佩三珠虎符,加鎮國上將軍、回回砲手都元帥。 明年,改軍匠萬戶府萬戶。 遷刑部尚書,以弟亦不剌金為萬戶,佩元降虎符,官廣威將軍。 布伯俄進通奉大夫、浙東道宣慰使,賜鈔二萬五千貫,俾養老焉。 子哈散,廕授昭信校尉、高郵府同知。 致和元年八月,樞密院檄亦不剌金所部軍匠至京師,賜鈔二千五百貫、金綺四端,與馬哈馬沙造砲。 天歷二年,以疾卒。 子亞古襲。 阿尼哥,尼波羅國人也,其國人稱之曰八魯布。 幼敏悟異凡兒,稍長,誦習佛書,期年能曉其義。 同學有為繪畫妝塑業者,讀《尺寸經》,阿尼哥一聞,即能記。 長善畫塑,及鑄金為像。 中統元年,命帝師八合斯巴建黃金塔于吐蕃,尼波羅國選匠百人往成之,得八十人,求部送之人未得。 阿尼哥年十七,請行,眾以其幼,難之。 對曰:「年幼心不幼也。 」乃遣之。 帝師一見奇之,命監其役。 明年,塔成,請歸,帝師勉以入朝,乃祝發受具為弟子,從帝師入見。 帝視之久,問曰:「汝來大國,得無懼乎?」對曰:「聖人子育萬方,子至父前,何懼之有。 」又問:「汝來何為?」對曰:「臣家西域,奉命造塔吐蕃,二載而成。 見彼土兵難,民不堪命,願陛下安輯之,不遠萬里,為生靈而來耳。 」又問:「汝何所能?」對曰:「臣以心為師,頗知畫塑鑄金之藝。 」帝命取明堂針灸銅像示之曰:「此宣撫王楫使宋時所進,歲久闕壞,無能修完之者,汝能新之乎?」對曰:「臣雖未嘗為此,請試之。 」至元二年,新像成,關鬲脈絡皆備,金工嘆其天巧,莫不愧服。 凡兩京寺觀之像,多出其手。 為七寶鑌鐵法輪,車駕行幸,用以前導。 原廟列聖御容,織錦為之,圖畫弗及也。 至元十年,始授人匠總管,銀章虎符。 十五年,有詔返初服,授光祿大夫,大司徒,領將作院事,寵遇賞賜,無與為比。 卒,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涼國公、上柱國,謚敏慧。 子六人,曰阿僧哥,大司徒;阿述臘,諸色人匠總管府達魯花赤。 有劉元者,嘗從阿尼哥學西天梵相,亦稱絶藝。 元字秉元,薊之寶坻人。 始為黃冠,師事青州把道錄,傳其藝非一。 至元中,凡兩都名剎,塑土、范金、搏換為佛像,出元手者,神思妙合,天下稱之。 其上都三皇尤古粹,識者以為造意得三聖人之微者。 由是兩賜宮女為妻,命以官長其屬,行幸必從。 仁宗嘗敕元非有旨不許為人造他神像。 後大都南城作東嶽廟,元為造仁聖帝像,巍巍然有帝王之度,其侍臣像,乃若憂深思遠者。 始元欲作侍臣像,久之未措手,適閲秘書圖畫,見唐魏徵像,矍然曰:「得之矣,非若此,莫稱為相臣者。 」遽走廟中為之,即日成,士大夫觀者,咸嘆異焉。 其所為西番佛像多秘,人罕得見者。 元官為昭文館大學士、正奉大夫、秘書卿,以壽終。 搏換者,漫帛土偶上而髹之,已而去其土,髹帛儼然成像雲。 列傳第九十一 宦者 列傳第九十一 宦者 第38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下》
第3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