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愛,襲兄阿刺帖木兒職,佩金虎符,授安遠大將軍、安撫使、高麗軍民總管、東征左副都元帥。 二十四年,乃顏叛,力戰屢捷。 復從月魯兒那演討塔不歹、朵歡大王于蒙可山、那江,統兵五千餘眾,與八剌哈赤脫歡相拒,絶流戰黑龍江,箭中右臂,忍傷復戰,敵大敗。 二十五年,征哈丹禿魯干,隷平章闊裡帖木兒麾下,論功居多。 冬十二月,賊軍古都禿魯干次於斡禿魯塞,平章率兀愛討降之。 明年,加授昭武大將軍、遼陽等處行中書省事。 又明年,哈丹等入寇高麗國境,遣兀愛鎮守,仍修城壁,嚴卒伍,軍威大振,賊遂潛遁。 九月,哈丹禿魯干復寇纏春,兀愛引兵擊卻之。 二十八年,入覲世祖于內殿,嘉其戰功,賜尚方玉帶及銀酒器。 二十九年,改東征左副都元帥府,立總管高麗女直漢軍萬戶府,乃授兀愛三珠虎符,升鎮國上將軍,總管高麗女直漢軍萬戶府,兼瀋陽安撫使、高麗軍民總管。 ○隋世昌 隋世昌,其先登州妻霞人。 父寶,徙居萊陽,金末隷軍伍,主帥奇其貌,以為管軍謀克,俄授懷遠大將軍、管軍都總領,鎮行村海口。 太宗下山東,寶遂來歸,授萊陽令,歷萊州節度判官,終高密令。 世昌其第四子也,涉獵書史,善騎射,身長八尺,鍛渾鐵為槍,重四十餘斤,能左右擊刺。 歲癸丑,選充隊長。 宋兵來攻海州,世昌戰卻之。 壬戌,克東海,世昌先登,升馬軍隊官。 己未,攻漣水城,世昌樹雲梯攀緣而上,身被數槍,眾從之,遂克其城,升馬軍千戶。 中統元年,宋將夏貴軍淮南新城,世昌夜乘艨艟抵城下,宋兵出戰,斬首數百級,刺殺其守將二人。 未幾,漣水復叛歸宋,世昌軍于東馬寨城外,宋兵來攻,世昌擊走之。 三年,改步軍千戶,還鎮行村海口。 至元元年,朝議分揀正軍奧魯,授萊陽縣諸軍奧魯長官。 六年,伐宋。 七年,以世昌為淄萊萬戶府副都鎮撫,守萬山堡,建言修一字城以圍襄、樊,升管軍千戶。 九年,敗宋兵于鹿門山。 元帥劉整築新門,使世昌總其役,樊城出兵來爭,且拒且築,不終夜而就。 整授軍二百,令世昌立砲簾于樊城欄馬牆外,夜大雪,城中矢石如雨,軍校多死傷,達旦而砲簾立。 宋人列艦江上,世昌乘風縱火,燒其船百餘。 樊城出兵鏖戰欄馬牆下,世昌流血滿甲,勇氣愈壯,而樊城竟破,襄陽亦下,遷武略將軍。 引兵由黃涴堡入漢江,破沙洋。 攻新城,世昌坎其城而先登,中數矢,傷臂,兜鍪皆裂,昏眩墜地,少蘇復進,遂下新城。 明日,丞相伯顏視所坎城,高一丈五尺餘,論功為上。 從諸軍渡江,抵南岸,宋兵聯舟來拒,世昌舍舟師,率蒙古哈必赤軍步戰,斬其將一人,宋師潰,世昌追之,復與戰,大敗之。 十二年,從戰于丁家洲,以功升管軍千戶,佩金符。 十三年,圍揚州,世昌絶其糧道,兼搜湖泊。 宋兵聞鐵槍名,不敢近。 揚州平,充四城兵馬使,從平章阿術入見,授宣武將軍、管軍總管。 十四年,戍揚州,擊野人原、司空山等七寨,皆下之,進安撫使,佩金虎符,鎮澉浦。 十七年,拜定遠大將軍、管軍萬戶,尋以獲海賊功進階安遠大將軍。 二十三年,改沂郯上副萬戶。 世昌前後數百戰,體皆金瘡,竟以是疾卒,年六十一,封定海郡侯,謚忠勇。 子國英嗣。 ○羅璧 羅璧,字仲玉,鎮江人。 父大義,為宋將。 璧年十三而孤,長從硃蜺孫入蜀,累官武翼大夫、利州西路馬步軍副總管。 孫移荊湖,璧從之,至江陵。 右丞阿里海牙領軍下江陵,璧從孫降,授宣武將軍、管軍千戶,隷丞相阿術麾下。 招收淮軍,討歙寇有功,領本州安撫事。 至元十五年,從元帥張弘范定廣南,賜金符,升明威將軍、管軍總管,鎮金山。 居四年,海盜屏絶。 徙鎮上海,督造海舟六十艘,兩月而畢。 至元十二年,始運江南糧,而河運弗便。 十九年,用丞相伯顏言,初通海道漕運,抵直沽以達京城,立運糧萬戶三,而以璧與硃清、張瑄為之。 乃首部漕舟,由海洋抵楊村,不數十日入京師,賜金虎符,進懷遠大將軍、管軍萬戶,兼管海道運糧。 二十四年,乃顏叛,璧復以漕舟至遼陽,浮海抵錦州小凌河,至廣寧十寨,諸軍賴以濟,加昭勇大將軍。 二十五年,督漕至直沽倉,潞河決,水溢,幾及倉,璧樹柵,率所部畚土築堤捍之。 升昭毅大將軍、同知淮西道宣慰司事。 請兩淮荒閒之田給貧民耕墾,三年而後量收其入,從之,歲得粟數十萬斛,升鎮國上將軍、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帥。 大德三年,除饒州路總管,改廣東道宣慰使都元帥。 山海獠夷不沾王化,負固反側,乃誘致諸洞蠻夷酋長,假以官位,曉以禍福,由是咸率眾以歸。 除都水監,改正奉大夫。 通州復多水患,鑿二渠以分水勢;又浚阜通河而廣之,歲增漕六十餘萬石。 奉命括兩淮屯田,得疾,歸鎮江而卒,年六十六。 子坤載。 ○劉恩 劉恩,字仁甫,洺之洺水人,後徙威州。 父辛,歸國,署貝州長。 恩幼知讀書,勇而有謀,以材武隷軍籍,累功為百戶,俄遷管軍總管,佩銀符,太傅府經歷。 從入蜀,數有戰功。 宋劉整將兵守瀘州,中統三年都元帥紐璘遣恩諭整降,以功易賜金符。 至元三年,宋將以戰船五百艘,載甲士三萬人,夾江上游,先以一萬人據云頂山,欲取漢州。 恩率千人渡江與戰,殺其將二人、士卒三千餘人,溺死者不可勝計,授成都路管軍副萬戶。 六年,從平章賽典赤攻嘉定,過九頂山,與宋軍遇,生擒其部將十八人,械送京師,賞賚甚厚。 九年,從皇子西平王、行省也速帶兒征建都,恩將遊兵為先鋒。 師次其地,一日三戰皆捷。 建都兵夜來犯圍,恩禦之,死者千餘人。 時師久駐,食且盡,恩畫策招諭沿江諸蠻,得糧三萬石、牛羊二萬頭,士氣益振。 建都因山為城,山有七巔,恩奪其五,斷其汲道。 建都窮蹙,乃降。 入朝,升管軍萬戶,戍眉州。 十二年,昝萬壽以嘉定降,恩移戍嘉定。 安西王遣使召恩至六盤山,問曰:「江南已平,四川未下奈何?」恩曰:「若以重臣之不徇私者奉詔督責之,則半年可下矣。 」王即遣恩與府僚術兒赤乘傳以聞,帝以為然,命丞相不花等行樞密院于西川,授恩同僉院事。 十五年,重慶降,守將張萬走夔府,以兵固守,不花遣恩招之,萬以城降。 旬月之間,得其大小州邑六十四。 十六年,入朝,賞賚有加,授四川西道宣慰使,改副都元帥。 率蒙古、漢軍萬人征斡端,進都元帥,宣慰使如故,賜宿烈孫皮衣一、錦衣一,及弓刀諸物。 師次甘州,奉詔留屯田,得粟二萬餘石。 十八年,命恩進兵斡端,海都將玉論亦撒率兵萬人迎戰,遊騎先至,恩設伏以待,大敗之。 海都又遣八把率眾三萬來侵,恩以眾寡不敵,成師而還。 二十二年,僉行樞密院事,卒。 子德祿,襲成都管軍萬戶。 ○石高山 第26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元史 下》
第269頁